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某炼厂高粘度润滑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了NMP溶剂精制的小试研究.首先进行单级抽提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并借助数学手段,确定了NMP精制的适宜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NMP的假三段抽提试验及脱蜡试验.结果表明,无水抽提适宜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87℃,剂油体积比为0.75,在相同条件下,NMP单级抽提精制油收率为9...  相似文献   

2.
以大庆、沈北混合高粘度润滑油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了糠醛、NMP精制的单级抽提试验和假三段抽提试验,在满足HVI500SN要求下,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无论单级还是假三段抽提试验,NMP精制与糠醛精制相比,精制温度降低了20℃、剂油体积比下降了40%,油收率提高了3%。以上结果表明,对于高粘度馏分油,NMP作为抽提溶剂明显要优于糠醛。  相似文献   

3.
NMP精制混合减五线馏分油小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沈北、大庆混合减五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单级抽提试验进行了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研究。用正交试验法较深入地考察了剂油比、溶剂含水量及抽提温度等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对精制油收率和质量与操作因素的关系进行回归。用非线性规化确定出NMP及糠醛精制最优操作条件。糠醛精制最优操作条件为:剂油比为1.5,抽提温度124℃。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的收率为84%,60℃折光率为1.4632。NMP精制最优操作条件为:剂油比为0.75,抽提温度88℃,溶剂含水质量分数为0。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的收率为91%,60℃折光率为1.4636。研究表明,NMP溶剂精制馏分油无论剂油比还是抽提温度均远远低于糠醛,说明NMP用于润滑油精制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大庆/沈北减二线馏分油NMP和糠醛精制小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沈北混合的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回归了精制油收率及质量与操作条件的关系,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分别确定出NMP和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使NMP精制油与糠醛精制油的质量相近,即60℃折光率为1.450,脱蜡油的粘度指数为95。NMP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41,抽提温度为70℃,NMP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精制油收率为91.8%。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93,抽提温度为95℃,精制油收率为85.3%。试验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NMP精制和糠醛精制相比,剂油质量比下降了近40%,精制油收率提高了近7%,充分说明NMP精制要明显优于糠醛精制。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馏分油加助剂NMP溶剂精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NMP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考察了NMP溶剂加助剂精制的碱氮脱除效果及对精制油性质和收率的影响。经过NMP溶剂加助剂单级抽提试验及假三段试验表明,NMP溶剂加助剂精制可有效脱除馏分油中的碱性氮化物,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对精制油收率及折光率无显著影响。单级抽提适宜操作条件:剂油体积比为1.0,抽提温度为80℃,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7%。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7%,60℃折光率为1.4598,碱氮的质量分数为67μg/g。假三段试验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剂油体积比为0.75,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5%,上段温度为80℃,中段温度为70℃,下段温度为60℃,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8%,在60℃时折光率为1.4601,精制油碱氮的质量分数为57μg/g。  相似文献   

6.
大庆涠洲混合减二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块。剂油体积比为5.47∶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的黏度指数均可达到100,收率分别为64.07%与66.01%。具有4块理论板数的中试装置在剂油体积比为3.27∶1条件下得到的精制油黏度指数为101,收率为70.5%。精制油产品质量能够满足HVI150SN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助剂在焦化蜡油糠醛精制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改善糠醛溶剂在精制焦化蜡油时的溶解能力及选择性,选取两种助剂(A、B),考察糠醛中加入助剂对精制油收率及脱碱氮的影响,根据工业操作条件,选取操作温度为60℃。在实验室做单段抽提实验,重点考察了溶剂组成和剂油体积比对精制油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同时测量抽出油残炭作为参考。结果表明,加入助剂A后,在小剂油体积比下能够使糠醛抽提的精制油收率得到提高、脱氮效果显著加强,在剂油体积比为0.5、助剂的质量分数为4%时,精制油收率和脱碱氮率较纯糠醛分别提高了3.86%,9.10%;助剂B在大的剂油体积比下效果较好,尤其对改善糠醛的脱碱氮能力有较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FCC油浆中含有的饱和烃和稠环芳烃,采用糠醛加复合助剂的方法精制催化裂化油浆。通过加入复合助剂,改善糠醛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从而提高精制油收率,改善精制油质量。通过实验确定了糠醛精制油浆的最佳操作条件:温度为50℃;剂油体积比为1∶1;停留时间30min;最高精制油质量收率为51.95%。糠醛加复合助剂的最佳精制条件为:A、B复配体积比为0.5∶1;助剂相对糠醛的体积分数为8%;剂油体积比为0.5∶1;温度为50℃。在此精制条件下,精制油的收率可达66.46%,比糠醛精制的精制油收率高14.8%,精制油质量亦有所提高,是良好的催化裂化原料;抽出油中富含稠环芳烃,可作为生产增塑剂、软化剂、针状焦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NMP抽提研制橡胶填充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制符合一定标准的橡胶填充油,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对润滑油溶剂精制过程中的副产物抽出油进行抽提.主要考察了抽提温度和质量剂油比对橡胶填充油的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剂油比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品收率上升,芳香烃含量下降;当温度一定时,随着剂油比增大,产品收率先下降后上升,芳香烃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和收率,本实验范围内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60 ℃,质量剂油比1.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72.04%,芳香烃组分的含量为44.17%,符合某些企业橡胶填充油的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抚顺石油二厂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抽提塔底抽出液为溶剂,对该厂焦化柴油进行了抽提小试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精制温度、助剂与油的质量比、剂油体积比等操作条件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确定出使焦化柴油安定性指标符合一级品要求的适宜精制条件,即精制温度为70℃,助剂与油的质量比为0.005,剂油体积比为1.0,精制时间为30 min,沉降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基础油糠醛精制工艺加助剂脱氮小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用络合萃取的方法对某厂减三线脱蜡油进行了脱氮精制处理的小试实验。结果表明,糠醛与金属盐的混合溶剂能够有效地脱除脱蜡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减三线脱腊油的碱氮量由432.32μg/g降至91.99μg/g,其脱氮率为78.12%。减三线脱蜡油糠醛精制工艺实验室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加入助剂6g/kg、精制温度118℃、精制时间20min、剂油体积比2.0、沉降时间30min。白土精制过程最佳操作条件为:白土加入质量分数为2.5%,精制温度150℃,精制时间20min,白土不焙烧。  相似文献   

12.
将异丙醇与糠醛配成双溶剂,分别采用糠醛单溶剂及异丙醇与糠醛的双溶剂对工业废润滑油进行溶剂精制,对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溶剂精制的效果优于糠醛单溶剂精制的效果。其最佳工艺条件是:精制温度为75℃,异丙醇与糠醛的体积比为1∶1,剂油体积比为1.5∶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回收油品的粘度指数为119.5,折光率为1.476 6,色度为1.0,凝点为-15.8℃,闪点为218.4℃,硫质量分数为0.026%,油品的总收率为72.5%。  相似文献   

13.
以溶剂A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物为萃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脱色精制研究。考察了两种溶剂比、剂油比、溶剂含水量和精制段数对精制油收率和比色的影响。通过溶剂精制,催化裂化柴油的比色由原料的19降到6,精制油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报导了在糠醛中加入Na_2CO_3水溶液对糠醛精制润滑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Na_2CO_3水溶液后能够缩短液液两相达到平衡的时间,提高精制油的收率,精制油的性质也行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NMP 加助剂精制润滑油馏分结焦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润滑油NMP 加助剂精制过程中常出现结焦的现象。确定了测量结焦量的方法, 并分别对NMP +油、NMP +油+助剂、NMP+油+助剂+水3 种体系在0.101 、0 .003 6 及0.000 53 MPa 压力下的结焦量进行了考察。氧气对体系的结焦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助剂对结焦有促进作用。氧气对不同体系结焦量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是:剂+NMP+油、剂+NMP+油+水、NMP +油;水对体系的结焦有抑制作用。解决和防止NMP 精制结焦的关键是非临氧操作, 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完全做到, 建议在临氧情况下通过筛选出适宜的助剂的方法, 以大幅度降低体系的结焦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