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针对大厚段砂砾岩储层改造时厚度大、隔产层应力差、储层物性以及可动流体饱和度差等问题,对压裂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并在17-51井成功应用,增产效果显著,可在以后类似储层的改造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胜利油田砂岩油藏为例,分析了砂砾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岩性多样、连通性低、裂缝普遍发育、储层岩石以亲水为主的特点。实验研究表明,砂砾岩储层压裂时以脆性破坏为主,裂缝形态扩展复杂,压裂液滤失严重。通过射孔参数优化、压裂液优选、组合支撑剂评价,以及施工参数优化等,形成了砂砾岩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技术。在Y104-1C井进行现场应用,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在类似储层的改造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南地区砂砾岩油藏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常规加砂压裂改造增产效果差及稳产周期短的现状,在义104-1侧井开展了大型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根据储层地质特征及井况条件,在分析义104-1侧井压裂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射孔井段参数优化、压裂规模优化、压裂液和压裂支撑剂优选与评价及配套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于2009年7月19日对义104-1侧井实施大型压裂,施工历时180min,累积泵入压裂液量为 1002.9m3,支撑剂量为 120m3,最大施工排量为7.2m3/min,压裂后30d的平均自喷产液量为45.2t/d,平均产油量为31.7t/d,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油田大斜度探井压裂施工砂堵、工艺不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各种措施方法进行研究和现场实践,提出了解决大斜度探井压裂近井筒效应问题的前置液不交联加支撑剂段塞技术,并在江苏油田大斜度探井压裂中应用,形成了一套大斜度探井压裂的工艺措施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大斜度探井的压裂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强水敏低渗砂砾岩油藏压裂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油田288断块低孔低渗储层属辫状河流沉积砂砾岩,必须采取压裂改造才能有效开发。试注资料显示本区储集层存在强水敏性。在288断块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储层敏感性实验、压裂液性能测试、岩石力学及支撑剂嵌入测试等室内评价实验,并对该断块前期压裂井进行了评估分析,为后续压裂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了压裂裂缝规模优化研究,以长期采收率和压裂初期采出程度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优化了288断块的压裂裂缝规模。在室内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为解决油藏的强水敏性和低温压裂的破胶问题,提出了直接采用稠油作为携带液的原油压裂工艺技术。依据压裂优化方案原则,现场实施近20口井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为解决强水敏地层压裂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对类似油藏的压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太79井砂砾岩储层大型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华北油田二连探区分布着大量的砂砾岩储层。砂砾岩储层与常规的砂岩储层岩性不同,缝高控制难,油气显示差,物性差,压力传导慢,储层岩石有一定的塑性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从极低到中等,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压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低伤害、造长缝和控缝高。经在太79井阿尔善组71~72号层上进行二连探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加砂压裂试验,成功加砂达75.02m^2,压后取得了明显效果,日产油达13.16m^2,比周围邻井高3倍以上,且不含水。太79井砂砾岩储层大型压裂及取得的良好效果,对类似储层的压裂改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8.
文章提供了一种用于优化砂砾岩储层压裂设计参数的方法,此方法充分考虑储层渗透率在开采过程
中的变化,并采用支撑剂指数优化设计方法。在压裂设计过程中,地下储层渗透率是一个主要的设计基础参数,不
同的设计单位根据经验选取不同的渗透率值,设计结果差别很大。砂砾岩储层由于岩石本身的特性,在衰竭开发
的过程中,随着孔隙压力的降低,储层的渗透能力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一直进行的,因此压裂设计
要考虑储层渗透率的真实变化情况,才能发挥储层的生产能力。应用支撑剂指数的概念与设计方法,能得到最优
的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合理的裂缝宽度与长度,充分发挥支撑剂的作用,获得最大的压后产量与支撑剂的最佳应
用。结合支撑剂指数设计方法,考虑生产初期与自喷结束期的渗透率大小,分别设计出优化的裂缝长度、宽度、加
砂规模,根据情况选择自喷结束期的压裂规模与裂缝参数作为最终的设计参数。通过对玛18-艾湖1区块砂砾岩
储层压裂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在支撑剂指数法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储层渗透率的变化(应力敏感),形成一套适
合于砂砾岩储层的压裂参数求取技术,实现玛18-艾湖1油藏规模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水力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在裂缝中铺置情况对增产效果的影响很大。研究低密度支撑剂在清水、0.08% HPG基液、0.3% HPG基液3种不同黏度的流体介质在不同排量(分别为1、2、4、6 m3/h)、不同砂比(5%、10%、15%、20%)条件下的砂堤铺置形态。通过线性拟合计算发现,随着排量增大,支撑剂的水平运移速度增大,垂直运移速度减小,支撑剂在沉降过程中出现“波动”状态;当缝口流速较小时(不大于0.5 m/s),支撑剂水平运移速度增长量较快;缝口流速较大时(大于0.5 m/s),支撑剂水平运移速度增长量减缓。目前已完成3口井低密度支撑剂现场应用试验,平均无阻流量为28.015×104 m3/d,是常规井的1.91倍,对现场施工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巴楚组砂砾岩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岩性复杂,微裂缝发育等特点,在分析水力加砂压裂改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水力加砂压裂须做的前期研究工作和工艺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对石炭系储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酸化压裂一体化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低渗透低产油气藏特点,开展了酸化压裂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压前非常规酸化预处理,清除油气层开发过程中各种离子沉淀对地层造成的污染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粘土膨胀和运移,采用低浓度变粘度压裂液、不同支撑剂粒径组合、高砂比、裂缝强制闭合等技术措施,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且延长了压裂有效期。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南油田砂砾岩厚油层特高含水期开发特点及常规酸化处理半径小、重复酸化效果较差的情况,研制出了以有机酸和含氟盐为主要成分的 HS— 12缓速酸酸液体系,并配套了机械细分酸化工艺及暂堵酸化工艺。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酸液体系对河南油田油层岩屑溶蚀率高,缓速性能好,有效作用时间长,可进行地层深部酸化,残酸不会造成二次沉淀伤害,岩心渗透率可提高2倍以上。近三来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 34口井,有效成功率达 90%以上。增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火山岩油藏压裂是国内外储层改造面临的新课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模式.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藏储集结构复杂,力学性质分布上呈强非均质性,使水力压裂表现出砂堵率高、用液量高、砂比低和有效期短等施工难题.高应力、高缝内扭曲、高滤失、难控缝是突出的技术问题.依据该油藏大量开发井压裂施工资料,介绍了全程加砂充填压裂技术的机理;根据岩体...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砂砾岩油藏近井地带堵塞主要以地层黏土膨胀运移和入井流体漏失造成的堵塞为主,其次是原油中的重质组分沉积和细菌繁殖造成的堵塞,少数油藏还存在贾敏效应。因此,相应的处理工艺也应以土酸酸化为主,多种解堵工艺结合,并针对造成堵塞的具体原因及堵塞物特征和地层敏感性,选择相应的添加剂,以达到保护地层骨架结构和破乳、避免水锁和酸渣沉淀、巩固并提高解堵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泌阳凹陷安棚地区储层呈低孔低渗特征,微裂缝发育,油气层常规试油产量较低,以往压裂增产效果不太理想。近期通过开展地应力、压裂液体系、支撑剂、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油藏工程等压裂技术研究和评价,研制出一套适合本区储层特征和勘探阶段的压裂工艺技术,现场实施增产效果显著,使该区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和探明了1000×104t级储量的油田,为国内同类低孔低渗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裂缝性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较大,摸清各类地质开发因素对其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对提高油藏采收率,保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盐22块油藏为例,基于测井、地震资料和裂缝表征结果,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精细三维基质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应用双渗模型对油藏储集条件、注水方式、井网形式等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峡沟区块低温低压浅层稠油油藏因存在压裂液快速破胶困难、地质疏松支撑剂嵌入比较严重、压后压裂液返排动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压裂增产面临诸多难题。针对上述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弱交联水基压裂液低温快速破胶返排技术、低前置液高砂比加砂压裂工艺技术。该技术应用于西峡沟区块稠油油藏,增产效果显著,为该区块浅层稠油的开采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大民屯凹陷三台子洼陷勘探的关键问题是在大套砂砾岩体中识别出有效储层,这类围岩和储层的声波时差没有差异,运用波阻抗属性无法进行识别。而测井对比分析表明,含油砂砾岩段与围岩段的自然电位、电导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选择自然电位、感应等对本区储层特征比较敏感的电性曲线,与地震信息建立联系,应用多参数岩性地震反演可有效识别储层。应用反演结果部署的两口探井均获工业油流。多参数岩性地震反演对类似储层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层复杂、资料缺乏且需整体压裂改造的低渗油藏开发中投入与产出的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压裂改造技术,即将井分阶段实施滚动压裂改造,通过压裂来认识地层,逐步完善与提高总体压裂优化设计。该技术在胜利大王北油田大52块的应用结果表明,这种逆向认识地层的方法是有效的,使储量难以动用的低渗边际油藏能得到经济高效的开发,为今后低渗边际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少投入、多产出的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