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本文用三甲胺、环氧氯丙烷水法合成醚化剂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中间体,再用GTMAC与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反应制得阳离子聚乙烯醇。研究了GTMAC和PVA的用量比、反应液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阳离子聚乙烯醇的合成影响,所得产物阳离子聚乙烯醇的产率高达96.58%,阳离子取代度值w=97.01%。对产物阳离子聚乙烯醇的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  相似文献   

2.
硫化植物油脂肪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志孟 《中国油脂》2000,25(6):153-154
以摩尔比为1:1的不饱和植物油脂肪酸(芥酸或油酸)与一氯化硫为基本原料,在<40℃的湿度下进行加成反应,然后用硫化钠脱去加成中的氯,用还原铁粉除去游离硫,合成得到了硫化植物油脂肪酸硫化廿二酸或硫化十八酸,反应收率分别为83.1%和80.5%。最后给出了两产物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油脂或游脂肪酸与甘油反应合成单脂肪酸甘油酯的新工艺。本合成新工艺所制得的产品中α-单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高达80%以上,且产品色泽浅。而目前国内外工业处采用的合成工艺所制得的产品中α-单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只有30-50%,且产品色泽深。  相似文献   

4.
以三甲胺水溶液、盐酸、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合成阳离子醚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C),测试并分析了原料用量、温度、时间、p H值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对产物进行提纯。结果表明,阳离子醚化剂CHPTMAC最佳合成条件为: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盐酸盐的摩尔比为0.95,温度40~45℃,时间5 h,p H值7.0~8.0,反应产物的有效含量≥69.00%。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阳离子化剂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成了以均三嗪环为反应性基团的阳离子化剂。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中含两个一氯均三嗪环的阳离子化剂可用于织物低碱温和改性,经其改性处理的织物染色得色量高于用其它改性剂处理的织物染色得色量。  相似文献   

6.
几种阳离子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绍箕  康宁  曹白妮 《染整技术》2002,24(4):33-34,43
研制了几种阳离子化剂,以棉布的染色效果为准,对比了六种阳离子化剂的性能,和未改性棉相比,固色率、皂洗牢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阳离子醚化剂,合成了阳离子淀粉浆料,并对其浆液性能(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粘附性、与PVA的混溶性、浆膜性能)和浆纱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阳离子淀粉粘度较低,粘度热稳定性好,对纯棉和涤棉纤维有较好的粘附性能,与PVA的混溶性好,浆膜柔韧完整,强力较高.阳离子淀粉用于纯棉纱和涤棉纱上浆,浆纱的毛羽贴伏效果、耐磨性能和强伸性能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阳离子淀粉合成新方法,并研究反应时间,温度及醚化剂用量对反应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季铵盐型阳离子松香酸可用作洗涤剂和杀菌荆,文章以三乙胺、环氧氯丙烷(EPIC)和松香酸为原料,先水法合成活性中间体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GTA).再利用GTA改性松香酸从而制备出季铵盐型阳离子松香酸,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GTA和松香酸的用量比对产品产率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季铵盐型阳离子松香酸,收率92.63%,纯度91.74%.  相似文献   

10.
季铵盐型阳离子松香酸可用作洗涤剂和杀菌剂,文章以三乙胺、环氧氯丙烷(EPIC)和松香酸为原料,先水法合成活性中间体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GTA),再利用GTA改性松香酸从而制备出季铵盐型阳离子松香酸.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GTA和松香酸的用量比对产品产率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季铵盐型阳离子松香酸,收率92.63%,纯度91.74%。  相似文献   

11.
硬脂酸的阳离子化反应及其产物在涂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彤华  刘义 《皮革化工》2000,17(2):34-37
硬脂酸与烷基叔胺在催化剂存在下,在120 ̄140℃下,经15 ̄20h,的反应,完成酯化,降温至70-60℃,加入有机酸,形成阳离子物,滴加去离子水,使产物自乳化,制备出稳定的具有蜡感的阳离子型乳型乳液。该乳液与阳离子型成膜材料配合使用,进行皮革底涂,可防止熨平时粘板,并对遮盖伤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叁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利用^1H-NMR对硬脂酸三乙醇胺酯中单、双、叁酯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搅拌转速、氮气用量等因素对反应进程和单、双、叁酯含量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对于季铵化反应,以季铵盐中阳离子活性物含量为标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麦芽糖醇硬脂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灏  鞠兴荣  彭冬梅 《食品科学》2007,28(3):163-165
以麦芽糖醇、硬脂酰氯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在醋酸溶剂中缩合成麦芽糖醇硬脂酸酯。通过考察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4.
菜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可由菜油、菜油脂肪酸或菜油脂肪酸甲酯与单乙醇胺反应制得,它自身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充当助表面活性剂用于各种皮革助剂的复配,另外菜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还可以进一步合成其它表面活性剂,用于各种皮革助剂的生产.本论文广泛地介绍了这一产品的合成以及它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脂肪酶为催化剂,以麦芽糖醇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麦芽糖醇脂肪酸酯。通过考察原料配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等主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脂肪酶 Novozym 435为催化剂,脂肪酶用量为0.24g/mmol 脂肪酸,溶剂丙酮的用量为10mL/mmol 脂肪酸,麦芽糖醇:脂肪酸为2:1(mol/mol),在60℃条件下反应80h,脂肪酸的转化率为91%~95%。当麦芽糖醇脂肪酸酯溶液质量分数为0.06% 时,表面张力为38~40mN/m。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种L-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酶法合成的新途径。以廉价的猪油和L- 抗坏血酸作为反应底物,探讨酶法合成L-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该酶促反应中,混合有机溶剂体系中底物转化率高于相应纯有机溶剂体系中的转化率,最佳反应体系为30% 叔戊醇:70% 异辛烷(V/V)。研究各反应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L- 抗坏血酸与复合猪油甲酯的物质的量比为1:10、酶量10%、温度55℃、反应时间24h,转化率可达到(52.7 ± 2.8)%。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先采用棕榈油与甲醇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然后将所得脂肪酸甲酯与蔗糖在1,2-丙二醇体系中反应制备蔗糖酯。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蔗糖酯制备的反应条件,优化条件为:碳酸钾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3.5%、丙二醇用量为蔗糖质量的3.7倍、反应温度70℃和时间9h,在该优化条件下,蔗糖酯产率达70.8%。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脱氢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脂肪酸脱氢酶(Fatty Acid Desaturases)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s,PUFAs)合成途径关键酶,催化脂肪酸链上特定位置形成双键。PUFAs参与构成生物膜,对生物膜的形成和物理性质、膜脂中脂肪酸的组成与不饱和度等方面起主要调节作用。脂肪酸脱氢酶可分为Acyl—CoA、Acyl—lipid和Acyl—ACP3类,又可分为可溶性脱氢酶和膜结合脱氢酶,其中膜结合脱氢酶又有羧基定向脱氢酶和甲基定向脱氢酶之分。脂肪酸脱氢酶结构上都有3个组氨酸保守区,羧基定向脱氢酶N端还有一个类似Cyt b5的血红素结合区。近年来脂肪酸脱氢酶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概述了几种主要脂肪酸脱氢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情况。其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来获得高产PUFAs产量的工程菌株或油料作物来生产特定PUFAs有极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温度、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喷雾干燥进样速度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及粒度分析仪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进行结构及性质分析,并进行贮藏稳定性及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61.00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00 ℃、喷雾干燥进样速度15.00 m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6.25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呈表面较光滑椭球状,其结构完整、粒径大小均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热稳定性;经过氧化动力学分析,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释放率可达84.53 %,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微胶囊化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由液态转化为固体粉末方便加工运输,提高贮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同时在胃肠道中达到缓释的效果,拓宽其在食品工业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