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牛干巴质量和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品质改良剂来改善牛干巴的质量.通过对辐照前后的真空包装牛干巴进行营养、理化、微生物指标的测定,了解辐照对牛干巴营养、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从而判定辐照技术对延长牛干巴的保质期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2.
牛干巴地方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干巴是云南省特色优势腌腊牛肉制品,无国家、行业标准,现有企业标准技术指标参差不齐.从云南省昆明、曲靖、大理等云南省牛干巴主产区的超市、加工厂、农贸市场采购40件牛干巴样品,分别进行检测,并对比现有的牛干巴的一些研究报告、论文资料,参考相关的腌腊肉制品的国家标准,牛干巴的企业标准以及牛干巴的研究报告及论文数据.确定了牛干巴的感官指标,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4%、食盐质量分数不大于10%、过氧化值不大于0.25%、亚硝酸盐不大于10mg/kg、三甲胺氮不大于20mg/kg和重金属等质量安全指标作为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参考,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作为地方标准的依据、必要性和合理性.对于加强和规范牛干巴质量、促进云南省牛干巴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左东黎 《中国食品》2009,(19):28-29
韭菜花干巴菌炒银鱼 原料:韭菜花、干巴菌、银鱼。 制法:银鱼挂糊炸熟,干巴菌发好用韭菜花炒制,放在炸好的银鱼上即可。  相似文献   

4.
牛干巴是云南回民主要的肉制品,也是云南省的名特畜产品,但由于传统工艺腌制的牛干巴不仅味成、颜色暗,且保存也仅限于真空包装,储存过程中时有霉变现象发生.本实验通过研究真空包装牛干巴用60Coγ6kCy和60Coγ8kGy剂量辐照后,在6个月的贮藏过程中感官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摸索辐照技术对延长牛干巴保存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辐照处理的牛干巴色泽变得更鲜红,其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及乳酸菌的繁殖均较慢.实验研究证明,辐照用于牛干巴保鲜是可行的,并且效果显著.本研究为牛干巴远销和食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干巴菌醇提取物的水溶液及脂溶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用干巴菌的水溶液及脂溶液给小鼠灌胃10 d后,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及细胞因子的情况。脏器/体重比值测定和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阳性,干巴菌脂溶组TNFα的浓度的均数小于对应混合组和溶剂对照组。干巴菌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干巴菌可能抑制正常小鼠分泌TNFα。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干巴菌中5种重金属总砷、总汞、铅、镉、铬及无机砷和甲基汞的含量,探讨干巴菌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作用。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总砷、总汞、铅、镉含量,采用液相原子荧光光度计联用检测无机砷、甲基汞的含量。结果 31份干巴菌样品中总砷、总汞、铅、镉的检出率均为100%,无机砷的检出率为50%,甲基汞在全部样品中均未检出。昆明的干巴菌样品中砷含量较高,达0.46 mg/kg;曲靖的干巴菌中铅含量有0.9997 mg/kg;镉含量较高,为0.46 mg/kg。结论总体来看不同地区的干巴菌中总砷、总汞、镉、铬、无机砷和甲基汞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铅含量偏高。干巴菌对重金属没有特异性吸收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阻隔(EVOH)、中阻隔(PA)、普通(PET)真空薄膜包装袋对低盐牛干巴进行包装,在常温和0~-20℃的冰箱贮藏.0、20、50、80d取样,分析肉色、pH值、过氧化值、TVB-N值等,为牛干巴产品的生产包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常温时,PET包装的牛干巴到50d后全部发生霉变;EVOH和PA包装的牛干巴80d时...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油淋牦牛干巴的感官特性评价方法,本实验选取云南香格里拉牦牛干巴为实验对象进行油淋牦牛干巴的制作,用M值法筛选出用于评价油淋牦牛干巴的备选指标,并且运用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法和强制决定法,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确定其权重分配,采用百分制建立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评价体系,进一步选取3组样品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排序优选出10项指标用于建立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评价指标包括色泽、哈喇味、膻味、油炸味、肉滋味、咸味、肉质颗粒感、硬度、残渣度、咀嚼性,并确定其权重分配,色泽、肉滋味和咸味权重均为15,肉质颗粒感、咀嚼性、油炸味和哈喇味权重均为10,硬度、残渣度和膻味权重均为5。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厚度为2 mm样品感官评价总分最高,在肉质颗粒感、膻味、哈喇味、肉滋味和咸味等感官指标方面,厚度为2 mm样品感官评分最高。因此,采用模糊数学法建立的油淋牦牛干巴感官评价标准能客观准确地评判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该体系的构建为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8):208-214
筛选出一种能抑制油炸牛干巴中丙烯酰胺生成的香辛料精油抗氧化剂,并对其抑制机理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与丙烯酰胺生成量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牛干巴加工方案。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可以作为抑制牛干巴丙烯酰胺生成的抗氧化剂,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牛干巴丙烯酰胺含量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且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与丙烯酰胺抑制率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09)。迷迭香精油可以通过竞争天冬酰胺,捕捉羰基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与丙烯酰胺直接反应等3种方式来减少牛干巴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牛干巴的最适加工条件为浸泡溶液p H 6.90,油炸温度198℃,油炸时间1.6 min,牛干巴丙烯酰胺含量为48.5μg/kg。在此条件下,牛干巴的色泽、风味、感官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牛干巴是我国云贵地区回族人民传统的牛肉腌腊制品,风味独特,因其成品含水量少而质感干硬,故名"牛干巴",可在室温下长期保藏,便于取食.在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腌制剂中添加木瓜蛋白酶.研究木瓜酶制剂对牛干巴氨基酸和剪切力值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对加入木瓜蛋白酶制剂后的新牛干巴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用传统工艺通过感官评定从产品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云南爱伲"牛干巴"的理化指标,结合分析腊肉、火腿等腌腊肉制品的相关质量标准及其依据,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牛干巴"企业标准的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贵州传统自然发酵牛干巴中风味品质与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为分析贵州牛干巴中风味组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结合保留指数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的3种传统发酵牛干巴的细菌菌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组贵州牛干巴共鉴定出67种烃、醛、醇、酮等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醇类和烃类化合物较多。通过对不同风味形成途径分析发现:香辛料自身风味、牛肉中氨基酸的strecker反应和脂肪氧化是贵州牛干巴风味的主要来源。传统发酵牛干巴中主要优势菌是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葡萄球菌属、乳酸菌属和嗜冷杆菌属),3号牛干巴还存在科贝特氏菌属优势菌,这是贵州牛干巴特有的。不同种类牛干巴中细菌菌属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牛干巴中风味品质与细菌群落多样性之间的有一定关系,微生物对风味有贡献,但贵州牛干巴的特征风味却主要来源于香辛料。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特色牛干巴为实验材料,对牛干巴油炸过程中水分、蛋白质、还原糖、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酸价、羰基价及过氧化值进行测定,分析其随油炸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牛干巴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和酸价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91、-0.988、-0.933,P<0.01);牛干巴蛋白质含量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9,P<0.01);牛干巴TBARs值随油炸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油炸8 min时达到最大值,为1.535 mg/100 g,TBARs值与油炸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88,P<0.05);牛干巴氨基酸总量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7,P<0.01),主要以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为主,呈味氨基酸含量也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3,P<0.01);牛干巴中的脂肪酸总量、羰基价、过氧化值与油炸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肉类研究》2017,(9):44-50
以黄牛后腿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加工云南牛干巴,分别在腌制前、腌制中期、腌制后期、成熟1个月、成熟2个月与成熟3个月6个加工阶段取样,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sis,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加工阶段牛干巴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牛干巴具有较为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同时存在明显的优势种群结构变化。腌制阶段的细菌种类最为丰富;腌制前与腌制后的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同一阶段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类似;存在于牛干巴加工过程中的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及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等,其中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L.mesenteroides subsp.dextranicum)是优势菌种;此外,牛干巴加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可培养(unculturable bacterium)的菌群。  相似文献   

15.
从思茅江城、昭通大关、大理巍山和昆明寻甸地区各取6 份牛干巴,研究各地不同制作工艺小黄牛 牛干巴的肉质特性与食用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牛干巴样品的pH值在5.41~5.88之间,氯化钠含量为 2.25%~3.47%,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牛干巴的亮度值(L*)和嫩度、嗅闻香气、嚼碎 易度、肉腥味、食欲、滋味、总体可接受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黄度值(b*)和色泽呈极显著正相关 (r=0.991,P<0.01);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嫩度、嗅闻香气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食欲、总体可接受性呈 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98;剪切力和嫩度、嗅闻香气、嚼碎易度、食欲、滋 味、总体可接受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肪含量和嚼碎易度、滋味呈显著正相关(P<0.05);pH值、水分 含量、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氯化钠含量和食用品质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巍山牛干巴 的L*、b*最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剪切力最高,嚼碎易度、嫩度、咀嚼香气、滋味及总体可接受性最低;江城牛 干巴的L*、b*最高,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剪切力最低,各项指标的感官评价最好。挥发性盐基氮含量、L*、b*、剪 切力及脂肪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牛干巴食用品质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6.
《肉类研究》2017,(6):7-12
以黄牛后腿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加工云南牛干巴,分别在腌制前、腌制中期、腌制后期、成熟1个月、成熟2个月和成熟3个月6个加工阶段取样,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测定其生物胺含量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牛干巴样品中共检测出7种生物胺,分别是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苯乙胺、精胺和酪胺。在各个加工阶段,精胺的含量都是最高的,最大值为(227.05±18.57)mg/kg,其次是腐胺与酪胺,最大值分别为(44.32±31.52)mg/kg和(63.70±3.80)mg/kg。牛干巴生物胺总量从腌制前到腌制中期显著减少(P0.05),从腌制中期到成熟3个月阶段显著增加,与腌制前相比,成熟2个月至成熟3个月时牛干巴的生物胺总量显著增加(P0.05),在成熟3个月时达最大值((392.36±35.59)mg/kg),可见生物胺主要在牛干巴成熟阶段产生且该阶段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所得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共同检出的6种组分分别为苯乙醛、天然壬醛、癸醛、3-辛酮、3-辛醇、1-辛烯-3-醇,其中1-辛烯-3-醇、3-辛酮、3-辛醇是构成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的重要物质,两种方法测出的相对含量均较高。静态顶空法检测出的组分种类较多,相对含量较高,较真实地反映了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较少,主要是醛酮类和弱极性的烃类物质,基本能反映云南野生干巴菌的特色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8.
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干巴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得出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进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干巴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4 min,料液比1∶40(mg/L),复合酶浓度0.47%,在此条件下干巴菌多糖提取率为17.87%,提取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干巴菌总黄酮含量,75%乙醇洗脱溶解黄酮(B)、95%乙醇洗脱溶解黄酮(C)、水溶性黄酮(D)的抗氧化活性及干巴菌水溶性成分降血脂的能力。结果表明:(1)干巴菌总黄酮含量为6.96 mg/g;(2)3种黄酮的还原能力都明显大于芦丁,且DCB;(3)3种黄酮在低浓度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且明显优于芦丁;(4)水溶性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时明显优于芦丁;(5)水溶性成分吸附胆酸盐的能力低于考来烯胺,但对胆固醇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干巴菌作为一种天然美味的山珍,其潜在的保健功能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对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的最佳实验组与传统牛干巴的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最佳实验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综合感官品分值高于传统组,剪切力、Na+浓度低于传统组(p<0.05)。筛选的低盐和嫰化技术对降低传统牛干巴的盐含量,提高肉的嫩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