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述了制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和对策,认为深化改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是进行结构调整,提出了吉林省钢铁工业资源结构,产品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结构优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分析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国际钢铁工业发展趋向的前提条件出发,提出我国钢铁工业科技发展战略应以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根据矿石资源分布确定各企业发展规模,并以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作为总的建设方针,注意各不同层次企业的改造应有所区别。文章强调了2000年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从本质上讲是钢铁工业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三峡工程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钢铁工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必须把握机遇、摆脱目前困境,以市场为导向,抓紧企业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使重庆钢铁工业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使其与重庆的战略地位相匹配。 相似文献
5.
6.
分析了2000年钢铁市场形势,提出了吉林省钢铁工业发展出路和对策,认为应从品种,质量上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之路;靠科技进步加速工艺技术更新改造加强管理;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世界钢铁工业由注重产量到注重质量的发展战略,列举了世界发达国家在这种战略转移中的概况。指出我国不应照办某些发达国家采取的以质求胜的方法。应按我国国情,把品种质量放在首位,数量上也要有一个适度的增长。辽宁的鞍钢、本钢、大钢和抚钢应加强技术改造,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9.
1996年,在国家干预下宝钢与上海冶金局所属上钢一厂、三厂、五厂、十厂、梅山钢铁公司等联合重组,使国家酝酿多年的钢铁工业区域联合进入实施阶段。1998年湖南冶金局所属菱源钢铁公司、衡阳钢管厂等重组为新的华菱钢铁集团,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按照自愿原则,我国钢铁界的三巨头——宝钢、首钢、武钢已签署了战略联合协议。华北地区钢铁工业联合重组,尤其是唐钢、首钢等联合重组也因市场竟争的日趋激烈而引起各方关注。唐钢坐落在我国三大铁矿带之一的冀东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产品单一,装备落后… 相似文献
10.
11.
本世纪末,世界钢铁的产量有适度增加,结构将发生变化,技术将逐步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的科技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从而在鞍钢科技发展战略中得到一些启迪:要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科技,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科技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冶金行业要发展就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以吉林铁合金厂为龙头,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产品,学习邯钢经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议行业出面,政府干预,适当调整电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作者对云南省用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探讨。根据冶金部提出的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云南省钢铁工业的实际情况,作者提出,云南省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以数量增长为主,在保证必要的数量增长的基础上,分层次地逐步推行结构优化,依托昆钢,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影响吉林省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稳定,调整,提高,发展作为“九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文中论述了今后发展的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回顾了江苏省钢铁工业“十五”以来发展情况,总结了江苏钢铁工业的基本运行态势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江苏钢铁工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现今钢铁工业四大热点技术之一的连铸—连轧衔接匹配技术,主要优点是大幅度节能,其次是大量减少占地面积、设备数量、总投资和在制品数量,降低成本。介绍中了该技术国内外发展情况,并对天津今后发展连铸—连轧技术,实现钢铁工业结构优化谈了作者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t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钢铁工业怎么办已成为有关人士最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从中国是世界产量第一的钢铁大国而不是世界 相似文献
20.
薄板连铸连轧工艺是钢铁工业的重大变革技术,要切实掌握和逐步推广。文中着重讨论了薄板连铸连轧生产建设中应研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