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简要论述了焊膏沉积后使用的检测方法,并将二维检测技术与三维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重点介绍了三维检测技术的优点及各种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单片机世界里日益成为主流产品的PIC单片机,并把它应用到瓦斯检测设备中的实际设计中,给出了系统硬件、软件、及电磁兼容性的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特大瓦斯事故.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及公共安全,进行有效的瓦斯浓度检测,采用了对光谱吸收前后的光功率检测对比的方法,设计了瓦斯检测系统.将新系统与一般传感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理论证明.结果表明新系统克服了传统瓦斯传感器的缺点,并且大大提高了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4.
雷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当雷达系统发生故障,维修的难题也随之增大。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维修检测设备,提供雷达的综合检测、诊断和维修能力很有必要。本文以某雷达为研究对象,研制开发了包括搜索雷达和跟踪雷达的雷达总站、天线座、雷达接收机、雷达频率综合器、雷达数据处理、雷达信号处理机等12项专用检测设备。在专用检测软件的控制下,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对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故障检测、故障隔离等,大大提高了产品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红外瓦斯检测与矿工位置确定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斯浓度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人身安全,瓦斯爆炸所引发的矿难是我国煤矿生产的头号大敌.讨论基于STC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外围LCD显示、声光报警、红外传感器件等实现检测煤矿井下空气中CH4含量.同时,采用RFID技术和红外摄像机共同构成矿工位置确定系统,给出了系统构成和主程序流程.整个系统力求稳定、功耗低,同时符合煤矿本安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SMT(表面贴装技术 )设备和PCB(印制电路板 )检测设备的制造厂商、设备型号、功能及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
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复杂,作为电子元器载体的PCB板的元器件数目和焊点亦随之增加。目前低复杂性板(LCB)通常有50个元器件,50-100个电气节点,350个焊点,使用这类LCB的有家用电器、电子玩具、软盘驱动器等普通电子产品。高复杂性板(HCB)达到2500个元器件,3000-4000个电气节点,18000个焊点,使用这类HCB的有高档电脑、服务器、高级电信板等高档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8.
管济 《电子世界》2013,(10):240-241
机床是由机械、液压、电气及其仪表等装置有机地组合成的统一体,系统的故障分析也是由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一个复杂问题。由于液压系统内部情况观察不到,一般较难直接判断出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求维修人员具有分析故障原因、准确判断故障部位的能力,找出故障的原因并能及时给予排除。  相似文献   

9.
电网谐波污染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为谐波抑制的理想解决方案受到广泛的关注。谐波电流的检测性能影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效果。目前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方法主要有瞬时无功功率、迭代傅立叶变换和卡尔曼三种方法。本文以Matlab为工具,将三种方法在稳态检测精度、收敛速度、负载波动检测精度、频率波动检测精度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对三种谐波检测方法的选择,给出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矿井中瓦斯等可燃危险气体的浓度检测一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鉴于此,利用单片机智能控制技术并集成了瓦斯传感器等功能电路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矿用瓦斯检测系统。该系统小巧、轻便,可自动检测矿井中瓦斯浓度并报警。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经多次测试,系统性能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对各类器件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电真空器件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设备,在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电真空器件极易出现漏气现象,直接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电真空器件气密性检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电真空器件气密度检验具体流程,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青竹  田畅  吴泽民  刘涛  张磊 《电子学报》2017,45(1):147-156
针对目前基于先验背景的显著度算法中,把图像的所有边界同等对待带来的误判别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区分边界和加权对比度优化的显著度检测算法.为了客观评价显著度,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粗略评估显著度的指标,用来选择较好的背景图.以该指标为基础,该算法先利用Hausdorff距离对边界进行区分,再利用测地线距离变换完成可靠的背景检测;然后,构造了一种前景-背景加权的对比度来计算初始显著度;最后,使用加权的优化模型进行显著度的优化.在5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保持快速、无训练等优点的同时,检测性能优于目前主流算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对比度的团雾检测算法。首先,利用二维多点各向异性高斯滤波器检测视频图像中边缘线的位置和方向。然后,利用本文提出的彩色图像对比度模型计算每幅视频图像边缘线区域的对比度值。最后,利用支撑向量机区分有雾视频图像所具有的不同对比度值,实现团雾浓度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复杂场景下的团雾检测效果优于传统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团雾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图像显著性检测能够获取一幅图像的视觉显著性区域,是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结合颜色特征和对比度特征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构造图像在HSV空间的颜色函数以获取图像颜色特征;然后使用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基于超像素块的对比度特征计算图像显著性;最后将融合颜色特征和对比度特征的显著图经过导向滤波优化形成最终的显著图。使用本文算法在公开数据集MSRA-1000上进行图像显著性检测,并与其他6种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结合了图像像素点和像素块的信息,检测的图像显著性区域轮廓更加完整,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逐线积分气体吸收模型及其在FTIR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静  刘文清  张天舒 《红外》2007,28(8):27-32
介绍了一种精确的逐线积分痕量气体吸收模型,该模型适用于中红外波段大气环境中痕量气体和污染气体检测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该模型利用HITRAN光谱数据库,考虑了展宽、线翼截断、温度修正及光谱分辨率变化等情况,可以有效地模拟大气环境中多种气体的红外吸收特征。文中详细描述了模型的算法细节,并给出了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傅里叶变换光谱仪(FTIR)实测数据的对比,还举例介绍了吸收模型在FTIR气体探测技术中的实际应用,并使用该模型对测量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进行了定量分析,模拟了计算校准谱,并与实测光谱进行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实现了在无需测量校准气体的情况下同时对多种气体进行浓度的反演。  相似文献   

16.
王旭亮 《电子器件》2020,43(1):39-45
超声扫描检测因为其灵敏度高、对样品没有损伤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塑封器件的筛选和检测中,但是目前不存在一个完整的超声扫描检测方法。对塑封器件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塑封器件缺陷的超声扫描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A扫描与C扫描检测塑封器件内部的缺陷,其过程为塑封体缺陷检测与重要界面缺陷检测。与现有GJB 4027A要求的聚焦6个重要界面的检测方法相比,本方法只需要聚焦两个界面即可观察到6个界面的情况,可以提升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7.
鉴于传统气室结构检测灵敏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椭球体反射镜气室结构,建立了椭球反射镜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结构参数与探测器接收光强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了获得最大的接收光强,优化了椭球镜结构尺寸。当探测头直径为2cm时,所优化的椭球镜长轴为16cm,焦距14.96cm。实验结果表明,该光路结构可使探测器输出信号幅度提高约1.7倍,这将有利于后级电路的信号放大、数模转换等处理过程,从而提高气体浓度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军用密封元器件气密性检测的必要性及常用方法。无损检测在产品装备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在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背景和低信杂比条件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对比度机制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个包含中心层、中间层和最外层的3层窗口,可以使用单尺度计算完成不同尺度弱小目标的检测。首先,对中心层引入匹配滤波思想,有针对性地增强真实目标;同时,提出最接近滤波原则,对最外层进行背景估计,以缓解目标靠近边缘时的检测难题;然后,在目标增强结果与背景估计结果之间进行比差联合的对比度计算,达到同时增强目标和抑制背景的目的;最后,通过自适应阈值分割,提取真实目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而言,该算法可更好地增强目标、抑制复杂背景,且原理简洁易实现,可有效减少运算量。  相似文献   

20.
胡莉军  任向红  董超 《红外》2016,37(1):7-13
研究了长光程吸收池在气体浓度检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结构原理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结合 气体浓度光谱检测的发展需求,阐明了长光程吸收池在外形紧凑可靠、造价低、光能 损失少、调节方便、等效光程易于计算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