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热力蒸汽压缩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分析,建立起其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一般蒸汽直接加热式真空海水淡化系统比较,采用热力蒸汽压缩式海水淡化系统,其能耗明显降低.此外,对不同的蒸发温度下的工作蒸汽耗量进行了模拟计算,所得结论对热力蒸汽压缩式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与使用管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水淡化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从传统的蒸馏法到目前的膜处理.真空蒸馏处理技术(VDT)是在烘干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发展,应用在船舶上,利用船舶的废热来淡化海水的一项技术,分析了原理,并对其进行了热力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100 t/d的装置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产水量随着工作蒸汽温度和蒸发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真空蒸馏海水淡化具有节能、环保,利用效率高等优越性,前景非常明朗.  相似文献   

3.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蒸发温度不高于70℃,设备需在真空环境下运行,因此,真空度的保持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海水淡化系统中不凝气体析出量、空气泄漏量以及携带蒸汽量等参数的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订及改进。结合低温多效海水真空系统抽气量的具体案例给出了详细计算过程和结果,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选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蒸发温度不高于70℃,设备需在真空环境下运行,因此,真空度的保持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海水淡化系统中不凝气体析出量、空气泄漏量以及携带蒸汽量等参数的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订及改进。结合低温多效海水真空系统抽气量的具体案例给出了详细计算过程和结果,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选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邓鑫 《硅谷》2010,(12):38-38
介绍在海水淡化中应用太阳能技术的背景、原理以及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特点,综述太阳能蒸馏装置应用在海水淡化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太阳能海水淡化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指出传统太阳能蒸馏器单位面积产量过低的主要原因是蒸汽的凝结潜热未被重新利用,自然对流的换热模式限制热性能以及太阳能蒸馏器中待蒸发海水热容量太大,限制运行温度提高,并对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各国新建的日产淡水万吨级以上的非膜法海水淡化装置,大多采取带有TVC泵的低温多效蒸发模式。TVC泵在真空行业又称作水蒸汽喷射泵,本文结合日产淡水万吨级的国产化大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工程案例与实践,介绍了TVC泵的工作原理,对TVC泵的参数设计进行了探讨。为了满足该TVC泵具有调节工作蒸汽流量的功能的要求,本工程案例采用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可调式TVC泵的设计方案,并在大型实验平台对TVC泵进行实物模拟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今后设计适用于大型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工程的TVC泵,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的设计案例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海水淡化装置真空机组选型问题,对日产淡水万吨级的大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真空系统的设计参数探讨,介绍了该领域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的方式方法,为今后设计适用于大型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工程的真空系统,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案例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制冷》2016,(3)
为了有效利用太阳能解决船舶产淡水的高能耗问题,本文将通过利用吸收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优势,结合真空闪蒸的制淡原理,设计了小型船用吸收式太阳能热泵海水淡化装置,以实现低温低能耗制取船用淡水。系统中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热量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补偿能,并利用吸收器和冷凝器的放热量及余热回收加热海水,利用制冷蒸发器结合真空泵提供高真空,海水经加热后通过喷嘴喷入真空罐后闪蒸,蒸汽经蒸发器冷凝,从而实现海水制淡。如果在船只靠岸不需要制淡时,装置还可以当真空冷却装置使用或者生活热水器使用,实现功能转换。通过对一定容量的海水淡化系统装置重要设备的匹配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可为同类设备的设计与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利用盐水直接增压进料海水实现反渗透淡化系统余压能回收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盐水和进料海水间的混合.混合使得被增压海水的盐浓度升高,从而导致反渗透系统工作压力及淡化水盐浓度的增加.本文建立了能量回收装置水压缸中盐水和进料海水混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对水压缸中混合段的形成、混合机理及混合段用作液柱活塞的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液柱活塞的局限性和采用实体活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用于万吨级海水淡化的大型蒸汽喷射压缩器(TVC泵)进行模拟工作环境的实物试验,研究操作工况及喷嘴结构参数对喷射泵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设计适用于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工程工况的性能优良和喷嘴可调式的蒸汽喷射压缩器,提供了有益的设计验证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制冷》2017,(1)
为了海水淡化领域更好地利用低品位能源,在参考前人设计的海水淡化装置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热管传热和降膜蒸发的盐溶液真空水分离装置,实验对氯化钠含量为3%的盐溶液进行水分离,结果表明:该装置采用40~70℃的低品位热源,可实现20~70%的水分离率,为海水淡化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海水淡化阀控能量回收装置放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回收装置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和造水成本至关重要.等压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具有工程放大性好和高效率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和推广的重点.针对自主开发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阀控能量回收装置进行了中试放大研究,结合能量回收装置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工艺,建立了相应的装置运行试验平台.对装置在处理量为40 m3/h、工作压力为6.4 MPa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性和效率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阀控能量回收装置运行稳定性良好,装置能量回收效率达到95.96%.  相似文献   

13.
一、右上图分别给出了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势能曲线。试由曲线给出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模型,说明在不同压力范围内选用哪一种模型来处理气体分子运动的问题比较正确?(15分) 二、说明建立真空系统时选取排气泵的原则。用曲线表示出建立超高真空系统时各种排气泵参数间匹;配的关系。(20分) 三、有一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蒸发锅内装有足够量的可蒸发的液体,蒸发锅盖的中央开一个小孔A(面积为q),这个小孔很小可看做一个点,锅上方有个准直板,准直板上的准直孔对A所张之角为20,本装置最上方为收集板。蒸发锅加热到温度T,锅内蒸发出来的蒸汽一…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分析并模拟验证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存在最优压力这一结论。通过循环模拟,得到选定工况下对应不同蒸发温度和气冷器出口温度的最优压力值,将其模拟值与现有关联式计算所得最优压力值进行对比,并对其所得误差进行分析,旨在找到准确度较高的最优压力关联式,从而为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最优压力控制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蒸发式冷凝器是一种高效换热设备,本文介绍了应用于家用海水淡化的小型氟里昂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的选取以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和为了提高海水淡化系统性能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热管式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多组热管式多效蒸发器、蒸汽喷射器TVC、冷却器、气水释放装置、汽水分离器、水环典空泵、原水泵、淡泵、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等,还包括热管式多效蒸发器问的蒸汽、产品水及浓盐水的分布。本系统还公丌了热管式低温效海水淡化系统的工艺流程:汽轮机中压缸抽汽通过蒸汽喷射器TVC引射冷却器中的循环蒸汽及汽轮机低压缸排汽,使循环蒸汽及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变为较高品质的蒸汽进入热管式蒸发器,蒸汽在吸热端通过热管冷凝放热,将热量传递到另一端加热雾化的海水;海水经过加热汽化后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热源,加热下一级的海水,同时被冷却产生淡水;最后一级蒸汽进入冷却器,蒸汽被海水冷却的海水,同时被加热,产生的不凝气体通过气水释放装置排出;水环真空泵抽出多效蒸发器的不凝气体,使系统在负压状态下运行;浓水通过管道排至系统外,淡水通过透过液泵送至淡水箱。  相似文献   

17.
《新材料产业》2010,(5):89-89
海水淡化装置一般都庞大笨重,成本高昂。为了解决这些弊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纳米技术开发出的这种新型装置,利用离子浓度差极化原理对海水进行脱盐。通过可行性试验发现,该装置体积虽小,但其海水淡化效果与目前最先进的海水淡化设备不相上下,脱盐率达到50%,即用于试验的一半海水被淡化。研究人员说,新型装置实现了小型化,并且使用电池就可以工作,它不会再像以前的设备那样笨重,因此可以在沿海干旱地区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装置的选材情况,对蒸发装置产生的腐蚀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根据海水中易引起腐蚀的因素,建议对进料海水进行有效针对性地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纯金属真空蒸馏过程数学模型。模型包括挥发过程、气相传质过程、冷凝过程和传热过程。迭代法对数学模型求解,可得出纯金属在不同实验温度、真空度下的蒸发速率。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纯金属真空蒸馏过程数学模型。模型包括挥发过程、气相传质过程、冷凝过程和传热过程。应用迭代法对数学模型求解,可得出纯金属在不同实验温度、真空度下的蒸发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