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一种简化的OFDM信道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OFDM(JE交频分复用)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研究信道估计精度对系统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导频插入的LS(最小二乘法估计)、MMSE(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和SVD(奇异值分解)信道估计方法。并针对MMSE算法有很好的性能但复杂度大,LS算法复杂度低但性能受到限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采用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下的多径时变瑞利信道模型,对各个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出不同算法的信道估计中误比特曲线,比较了各个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好的性能和低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LTE的关键技术之一。对LTE下行OFDM系统中基于参考信号辅助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各种插值算法,并通过MATLAB仿真给出了在多径信道下估计算法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无线OFDM系统中,为了能够在接受端进行相干解调信道参数信息(CSI),对好的信道估计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常规导频信道估计方法应服从奈奎斯特准则将导频信息均匀地分布在发送数据中,限制导频数据的分配;采用新的基于非常规导频信道估计方法利用非常规抽样技术来恢复信道参数,能够更灵活地安排导频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新的估计方法有很好的估计性能;信道慢变时更好地利用前一次估计的信道参数来减少计算,在多普勒频移为15Hz时节省50%的计算量。经实验证明,对无线标准中信道估计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梳状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改进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提高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中信道估计的准确度问题,由于在无线信道中存在频率衰落,造成估计误差。针对实际系统中的信道冲激响应(CIR)泄露问题,用传统分数抽头延时信道(FTCA)的信道模型进行信道估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基于FTCA的信道估计算法需要的已知条件过多,实用性很差。为此提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梳状导频MMSE准则的信道估计算法,首先获取导频位置的LMMSE信道估计,然后利用FTCA变换获得所有子载波的信道传递函数。实验证明,改进算法在降低计算量的同时,获得了接近LMMSE算法的性能,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充满噪声干扰和多径效应的无线信道环境,提出一种基于二维导频的信道估计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二维导频设置图案,利用导频点处充分记录的信道信息,提取信道参数的最优初始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的LMMSE算法,修正初始信道估计中的估计误差.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在多径时变衰落信道下,改进后的信道估计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8.
侯楚林 《电脑与微电子技术》2012,(13):3-6
对最小二乘算法和离散余弦变换算法这两种算法的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通过仿真对二者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后者算法能较好地降低高斯白噪声的影响,相对于前者获得较大的性能增益。同时比较在不同导频数下离散余弦变换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该算法的信道估计性能随导频数的增加得到改善.但增加运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10.
无人机OFDM数据链路中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人机信道的特点,以及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进行无人机数据链路传输的优点.在对OFDM关键技术信道估计进行研究时,要确保接收端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由于无线信道变化造成的码间干扰,准确的解调出原信号.根据系统需要设计了梳状导频和块状导频联合的导频插入方式,该方式可以在数据传输和信道估计性能上做到折中,并对常用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最后建立频率选择性信道模型对不同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导频插入方式和信道估计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而且又具有良好的信道估计性能,适合在实际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以其抗多径衰落和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得到了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就OFDM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的信道估计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别叙述了OFDM系统和信道估计的意义,归纳了信道估计的分类,最后介绍了各种信道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中算法性能与复杂度的矛盾,研究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最大似然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相比较,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目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有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以及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SC-FDE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使用simulink工具分别对这两种通信技术在THz频段信道特征下进行仿真。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研究了这两种通信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说明了SC-FDE系统在宽带无线通信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区分OFDM和SC-FDE系统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实际应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