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式输送机可控软起动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光炳 《煤炭学报》2003,28(3):316-321
根据大功率带式输送机对驱动装置的要求,给出带式输送机起动时理想的速度、加速度曲线,采用液黏调速离合器作为带式输送机的可控软起动装置,通过压力、速度等检测信号反馈,形成闭环控制田路,自动调节摩擦片间隙,改变输出转速和转矩,使实际起动曲线逼近理想曲线,从而实现动态可控起动.同样用调节摩擦片间隙的方法精确控制多机驱动功率平衡和软制动,大大降低了胶带动张力,使输送机起、制动更加平稳,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6,(3):262-264
详细介绍了刮板输送机用可控起动装置(CST)的系统组成和要求,将CST应用到输送机上,可实现刮板输送机软起动、重载起动、卡链保护和功率平衡。重点分析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并详细说明了在正常操作、液压紧急操作和手泵紧急操作下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3.
刮板输送机应用液压驱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彪  李玉春  聂文科 《煤矿机械》2012,33(3):185-187
针对煤矿刮板输送机工作特点及现有驱动装置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液压驱动装置。基于负载敏感原理设计该液压驱动系统,阐述其工作原理及功能特性。采用比例插装阀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满足高压、大流量的工作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刮板输送机应用液压驱动具有原理和功能上的可行性,且具有明显优势。该液压驱动装置的提出弥补了刮板输送机液压驱动方式的空白,为刮板输送机新型驱动装置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刮板输送机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要求,针对目前刮板输送机液压马达紧链系统存在的诸如完全手动操作,预紧力依靠经验控制,以及紧链时动力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紧链系统。该系统通过在刮板输送机传动装置中布置电磁离合器,实现液压马达紧链装置与传动系统的可控离合|在液压马达上布置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使紧链系统输出的紧链力准确,可控|为适应实际工况的需要,液压马达紧链系统应具有拖动过载输送机的能力,以清除过载部分煤炭。文章围绕上述功能,对系统构建、参数的设定和液压马达的选型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行星机构软起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型机械的起动中。都希望驱动系统能提供可调的平滑的和无冲击的起动力矩,以减小动应力,从而改善对整机的受力状况。对电动机来说,还希望实现空载起动和功率平衡,更希望具有过载保护功能。为了很好地实现以上一系列性能,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国内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研究:一是电气调速保护系统,主要有可控硅直流调速、交流调压、变极、脉冲、电磁滑差离合器、变频、可控硅串级和转子电阻调速等;二是从传动装置出发,研制一系列的能可控起动的软起动装置,主要有调速型液力倡合器、油膜离合器等。但是这些系统不是价格昂贵,就是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JKY型液压绞车手动操作调速精度低、平稳性差等问题,提出对液压绞车驱动和制动系统进行电液比例控制改造方案,实现液压绞车提升速度的闭环控制以及驱动与制动的协调控制,从而提高煤矿液压绞车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调速精度。试验表明:该方案有效提高液压绞车调速精度、速度跟随特性以及提升稳定性,进一步保障煤矿液压绞车工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功率带式输送机对驱动装置的要求,将液体黏性传动技术和金属带式CVT调速技术相结合,研发出金属带式新型软启动装置,通过调节液黏油膜离合器的主、从动摩擦片间隙或者金属带组件的主、从轮半径,改变输出转速和转矩,从而实现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可控启动和停车;采用同样方法还可以进行多机驱动功率平衡,实现带式输送机以任意低于额定的带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CST软起动技术在大功率刮板输送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庚云  刘伟 《煤矿机械》2012,33(3):208-210
详细介绍了CST可控起动传输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并分析了CST装置的优缺点。将CST软起动技术应用到刮板输送机上,可实现输送机软起动、过载保护、多机驱动功率平衡。  相似文献   

9.
赵四海  郭葛  董纪申  张青云  熊伟 《煤矿机械》2014,35(12):166-168
在薄煤层开采中,工作空间狭小,设计了一种液压马达驱动刮板输送机,改变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动力装置,减小了刮板输送机机头和机尾的体积,设计了相应的液压传动系统。针对液压驱动刮板输送机,提出了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能够对刮板输送机不同工况的速度和整体运行状态实施完全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刮板输送机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孙晓 《煤炭工程》2003,(2):9-11
针对带式输送机可控启/制动装置的现状,探讨了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又一种可控启/制动装置-液压驱动系统。通过与普通机械驱动系统的技术性能比较,分析、论述液压驱动系统在大型带式输送机中应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AT驱动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给带式输送机提供多挡带速,提出了用交流电机串联液力自动变速器(AT)作为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的设计思路。按照这一驱动方式建立了基于AMESim的仿真模型,对起动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考察并比较了按不同挡位起动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使用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变频调速系统带载起动难,提出用柔性驱动油膜离合器对系统性能进行改进,并提出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刮板输送机双速双驱动装置可靠性探讨煤炭科研总院太原分院张忠国双速刮板输送机是近几年来在我国煤矿井下输送机中新兴的机种之一。它起动压降小、起动力矩大,受到人们的重视。双速刮板输送机实际上是用双速驱动装置与刮板输送机结合的产物,主要由刮板输送机、双速异步...  相似文献   

14.
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带式输送机系统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用MATLAB/SIMULINK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电机配液力耦合器的驱动系统仿真模块。对建立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合理的设置仿真参数,对带式输送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出输送机在起动情况下任意时刻输送带任意截面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张力,以控制输送机起动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新庄孜矿三号主斜井运输系统由地面至-412m水平全长为1526m,倾角16.5°,以前由13台带式输送机搭接组成。由于该系统中的电动机和电控设备均为非防爆型,采用普通非阻燃胶带,属于A类安全隐患,故新庄孜矿于2003年10月针对原运输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13台输送机更换成一台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改造后的三号主斜井输送机采用3台美国道奇公司生产的可控起动传输装置(简称CST),这在淮南矿业集团尚属首例。CST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齿轮减速箱、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和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控制装置。它的启动过程是一个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压缩空气驱动的液压拉紧装置。该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驱动液压油泵.恒定压力的液压系统向张紧油缸供油,张紧油缸保证张紧滚筒稳定的张紧力。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启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启动困难、机械冲击及电网冲击的困扰。新窑煤矿从4503、5401、5501综采工作面设备配置中,逐步研究出改进刮板输送机的电控装置,先后使用了传统的矿用隔爆型组合真空电磁启动器、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真空组合软启动器、刮板输送机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变频器和刮板输送机用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通过实际应用分析,最终探索出一种真正适用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电控装置,即磁阻调速驱动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刮板输送机轻载、重载及超载等复杂工况,消除启动过程对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冲击,实现节能降耗,解决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存在液压设备故障率高、张紧调节缓慢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新型变频自动张紧系统方案,该系统全部由机电元件构成,大大简化了结构。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控制张紧绞车的转速和转向,进而调节输送带张力。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采用AMESim/Matlab联合仿真的方式,对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变频自动张紧装置能够保证驱动滚筒奔离点张力在受控启动阶段维持在75k N左右,稳定运行、机尾移动阶段维持在52k N左右,响应速度快,可满足带式输送机在几种不同工况下对输送带张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倪志莲 《煤矿机械》2014,35(11):169-171
针对现有的带式输送机软启动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设备升级改造投入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调速装置。介绍了该调速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软启动模式及多机驱动功率平衡分配方案,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自移机尾前移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其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得到机头驱动滚筒松边的张力、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以及变频调速自动张紧装置游动小车的张力、速度和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机头驱动滚筒松边未出现打滑现象,该张紧装置能够很好地控制带式输送机的紧带,避免了机头驱动滚筒松边打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