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加强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促进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地下空间是城市的公共资源。本文分析了加强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必要性。并从规划的编制、审批、监督等环节就加强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资讯     
《建筑》2014,(13):4-6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本刊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近、中、远期的总体工作目标,提出了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重点任务。《意见》指出,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一是加强规划统筹,严格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进入新世纪,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房屋、生态环境等建设飞速发展,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建成一流现代化城市一件重要和紧迫的基础性工作。城市高速发展和日益膨胀的同时,也衍生了大量的违法建设,扰乱了城市的规划秩序,阻碍城市的持续性发展,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规划观念和管理方法发生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以及必要条件,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注重其规划以及建设工作。文中通过对当前我国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了传统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的,深入探究了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5.
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徐川 《四川建筑》2010,30(3):15-16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故针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市场政策、与城市防灾系统结合方面分析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工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整个城市的生产、生活,亦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工程管线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城市工程管线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与途径,强调今后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城市工程管线的规划管理,以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确规模(right size)策略是全球 范围内广泛应用的解决城市收缩问题的重要 方法,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是实现正确规模 规划的关键。本文针对绿色基础设施在解 决城市收缩问题中的有效性,提出建立适应 我国国情的包含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土地银 行和合作规划在内的针对我国收缩城市的正 确规模模型,旨在指导我国收缩城市回归到 正确的规模。同时,文本从设计层面提出了 可以用于小尺度的、针对收缩城市弃置空间 的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策略,用来弥补国际上 收缩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微观层面的不 足,并且提高城市废弃空间的社会、生态和经 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明  王峰 《山西建筑》2011,37(3):216-217
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建设经验,介绍了现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编制过程,阐述了尊重基础设施规划对整个城市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忽视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设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城市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保证电网建设改造的合理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保证供电质量,是当前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介绍我国城市电网规划目的及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城市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做好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加强城市安全管理、排查城市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七大系统功能模块,融合数据模板化管理、智能化地下空间数据核验、数据多源融合采集以及三维管线语义化建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集数据采集、建库、质检、运维于一体的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采集建库系统建设,解决了以往系统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中,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规范性不足,数据转换能力差,智能化核验、生产一体化、管线直观性不足等问题,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试图明确城市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定义,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进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增长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讨论了一些"热点"问题。从城乡规划层面,提出要使城市增长更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关键是确定切合实际的城市定位和目标,启用人才,建立城市自主增长的积累机制、自觉投入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城乡规划编制的组织创新机制、法制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香港、台湾地区及国外城市规划机构设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文华 《城市规划》1999,23(3):38-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城市的发展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城市规划调控的对象日益复杂化,城市规划管理的难度加大。原有的规划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城市规划管理的需求。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国有必要借鉴中外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完善各级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健全机构,促进城市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城市规划机构的设置情况,供国内各级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改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城市规划编研中心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楠 《城市规划》2006,30(10):43-48,54
规划机构的组织形式与内部管理机制对于其在规划业务领域的角色具有重大影响,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但它并不能彻底解决当前面临的进一步发挥城市规划政策职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影响北京城市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和高速度发展,土地开发与交通建设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其中既有规划编制本身不尽完善和合理的影响,同时也与现行城市管理、实施策略以及规划技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frastructure is routinely framed in contemporary urban policy as a vehicle to grow the econom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jobs. In periods of economic downturn and when ongoing fiscal uncertainty ensues, governments may look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such as social housing and public transpo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that have endured infrastructure deficits in the past may become the beneficiaries of adjusted national and state-level policy to support economic prosperity through expedient infra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Yet in the post-GFC policy environment urban infrastructure has recentred 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 in driving urban economic recovery in terms of economic prosperity. Drawing from the state of exception literature, I call on the notion of urgency to explore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s it manifests at the juncture between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ritical urban planning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how infrastructure prioritis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 shaped through a characterisation of urgency which subver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plan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姜秀娟  刘继鹏 《工业建筑》2012,42(7):175-178
"低碳"近年来年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理念,对老窝镇的低碳概念规划提出自我见解,认为低碳规划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定位、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和城镇用地布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及建筑的低碳规划等。  相似文献   

17.
韦湘民 《城市规划》2002,26(1):28-30
阐述了通信和信息科技的现代含义、可互操作设备的发展和互动多媒体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 ,并对新技术带来的冲击 ,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以及数字城市的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运行过程中的控权论和程序正义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郑德高 《城市规划》2000,24(10):26-29
城市规划政策主体在其行为过程中是一种经济人的角色 ,它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以行政权力机关为规划政策主体的理论受到质疑 ,制定城市规划政策需要各类主体的参与 ,需要对城市规划行政权力机关实行控权 ,在我国实行控权主要是要防止行政官员滥用权力 ,而不是削弱行政权力 ,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实现规划政策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9.
贾铠针  叶青  赵强  田名川 《工业建筑》2014,(Z1):57-60,7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特征、核心目标、城乡生态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层面以及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概念、内涵、作用等层面梳理和概述,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相互关系研究,厘清并建构二者在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的同构关系,最后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湘闽 《城市规划》2005,(1):14-19,29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我国旧城历史地段更新过程中存在着动态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在挑战面前,传统规划管理方式却陷入了应变能力滞后的困境。本文借助城市规划、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学的有关理论成果,从较广阔的层面上分析了其深层的原因,并探讨了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变革方向。同时从建立利益表达机制、权力下放、制度创新、行政架构重组、规划手段调整以及开发手段更新等方面,提出了建构历史地段更新的规划管理新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