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富氧顶吹炉处理铜浮渣的工业试验,经过生产试验、扩大试验不断提高处理铜浮渣的能力,摸索其操作参数和操作方法,回收铜浮渣中的铅、铜等有价金属,从而实现产业化应用.试验表明;该方法处理铜浮渣铅的直收率高、回收率高、处理量大,为铜浮渣的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专利申请号:2016108799149公布号:CN106319242A申请日:2016.10.09公开日:2017.01.11申请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直接炼铅的方法。以硫化铅精矿或其他含铅物料为原料,还原剂直接采用碎煤,通过三台串联的富氧侧吹炉分别作为氧化炉、还原炉  相似文献   

3.
在"富氧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火法阳极精炼"热态三连炉,连续炼铜工艺中,中国恩菲设计的铜锍多枪顶吹连续吹炉是关键设备.本文对此多枪顶吹炉的结构和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认为,多枪顶吹连续炉及其连续吹炼工艺,在今后的铜冶炼厂PS转炉改造和新建铜冶炼项目中,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重金属冶炼废渣搭配铅精矿作为富氧顶吹炉入炉原料,通过富氧顶吹炉-侧吹还原炉两联炉的方式炼铅,并回收金、银、锗、锌等有价金属。研究了富氧顶吹炉入炉物料配比、渣型以及还原炉渣型、还原剂加入方式等对工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氧顶吹炉入炉物料含铅最优控制为45%~50%,含硫10%~14%,含锌小于8%,水分控制为8%~12%,渣型控制为:CaO/SiO2:0.3-0.5,SiO2/Fe:0.8-1.0,渣物料占比60%以上;还原炉渣型控制为CaO/SiO2:0.3-0.6,SiO2/Fe:0.8-1.3,还原剂以进粒煤为主,焦丁为辅。铅粗炼综合回收率大于99.5%,金、银粗炼回收率分别大于95%和99%,还原炉生产炉次由5~6炉提高到9~10炉。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富氧顶吹炼铅炉炉龄短的难题,对富氧顶吹炼铅炉耐火材料损蚀机理、材质选择、砌筑方式等进行分析,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改进,对工艺操作制度进行优化,有效地延长了富氧顶吹炼铅炉炉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10日,年产10万t粗铅的铅富氧闪速熔炼工程正式投料生产。在入炉料含铅25%~30%的情况下,取得了一次铅还原率大于85%、铅总回收率98.5%、金银回收率大于99.5%、铜回收率大于85%、锌回收率大于90%、脱硫率大于98%的指标;取消烟化炉,真正实现了铅、锌的一次回收;包括还原贫化电炉挥发锌的能耗在内,吨粗铅综合能耗约为213kgce;弃渣含铅、锌小于2%(最低小于1%)、平均含银小于6g/t、含金小于0.1g/t、含铜小于0.1%;产出的氧化锌灰不含氟、氯,可以不经多膛炉脱氟氯而直接送锌冶炼厂回收锌。工业生产中取得的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表明,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富氧顶吹炼铅炉对各种成分复杂的铅物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投产至今,已成功处理多种铅精矿和二次渣物料,并实现产业化。通过对富氧顶吹炼铅炉处理复杂铅物料的生产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凸显富氧顶吹炼铅工艺对原料适应性强,经济、环保及社会效益较高的特点,在资源紧缺、环保为重的背景下,该工艺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回收铅浮渣中的有价金属,用富集炉代替反射炉对其进行火法处理。富集炉通过熔池分离铅铜进而实现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具有日处理量大、床能率高、冰铜含砷低、炉子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且铅铜分离效果好,完全能够满足连续地大批量处理铅浮渣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富氧顶吹炼铅炉放铅口铜水套的使用,从避免铜水套损坏对生产造成的损害入手,分析铜水套的受损机理,论述铜水套材质和结构的优化方案,并说明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专利信息     
<正>专利名称:高杂质铜阳极泥处理新工艺专利申请号:2016104358823公布号:CN105969989A申请日:2016.06.20公开日:2016.09.28申请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新技术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高杂质铜阳极泥处理新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阳极泥进行硫酸盐化焙烧除硒、浸出脱铜;(2)侧吹炉还原熔炼:将造渣剂和还原剂加入到硫酸盐化焙烧除硒脱铜后的铜阳极泥中,混匀得  相似文献   

11.
一、19号平炉1973年度顶吹氧气炼钢的生产概况 1973年度19号平炉共生产了五个炉役,经过了八个检修阶段。平炉装入量为310吨。采用矿石废钢:铁水废钢为74.2:25.8,装料加入矿石16吨、白灰13.2吨,吹炼期氧压为7~9公斤/厘米~2,用氧强度为3500~4000米~3/时,补炉装料期火焰富氧强度为1000~1500米~3/时。  相似文献   

12.
以100 t顶底复吹转炉与氧枪工艺参数为基础,采用冷态模拟方法,研究了熔池深度、枪位、顶吹和底吹气体流量对转炉冶炼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00 t顶底复吹转炉的熔池深度控制在1.25 m以内,有利于延长炉底的使用寿命;枪位控制在60~90 mm(实际枪位为1.25~1.5 m)范围内、顶吹流量为37 Nm3/h(实际流量为21 000 Nm3/h)时,能提高搅拌强度,保证适当的熔池冲击深度以及最小的炉口喷溅量。  相似文献   

13.
<正>N2017064中国恩菲设计的烟台国润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顺利投产中国恩菲设计的世界首个采用"富氧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火法阳极精炼工艺"项目烟台国润铜业有限公司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该项目是世界上第一条"富氧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火法阳极精炼"热态三连炉生产线,熔炼系统采用富氧侧吹熔炼工艺,使用新型侧吹熔炼炉生产含铜大于68%的高品位铜锍,实现了侧吹熔炼技术的重大突破;吹炼系统采用多枪顶吹连续吹炼工艺,技术更先进、更可靠、更经济。本项目  相似文献   

14.
正分析了澳斯麦特熔炼炉烟道过渡段黏结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在生产实践中控制黏结的有效措施。国内某公司于2010年2月开始动工新建10万t/a铜冶炼厂,采用澳斯麦特喷枪富氧顶吹熔池熔炼工艺进行生产,于2012年3月25日投料试生产,设计精矿处理量75t/h(干基)。在试生产期间由于炉温、渣型、冰铜品位频繁波动;炉子负压控制不合理;操作制度不规范;精矿成球率低等原因,炉子出口至余热锅炉过渡段黏结严重,造成炉正压大、烟气黏散严  相似文献   

15.
<正>专利申请号:CN201310581001.5公开号:CN103555933A申请日:2013.11.18公开日:2014.02.05申请人:中南大学;朱和平本发明提出一种从镍钼矿中提取钼和镍及富集贵金属的方法,步骤为:(1)氧化脱硫焙烧;(2)高温熔炼分离镍和钼:加热至1 250~1 550℃使混合炉  相似文献   

16.
某冶炼厂采用澳斯麦特炉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技术,为了建设绿色工厂,将3台转炉生产减少为2台炉,将澳斯麦特炉处理量从210 t/h降低至180 t/h,导致产能下降。为了提升粗铜产能,该厂将氧气浓度由55%提高至62%~65%,将铜锍品位由67%提高至72%~75%,研究提高氧气浓度和铜锍品位对铜冶炼的影响,进行高氧气浓度高铜锍品位作业可行性论证,并通过试验研究,对澳斯麦特炉工序、锅炉收尘工序、沉降电炉工序、转炉工序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高氧气浓度高铜锍品位作业,一降低熔炼烟气量,提高澳炉处理能力;二提高熔炼热效率,降低澳炉系统的能耗;三大幅度降低铜锍量,缩短转炉吹炼时间,提高转炉处理能力;四大幅降低熔炼和吹炼总烟气量,降低制酸系统负荷。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废旧印刷电路板主要种类的理化特性,结合顶吹熔池熔炼技术的优势,在控制入炉料热值为8.5~9.5 MJ/kg时,通过增加富氧空气使炉料中的有机质充分燃烧,基本能够实现自热熔炼。经过计算,粗铜能耗为220 kgce/t,与矿铜相比可节约2 520 kgce/t,减少CO2排放6.60 t/t,与再生铜相比节约170 kgce/t,减少CO2排放459 kg/t。废旧印刷电路板熔池熔炼技术示范工程实际生产过程中,维持进料时间在2.5~3.0 h时,除停炉放渣及停炉期间需补加燃料外,正常生产时,超过80%生产时间能够实现自热熔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低品位杂铜冶炼的新工艺,着重针对富氧顶吹熔炼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ISA/Ausmelt炉、卡尔多炉冶炼工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崔萍 《钢铁》2003,(10)
日本 NKK公司福山厂于 2 0 0 0年 11月安装第二脱 Si站 ,使零渣炼钢法 (ZSP)的比率大幅度提高。为了在 90万 t/月粗钢规模下平时 ZSP比率皆能达 10 0 % ,将已停产的原精炼不锈的 2炼钢车间的 1号转炉改造成能进行脱磷处理的转炉型脱磷设备 (L D- NRP) ,于 2 0 0 2年 6月投产。该设备主要技术特性 :BOF处理炉容积为 2 5 0 t;顶吹氧最大5 0 0 0 0 m3/ h;铁水比 90 %~ 10 0 % ;熔剂装入为顶装方式。由此 ,2号炼钢车间由脱磷炉 1座、脱碳炉 2座进行操作。2号炼钢的铁水预处理流程 :1号炉进行脱磷操作 ,在过去供 2号炼钢进行脱磷处理的…  相似文献   

20.
富氧顶吹炼铅炉炉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祥树  陈春林 《冶金能源》2012,31(4):47-50,61
介绍了富氧顶吹炼铅炉的工艺特点及其存在炉龄相对较短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炉龄的主要因素,试验研究了耐火砖的浸蚀和膨胀机理。结合6年生产实践,完成了相应的技改措施,使富氧顶吹炼铅炉的炉龄得到了大幅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