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珠江流域片用水量不断增加,用水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就珠江流域片近年河道外用水的状况、变化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用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计划用水,是指为实现科学合理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而对未来的用水行动进行的规划和安排活动。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城市用水实行计划管理,对单位用水分配用水定额(指标),1988年颁布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开始征收水资源费。但从本质上讲,这种被称为多龙管水的分割管理模式由于涉及部门  相似文献   

3.
4.
该文介绍洪泽湖及周边用水情况,分析用水浪费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用水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成军 《治淮》1998,(11):11-12
水为灌区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目前不少灌区尤其是水资源条件优越的灌区,由于管理粗放,水利设施不配套等因素,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十分惊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水危机感不强,“大锅水”观念严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过去30年间,印度通过大、中型灌区的21个(网)站,依托全国水资源管理合作研究项目,在水资源管理技术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年来,先后开发了适合谷类、油料作物、高耗水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及其耕作顺序等方面的田间水资源管理技术,在11个大、中型灌区中各选择1—2个支流灌区进行的水资源管理技术专项试验取得了成功,项目区农民的节水意识增强,灌溉方式正在由传统的大水漫灌向渠道配水到田间的灌溉方式转变,并在逐步种植低耗水作物,实现了田间节水,提高了水分生产效率。目前。正在努力推广这些改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根据水资源供需差额,采取特殊水资源管理技术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表明:仅仅采用改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而不增加供水量,只能部分缩小水资源供需差额。因此,必须立足于现有资源,综合利用沟渠、雨水、地下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增加水资源供给。节水是管理之外的又一个缩小水资源供需差额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水 高效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新台 《河北水利》2004,(6):16-16,22
通过参加为期1个月的赴澳农业灌溉与培训者培训,收获颇丰,在水资源灌溉与管理方面,澳大利亚的一些成功作法对我省进一步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颇具价值,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治区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作为水资源管理重要手段的用水计量和统计工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用水计量和统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产水、用水特点与节水防污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薇  陈进 《中国水利》2006,(20):6-8
通过与黄河、海河等北方流域对比,总结了长江流域水土资源特点和用水耗水的特征,分析了长江流域20多年来用水结构变化和上、中、下游产水与用水比例关系,认为节水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环境,节水的重点领域是一般工业和生活用水,节水的重点地区是四川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独立的环境智库———太平洋研究所发表了一个报告,声称尽管经济和人口增长,提高用水效率将使2030年加利福尼亚全州的用水量下降20%。阐述了提高效率、自然保护和技术如何能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对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中国北方用水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思悦  张全发 《人民黄河》2005,27(8):28-29,43
简要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分析了调水后我国北方用水情况,对今后的用水及缺水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了预测结果表明:调水后,黄河上游(西线受水区)基本能满足正常来水年年份用水;在中等枯水年份,2030年和2050年分别缺水80亿m^3和50亿m^3。整个中线受水区2020年缺水量高达207亿m^3。淮河流域(东线受水区)基本能满足2030年水平的需水要求,但2050年将缺水20~40亿m^3;山东半岛依然为严重缺水区,缺水量达38.911亿m^3。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南水北调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它关系到我国黄淮海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40多年来,各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规划设计单位做了大量的规划设计研究工作,逐步明确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形成了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调水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北方缺水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实施南水北调势在必行。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的总体规划布局中,三条调水线路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和供水范围,可相互补充,不能相互代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全部实施后,多年平均调引长江水500~600亿m3,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近期的实施步骤是优先建设中线调水工程,相机实施东线调水工程的第一步方案。调水工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已基本清楚,技术上是可行的,有一些技术问题已达到或超出当今世界水平,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方水资源管理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进 《中国水利》2009,(15):24-27
南方地区水资源管理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水污染引起的水质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与北方和发达国家用水指标比较,用水效率也不高,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率还在增加。水质性缺水是经济发达地区最主要的问题,季节性或者说工程型缺水是南方山区、丘陵区和农业区主要的水资源问题。南方水资源只是相对丰富,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任务依然繁重,如果措施得当,南方总用水量会在未来10年趋于稳定,缺水和水环境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霸州市供水区主要为霸州市城区和胜芳工业区供水,为保证南水北调通水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供水区不同水资源量进行分析,提出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西北诸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北诸河地区1980—2008年的用水水平和效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及供水量、用水量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西北诸河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先天不足,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超过其承载能力;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用水效率较低,不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等。今后应以流域为单元,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以节水为中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介国内外雨水利用概况,分析中国北方城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几个典型的中国北方城市的年均雨水资源化潜力以及石家庄市单次强降雨产生的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天津、西安、太原、郑州、石家庄、济南的年均雨水资源化潜力依次为1.6559、0.9573、0.4756、0.3149、0.5037、0.3243、0.3674亿m3。文末简单介绍了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的方法,认为城市雨水的合理收集利用,不仅能有效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功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应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指出由于存在人的有限理性、水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市场竞争不充分、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信息不对称、违规成本过低等原因,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水质管理中存在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水用户减少污水处理投资。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水质管理道德风险基本模型,得出了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供水公司的水质检测水平、水价和水用户的污水治理水平解。建立在道德风险环境下的水用户的污水治理投资水平决策模型和供水公司的水质检测投资水平决策模型,得出了水用户的污水治理投资水平解和道德风险表示形式,以及供水公司的水质检测投资水平解。对两个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降低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水质管理道德风险的措施:加强水质检测投资,完善监督机制;完善水权市场;制定适当的惩罚条款;建立水用户的用水信用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污水治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资源利用特征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我国过去60多年的用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水资源利用时间分布特征:农业用水一直占主导地位,1949—1980年为快速增长期,1980年以后为稳定期甚至下降期;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则是在1980年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激增期。然后,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可知:总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补水用水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东、中、西部的用水效率呈现出一定差距,并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最后,运用情景分析法,分较高、适中和较低3种方案对我国未来10~15 a的需水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实施南水北调加大微咸水、咸水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朱镕基总理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要求,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根据沧州市水资源匮乏,但分布大量微咸水、咸水的状况,提出了加大微咸水、咸水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及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