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有效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建造质量风险因素,提高相关方质量管理水平,对建造质量风险因素进行收 集归纳,建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模糊 TOPSIS 和变权法改进的 FMEA 风险评价模型。 考虑装配式混凝建筑风险指标评价要素状态值的多变性,将惩罚型变权法引入评价要素客观权重确定中,建立各风险指标 评价要素的加权规范化矩阵,再利用 TOPSIS 逼近理想解的原理进行风险排序,得到风险优先等级,并结合实例验证该方 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装配式混凝土建造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评价指标的非线性、灰色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提出基于Shapley值赋权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角度出发建立了由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阶段组成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Shapley值进行组合赋权,有效地处理了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并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进行更加科学的定量化评价,更好地解决了部分指标不完整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失真影响;最后通过具体的装配式建筑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戴明慧  徐洋洋  曾智 《混凝土》2023,(7):151-155+160
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参与方维度出发,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Vague集理论,建立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的基本适配度指标和整体适配度指标均满足要求,模型拟合良好,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用来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评价活动,能够为各参与方进行质量管理和政府部门进行质量监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预制构件的质量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现有的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不全面,因此对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亟待开展。在对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进行系统概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基于江苏省13家成规模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企业调查采样数据,构建了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六个方面以及18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网络评价模型,并阐述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13家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总体处于一般水平;(2)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较其他类别风险高;(3)建立的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并反映风险变化趋势,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组合赋权-动态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综合考虑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特点,以人员、设备、构件、管理与环境等5个方面为视角识别并筛选出23个二级评价指标,并以此构建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耦合熵权法的改进组合赋权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动态模糊理论计算各级评价指标的动态模糊值,从而直观反映出各级评价指标与总体的风险等级及其变化趋势。以黄石市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较低,且具有向较低等级发展的趋势,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可客观反映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提高其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可直观反映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变化趋势,有效实现动静评价相结合,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建造方式的革新,是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PC构件供应商的优选是装配式建筑顺利建造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以绿色供应链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梳理,结合专家访谈法和德尔菲法,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从产品、环境、预制过程、运输和服务5个方面构建装配式建筑PC构件供应商优选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依据,构建装配式建筑PC构件供应商优选模型,对备选供应商进行综合优选。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该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绿色供应链下装配式建筑PC构件供应商的优选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志强  张樵民  吕云翔 《混凝土》2020,(3):138-141,145
为了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水平,通过对国家、行业规范及现场施工要点进行概括,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3个方面总结了31个指标,构建了全面的施工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C-OWA算子对指标进行赋权,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定性指标与定量评价的转换,弱化了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意性。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使用MATLAB软件求得相似度并用云图表示出来,结果表明该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一般"。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并基于模糊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建立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该指标体系并融入模糊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并得出该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结论.基于模糊理论的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可以将各项指标很好地进行量化,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可靠,具有较大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少楠  陈营营  马莉  邢云飞 《混凝土》2022,(11):133-137
依据我国政府报告中的碳中和目标,建立装配式建筑碳中和贡献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在碳中和目标的指导下,建立装配式建筑碳中和贡献评价体系,引入云模型,并建立IAHP-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装配式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理论下,从前期策划、规划设计、生产运输、建筑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回收等6个阶段,选取了36个因素进行评价,构建了装配式建筑对碳中和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其次,运用主观赋权法——IAHP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最后,运用云模型对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对碳中和贡献度的综合评价达到了高贡献度的程度,为今后该方面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造水平的提升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由于现阶段装配式建筑领域绿色建造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相关评价标准仍处于空白阶段,导致无法对其建造过程进行评价,建造质量良莠不齐。本文从装配式建筑的自身特点出发,对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评价指标及体系展开研究,构建装配化水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人员健康、综合效益四大评价指标,形成较为系统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具有“四节一环保”的优点得到全面推广。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装配等多维空间作业,而其特征和施工特点决定对于装配式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评价复杂程度高,且风险易叠加。因此,开展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评价研究具有其重要性。分析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管理特点,引入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评价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将其应用于具体项目中,为装配式建筑安全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朝辉 《建筑施工》2020,42(1):128-130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性,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了基于AHP模糊综合法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一实际工程项目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施工安全性方面,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其次为装配式构件的安装、吊装;此外,利用该模型对项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目标不明确、质量控制措施储备不足而导致质量风险问题频发的问题,对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际案例,按照风险类型提炼出装配式建筑质量存在的四类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对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完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多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应用该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并制定相应的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管理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堆石混凝土缺乏统一的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现状,基于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堆石混凝土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识别和权重计算。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堆石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其质量定量评价分数的计算方法,得到堆石混凝土质量评价指标重要度排序及堆石混凝土质量重点控制项目。应用该模型对案例工程进行质量评价,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并可以量化指出其质量控制不足之处,为提升整体质量提出改进意见。此模型在一定程度可以通用于堆石混凝土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绿色建筑脆弱性,完善风险评价方法,以及提高对风险事故的可预测性,以系统的观点深入剖析脆弱性评价与风险评价、风险事故之间的关系;基于风险界面,即人—机界面、人—环界面和机—环界面,结合德尔菲法对脆弱性因素进行识别,进而从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 3 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建筑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间高度模糊、不确定的特点,将 COWA 算子客观赋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青岛市中德生态园被动式房屋项目进行合理性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6.
施工安全评价是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构建一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的优势,形成组合权重方法。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对XC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建筑是各种建筑部品经由一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现场的装配而成的绿色建筑。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推 及装配式建筑,从全寿命周期出发分 5 个阶段分析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模糊综合计算得到绿色 性能矩阵。应用价值工程,通过绿色性能矩阵、全寿命周期成本矩阵,探讨五阶段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能与成本均衡关系,在 功能与成本上寻求价值的最优,为推广和建设装配式建筑提供最优配置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轨道交通工程预制构件具有精度要求高、异形结构多、单体规模大的特点,传统生产管理方法的信息传递和工作协同效率较低,常引起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错误率高、效益低下、管理困难等问题。为此,将BIM+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制构件生产管理,研究其内在机理,以实现实体生产与虚拟施工的信息交互,对构件生产进行动态管理,解决生产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困难问题。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效益模糊评价模型,对该方法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后各项效益指标明显高于传统管理方式,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