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例PRES患者,分析其临床及MRI表现特点。6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1例,均行MR 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5例患者行MR静脉成像(MRV);1例患者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结果 :本组6例患者中,4例继发于妊娠高血压,慢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透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其中癫痫发作3例。6例均有头痛头晕,意识障碍2例,轻偏瘫1例。MRI表现:双侧顶叶、枕叶(6例)、基底节区(2例)、额叶(1例)、颞叶(1例)多发异常信号。病灶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内,有2例患者皮层亦受累,在T1WI病灶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FLAIR序列显示病灶最佳。6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或消失。结论 :PRES临床主要表现包括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MRI表现为T1WI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W高信号。病变为血管源性水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术前垂体腺瘤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估其用于垂体腺瘤质地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03例,结合所有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及术中质地判断结果,对比不同质地患者的垂体腺瘤瘤体与脑桥的T1WI、T_2W1信号强度比值以及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的比值。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MRI指标对垂体腺瘤质地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进行评价,并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评价MRI指标诊断与瘤体质地的相关性。结果:质软组,质地中等组,质地硬组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功能性、瘤体大小、生长方式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质地垂体腺瘤患者瘤体与脑桥的T_2W1信号比值和ADC比值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质地越软,瘤体与脑桥的T_2W1信号比值和ADC比值越高。通过绘制ROC曲线后得到,瘤体/脑桥T_2W1信号比值的AUC为0.785,以1.79为诊断界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5.9%,特异性为82.2%,诊断约登指数为0.581;瘤体/脑桥ADC比值的AUC为0.751,以1.28为诊断界值,其诊断敏感性为67.8%,特异性为70.5%,诊断约登指数为0.383。瘤体/脑桥T_2W1信号比值和ADC比值的kappa系数分别是0.512(P=0.003)和0.427(P=0.012),其中瘤体/脑桥T_2W1信号比值与患者术中垂体腺瘤质地表现的一致性更高。结论 :术前MRI能够通过瘤体/脑桥的T_2W1信号比值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对垂体腺瘤质地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脾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MRI表现。方法 :回顾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MRI表现,脾内囊实性肿块,实质部分T_1WI低信号,局部见小片状高信号改变,T_2WI等低信号,DWI低信号,ADC高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渐进性延迟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病理诊断示脾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伴肝转移。结论 :脾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罕见,MR检查对肿瘤判断和远处转移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鉴别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1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33例室管膜瘤患者术前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及增强MRI检查结果,比较两组肿瘤实质区ADC值,并运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ADC值鉴别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结果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T1WI、T2WI图像特征相似,低级别星形细胞瘤ADC图呈稍高信号,室管膜瘤的ADC图呈等或稍低信号。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平均ADC值为(1.49±0.13)×10~(-3)mm~2/s,高于室管膜瘤组的(1.01±0.0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示,以ADC值1.06×10~(-3)mm~2/s为界值,其鉴别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1,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4.81%、96.43%、94.66%。结论 :后颅窝肿瘤ADC值的测量简便易行,能够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术前鉴别提供可靠参考,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前列腺癌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ADC值,分析ADC值与病理特征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ADC值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60例前列腺癌患者经DWI检查显示,病灶位置均在前列腺周围叶,其中139例呈高信号,21例为稍高信号,142例病灶边界不清;前列腺癌患者ADC值与Gleason评分、T分期呈负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Gleason评分、T分期,ADC值降低仍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826,Youden指数最高值为0.566,对应灵敏度为73.53%,特异度为83.06%。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ADC值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平扫及动态增强MRI影像学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9例乳腺癌患者(23个病灶),行常规MR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病灶的MRI形态学、信号强度及其动态增强特点(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化曲线)。结果:1、19例23个乳腺癌的形态学表现以边界不清、分叶状、毛刺征为主,占73.4%。2、MRI显示病灶内部信号多不均匀,T1WI呈等、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化,强化多不均匀,可以强化始于病灶边缘,向灶中发展,也可以始终边缘强化。3、时间-信号强化曲线表现为流出型57.2%、平台型48.8%。结论:在乳腺癌诊断中,早期增强率(及强化方式)、信号强度一时间曲线及动态增强MRI病灶形态3项指标有利于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乳腺慢性炎症的X线、MRI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病理或临床证实为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X线和MR资料。结果:慢性乳腺炎主要发生在乳晕后方及周围,X线表现可分为致密型、结节型、肿块型及混合型四型。MRI病灶于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等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全部明确显示,其中区域样强化42.3%(l1/26),局灶性强化11.5%(3/26),肿块样强化7.7%(2/26),弥漫性强化7.7%(2/26),集簇环状强化30.8%(8/26);26例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I型、Ⅱ型和Ⅲ型的百分比依次为73.1%、19.2%和7.7%;MRI诊断乳腺炎的误诊率为7.7%(2/26)。结论:区域样分布的病变呈多发簇环状强化和增强后动态曲线呈I型或II型是乳腺慢性炎症较常见的MRI表现,对乳腺炎的检出和定位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资料均保存完整。将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纳入肉芽肿性乳腺炎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使用χ2检验对比两组常规MRI、增强MRI图像特点,使用t检验对比两组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思路。结果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灶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率(Emax)及ADC值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与常规MRI表现存在一定相似之处,综合分析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以及动态增强扫描参数、ADC值,可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在糖尿病性肌梗死中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糖尿病性肌梗死患者的MRI表现,与经皮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本例患者男性,53.0岁,因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左髋部出现肿块伴疼痛不适入院.结果 受累左臀肌明显肿胀增厚,邻近皮下组织水肿.MRI示T1WI呈低信号,T2WI信号增高,STIR-T...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至 2020 年于我院确诊的 120 例肺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常规和 DWI 序列扫描特点,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值、ADC 中位值、ADC-5th、ADC-10th、ADC-25th、ADC-50th、ADC-75th、ADC-90th和肺癌分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肺癌不同病理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ADC 平均值、ADC 中位值、ADC-25th、ADC-50th、ADC-75th、ADC-90th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均 P<0. 05),其中分期越高则 ADC 值越小(P<0. 05),分化程度越高 ADC 值则越低(P<0. 05),且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 ADC 值较阴性患者低(P<0. 05)。因此,ADC 值对于判断肺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中枢性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Demyelinating Pseudo Tumor Lesion,DP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疑似DPT患者120例,收集其治疗前后MRI(平扫+增强)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MRI检查的诊断效能,并总结DPT的影像特点.结果120例患者MRI共检出162个病灶,其中单发患者101例,多发患者19例.治疗前MRI检测出145个DPT病灶;MRI平扫显示脑部局部肿块,112个病灶长度均一的长.T1长T2,47个病灶呈不均匀长T1长T2,3个呈等长T1长T2,122个病灶增强扫描显示不同程度的强化,可呈条状、火焰状、环状、非闭合环形强化等,40个病灶未见明显强化.MRI诊断DPI的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77.78%,准确率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98.18%,阴性预测值为70.00%.结论DPT的增强MRI扫描图像具有一定的特点,如非闭合环形增强和垂直于侧脑室的线性增强,有利于DPT和颅内肿瘤的鉴别.MRI检查,尤其是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用于DPT的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PACNS)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18例经临床证实的cPACNS的临床、影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本组男8例、女10例;年龄10月~11岁,中位年龄6岁。18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MRA及磁敏感成像(SWI)检查,4例加MRS扫描。结果:临床表现为头痛、抽搐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神经缺损。MRI显示16例位于幕上,2例位于幕上及幕下;11例单侧发病,7例双侧发病;6例同时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16例为不规则形或楔形。16例MRA表现为血管狭窄、串珠样改变或分支减少。13例患者的DWI显示为高信号。10例SWI显示病变内出现低信号。MRS显示4例胆碱(Cho)峰、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下降,乳酸(Lac)峰不同程度升高。结论:cPACNS为排他性诊断,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联合MRA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髌韧带病变的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临床诊断为髌韧带病变患者的临床及0.35T MRI资料。结果 :髌韧带创伤56例,其中轻度损伤23例,表现为信号局部增高;中度损伤19例,表现为连续性部分中断、较大较厚的信号增高区域;重度(完全断裂)14例,表现为正常低信号完全中断为高信号取代、伴两侧断端收缩及髌骨移位。肌腱病(髌腱腱病)15例,表现为髌韧带近侧或远侧附着处信号增高、可伴韧带局部增厚。MRI还较好显示了伴发的其他病变。结论 :MRI能较为准确评价髌韧带病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痊愈的脊柱结核患者高场强MRI资料。结果在35例中,83个椎体受累,其中以相邻2个椎体受累最常见,占85.71%,椎体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椎间盘异常占91.43℅,呈长T1、长T2信号,常伴椎间隙狭窄或消失。寒性脓肿占88.57%,常超过病变椎体,呈等或长T1、长T2信号。椎体破坏后凸和/或后纵韧带下脓肿造成硬膜囊和脊髓受压占74.29%。增强扫描椎体、椎间盘呈不均匀强化,寒性脓肿呈弧形或环形强化。结论高场强MRI能准确显示脊柱结核病患部位、范围和病变程度,特别是脓肿壁强化呈特征性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MRI表现及其与临床分度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同时期收治的1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总结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MRI征象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结果:患儿MRI可见局限性脑水肿,T1WI的条状高信号、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对称点状信号。双侧基底节高信号合并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脑回征、灰白质分界不清等征象可作为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部损伤程度的征象。结论:MRI能够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变范围,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一站式CT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拟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完成一站式CT检查,且于24h内完成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比较CTP与DWI的梗死检出率。采用CTA评估患者颅内积颈内动脉的狭窄情况,并对颅内动脉及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与CTP检测的脑组织灌注的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DWI检出91例患者的147个梗死区,CTP检测结果 89例患者检出121个梗死区。CTP与DWI的梗死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7.25%、89.21%,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TP梗死区检出数量低于DWI。CTA检测发现102例患者颈内动脉狭窄52例,双侧动脉狭窄6例;颅内动脉狭窄73例,23例同时出现颈内和颅内动脉狭窄。CTA检测颈内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与CTP检测的CBF和TTP成正线性相关(P<0.05),与CBV无显著相关性(P>0.05),同时颅内动脉的狭窄程度与CBV、CBF、TTP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TP梗死检出率与DWI相当,但梗死灶检出能力低于DWI。CTA检查能准确评估狭窄、闭塞部位、程度,通过CTA及CTP的一站式联合检查能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骨肉瘤的诊断能力,探讨影像学检查方案的选择依据。方法:整理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CT、MRI影像资料完整的64例骨肉瘤患者影像资料,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进行双盲读片,获取诊断信息、临床分期信息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两种影像学技术诊断骨肉瘤的效能,探讨骨肉瘤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案的选择依据。结果:CT、MRI、CT+MRI诊断骨肉瘤的准确率分别为85.94%、93.75%、95.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肿瘤骨的检出能力低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所示骨肉瘤浸润范围较CT更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对骨肉瘤的诊断能力均较高,CT检出肿瘤骨征象能力更强、MRI判断肿瘤浸润范围的参考价值更高,联合两种影像学技术能够为骨肉瘤的征象鉴别、分期判断提供完整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绝缘子泄漏电流常通过穿心电流传感器获得,该方法属于非接触式测量,但易受现场电磁场的干扰。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取样方法。通过使用2个穿心式电流传感器,然后通过使用ICA处理采集所得信号以获得高信噪比的泄漏电流信号。根据噪声随机性的特点和传感器的增益得到真实的泄漏电流信号,解决了ICA处理得到结果不确定的问题。对实测的绝缘子泄漏电流信号叠加噪声然后使用ICA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获得泄漏电流,仿真分析了算法效果随信噪比变化的情况。同时在实验室中模拟了绝缘子泄漏电流信号和干扰信号,使用2个同型号的穿心电流传感器同时采集获得2个不同信号,经过ICA处理结果表明电流信号亦能有效获得。这表明了基于ICA的方法有望能实现泄漏电流准确的、非接触式的测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主要MRI表现可归纳为4种类型:边缘光滑结节型(45.4%,10/22)、不规则结节型(27.3%,6/22)、囊内结节型(18.2%,4/22)、导管扩张型隐匿性病变(9.1%,2/2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特点多样,部分与恶性肿瘤难以区分,但也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 :MRI能较准确地发现与定位BIDP病灶,对临床诊断与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全容积表观弥散系数(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直方图在区分宫颈癌和正常组织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例经组织活检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进行常规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b值从0到800s/mm~2)。本文研究的ADC直方图参数包括ADC均值、ADC_(25%)、ADC_(50%)、ADC_(75%)、skew、kurtosis、s-sDav distribution width,所有参数都是从整个肿瘤的分析中得到的。对宫颈癌和正常组织的参数比较采用的是Wilcoxon非参数检验,并利用受试者操作曲线(ROC,the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分析得到区分正常组织和宫颈癌的最佳阈值。此外,本研究还分析比较了各个参数间的观察者间一致性(ICC)。结果:根据Wilcoxon非参数检验,所有参数均能显著区分宫颈癌和正常组织(所有P值0.001)。ROC分析表明所有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其中ADCmean的AUC值最高(0.995)。所有参数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都取得了理想的结果(ICC0.95)。结论:全容积ADC直方图分析有助于宫颈癌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