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绵城市是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改变,海绵城市的建设首先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和解析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绩效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系统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和权重,根据云模型图进行海绵城市的绩效等级评估.最后,以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为例进行整体的绩效评估,以期能够对类似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合理地对海绵城市建设状况做出评价,提高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对海绵城市的基本含义及其建设目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立足于评估体系的建立方式,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4个方面,科学合理地建立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从其中选取了12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各试点的海绵城市发展情况以及区域经济特征,选择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较好的城市——厦门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出2016—2020年该研究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对比分析不同准则层中指标的变化及其差异,进一步揭示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3.
《市政技术》2019,(6):272-275
海绵城市PPP项目的重点在建设,核心在运营,运营期海绵城市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整体效果,故构建合理的运营期绩效评价体系是保障海绵城市运营管理工作稳定的当务之急。因此,通过对运营绩效评价因子进行研究与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绩效评价指标层次进行分解,结合四分位数检验法和萨蒂评价标准,计算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Matlab验证,构建出了一套符合海绵城市项目运营期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并在我国西北地区某海绵城市PPP项目运营绩效评价体系中进行了实践与应用,可为我国海绵城市PPP项目运营管理与服务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对海绵城市内涵和发展目标分析的基础上,从功能、益惠、价值、制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含"水文生态系统"和"人文社会系统"在内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全时空多边形图示纵横比较指标法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方法,"纵向"评价海绵城市在各个规划阶段的建设成效;"横向"对比各海绵城市的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旨在为衡量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定性指标定量化时有效减少因评价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个人偏好等导致的偏差,使量化指标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模型,分析水生态及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3大因素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经实证研究,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选择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和海绵建设条件为基础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适宜性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提出海绵城市管控要求和指标,为城市各地块出具海绵建设要求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7.
陈丽君  刘海臣 《城市住宅》2021,28(3):128-129
吸收雨水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因此要对雨水利用进行研究,以建立起一个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利用潜力的评价体系,并且依据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利用的情况,包括雨水利用效率、现状、经济可行性、区域生态环境以及雨水的综合需求等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评价雨水利用的潜力,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和水利部三部门正在联合推进海绵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建设工作,并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使城市从源头提高对雨水的蓄渗、吸纳和缓解作用。试点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与建设过程中各类低影响开发项目的实施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各类低影响开发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绩效评价研究,为监督和评价项目质量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在建立低影响开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低影响开发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并试图寻求低影响开发项目的最优开发路径。以美国西雅图的High Point社区为例,根据专家问卷的统计结果,运用AHP-FCE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HP-FCE方法的低影响开发项目综合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风险防控是海绵城市PPP项目的重要成功因素,对风险的科学评价是风险防控的首要任务。在海绵城市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风险评价模型,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判断风险等级,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信息熵法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评价模型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价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考核等级,考虑到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首先,确定海绵城市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其次,给出海绵城市绩效考核等级标准云模型与综合评价云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云相似度来确定项目绩效评价等级,以完成绩效定性评价值与精确数值之间的转换;最后,以某项目为例完成绩效评价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绩效考核等级为优秀,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与用BP神经网络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同时比传统方法更加客观和准确。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项目往往具有专业项目多、过程复杂、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大等特点,政府部门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大力推进 PPP 模式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PPP 模式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并能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但目前 PPP 项目面临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利用粗糙集对风险因素进行约简,将整理出的关键因素建立风险动态评价体系,并利用熵值法与 G1 法综合集权的方式进行权重赋值,验证模型有效后进行实证分析,该模型的构建为海绵城市 PPP 项目提供了新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2.
风险管理是海绵城市 PPP 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核心问题。以固原海绵城市 PPP 项目为例,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识别并评估项目关键风险因素,从政府和社会资本双重视角探讨关键风险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固原海绵城市 PPP 项目中政府方注重项目层面风险,而社会资本方更注重政府或行政层面风险;同时,政府和社会资本对政府违约风险和审批延误风险的重要程度认知较一致,对运营服务费用支付风险存在认知错位。研究进一步为双方提供不同视角的见解,将有助于指导探索影响海绵城市 PPP 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入系统化全域推进阶段,通用技术框架的研究一直是本领域不同专业间协作的基础与难点。为系统梳理海绵城市实践过程与逻辑,在对其涉及的十大类二十二小类关键技术问题归纳基础上提出了16种数字景观途径,并整合了相关数字技术工具。重点介绍了:1)多尺度海绵城市水文量化分析及管控单元数据库构建;2)基于多目标的海绵城市下垫面结构优化;3)以水文性能为导向的海绵设施布局;4)基于物联传感技术的海绵绩效测控系统建构4项关键技术。结合江苏省内3个不同尺度的海绵城市实践案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实证校验。研究结果以期能促进海绵城市实践中风景园林与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合作,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实践向可科学定量解读、可循证推广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转变,助力新时期的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4.
常儇宇  郭清 《工程质量》2021,39(1):66-70
以实际地块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实测的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评指标计算方法,并对实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现途径,并以常州为例,提出了平原水网城市重点控制指标,总结了水系湿地、绿地广场、城市道路、地块内部等城市空间推行低影响开发的实施策略,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等级,以"健康、安全和环境(HSE)"作为准则层,收集和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构建了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作业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对项目进行分解,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通过计算各作业单元综合权重和风险度确定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王磐岩  牛萌 《园林》2021,(1):2-7
基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技术、机制协同难点以及城市绿地作为重要海绵体的价值意义,开展《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课题研究。《指南》重点解决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全过程各层级的技术路径,以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不同角度确定各层级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指标、目标和技术方法,包括海绵城市绿地规划、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海绵城市绿地工程施工与维护及海绵城市绿地绩效评估等内容。《指南》聚焦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与传统方法、做法的不同之处,通过规划、设计、实施、维护、评估全过程把控城市绿地海绵功能的落实,强调蓝绿灰融合和多专业协同,有效发挥城市海绵体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水湿生木本植物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新优性、生物学特性、生态性和经济性5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并对124种水湿生木本植物(含少量品种)进行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将其分为4个等级:其中评分为Ⅰ级的树种26种,Ⅱ级的树种38种,这2级可以作为华东地区水湿生植物群落营造的推荐树种,Ⅲ级和Ⅳ级树种共60种,这2级适宜作为群落多样性的备选或补充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华东地区营造水湿生植物景观、湿地造林、生态修复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滨海盐碱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和前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例,总结并提出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路径和方法。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统筹考虑区域盐碱化特性和水资源污染等制约因素,实行"系统构建、分区控制"城市规划,采取因地制宜的建设策略,充分与地区排盐系统、排水防涝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及公园绿地系统等相衔接,形成了"水库-河流-湿地-绿地"复合生态系统和城市大海绵格局,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也为其他类似滨海地区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