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安天印 《建筑机械》2000,(11):60-61
北京起重机器厂早期生产的 QY20B型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20t,主吊臂为箱型结构,共有三节伸缩臂,长度10.2-24.5m,主吊臂的前端可装设7.5m的副吊臂。在起重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在不装副臂的工况下,副卷扬机构不能使用,而实际吊装时,往往在主臂允许的工作范围内,所吊重物远远小于主钩额定起重量。由于主钩钢丝绳倍率大,影响起重机工作效率,如果采用频繁变换倍率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易造成主钩钢丝绳早期磨损,而副卷扬机构却得不到利用。为了充分发挥QY20B型汽车起重机的工作效率,更加合理地利用副卷扬…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副臂装置在动臂塔式起重机上的应用,通过在吊臂端部加装额头副臂,以提高动臂塔机小吨位大吊幅高起升高度的快速起升作业。  相似文献   

3.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项目钢结构外框柱安装过程中,构件最大水平吊装距离达85m,就位点超出塔式起重机吊重范围,且局部楼层外框柱无法分节,限于塔式起重机工况,局部外框柱无法正常起吊就位。通过利用现场已有资源,以大型动臂式塔式起重机L500为主,平臂式塔式起重机TC6010为辅助,利用倒链及缆风绳牵引,安全顺利地完成抬吊任务。对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大级差塔式起重机抬吊难点进行分析,详细阐述施工可行性方案及安全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狭窄空间条件下大级差塔式起重机抬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工程巨型悬挑钢桁架安装过程中,局部重型构件受吊装工况限制,在操作空间十分狭小的情况下,采用平臂塔式起重机配合大吨位动臂塔吊联合吊装,倒链水平牵引就位的吊装方法,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吊装任务。首先对双机抬吊进行了难点分析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抬吊施工工艺及安全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泉州东海滨城项目地质条件复杂,整体地下室施工难度大,因此塔式起重机的布置设计对工程安全、工期目标的实现等有很大影响。结构施工期间共采用12台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作业期间,所有塔臂均有交叉现象,为确保塔式起重机安全运行,施工中通过对群塔进行严格的高差控制、统筹安排塔式起重机顶升顺序和附臂设置定位,充分考虑塔式起重机间距、安装拆卸以及塔式起重机拆除后外墙装修施工快捷方便(坡屋面不能安装吊篮)等因素,通过加强作业运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QTZ125t·m塔式起重机进行型式试验,提取臂尖吊载工况下的检测应力值。基于Ansys软件和依据GB/T13752—92规范分别对该型塔式起重机的整体结构进行同等工况下的有限元计算和传统截面法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与传统截面法对于塔式起重机的整体结构内力分析上,其计算结果基本相似;而对于塔式起重机的弦杆应力分析上,通过与试验检测数据的比较,结果表现为有限元方法比传统截面法更能充分考虑到塔式起重机弦杆的强度问题,为其结构设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在起臂过程中,臂架作为非线性柔性系统对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根据臂架柔性系统力学变化特性,提出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大吨位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起臂工况的分析方法,构建刚柔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分析,获得臂架系统的挠度、腰绳拉力及拉板拉力变化情况,探讨影响起臂工况下臂架挠度的因素。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的大吨位履带起重机起臂工况臂架系统动力学模型,较直观地反应出起臂过程中臂架挠度和受力变化过程,对起臂中有效降低臂架起臂挠度,降低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作业风险,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具有超起装置的大吨位起重机增加了桅杆和拉板,起重机主臂为静不定结构。在传统解析法的基础上,建立起重机主臂的超静定模型,同时考虑主臂挠度对工作幅度的影响,建立平衡方程,并利用变形协调条件以及力与位移间的物理方程,建立变形补充方程。联立方程组求解得到桅杆及拉板的内力,进而得到主臂承受的载荷。采用隔离法对每节臂进行受力分析,兼顾不带超起的工况,修正主臂轴向欧拉临界力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带超起工况的计算精度进行验算,计算结果表明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基于De lphi 7.0开发轮式起重机计算软件平台,该工具能够根据给定的结构参数及材料强度,计算主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吊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1)
消除或控制吊重的摇摆对提高起重机的工作效率、减少装卸作业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吊重摆动的动力学特性是研究起重机防摇控制的前提条件。本文建立了小车-吊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小车加速度和吊重绳长对吊重摆角和摆动频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超高层建筑多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中吊重大、吊距远、吊次多、限制条件复杂等难点,先后在塔式起重机选型及其附着方式中作了大量探讨,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比动臂塔式起重机与平臂塔式起重机各自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最终选用组合式平臂塔式起重机进行施工。本文详细介绍了组合平臂塔式起重机的选型、附着方式、施工原理及爬升拆除等施工工艺,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垂直运输问题,大大提高了平臂式塔式起重机的使用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建筑结构日益多元化和施工场地的紧凑化,导致塔式起重机降塔拆卸的作业环境愈发复杂。在此种情况下,应对复杂施工条件的新型降塔工艺-反降法,为塔式起重机的降塔拆卸提供了新的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TCR6030塔式起重机在某施工中遇到的起升高度和吊载不匹配的问题,将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原有两倍率和四倍率吊载,改造后可以实现三倍率吊装,满足了实际施工中的需求,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0月23日,随着广东台山核电站现场吊装总指挥的一声号令,作为中国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产品的杰出代表——三一SCC16000履带起重机,采用LJDB主臂66m+副臂60m工况,工作半径60.5m,起吊高度60m,圆满完成核电站1号核岛穹顶关重件——直径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月12日,徐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徐工重型QAY1200,使用63m主臂+36m塔臂+超起的组合臂,吊起一台徐工重型QY160K型汽车起重机,成功挑战40m幅度、80m高度下吊重70t的极限工况。据徐工重型技术中心主任介绍说:"这种工况是国内2.0~2.5MW风机  相似文献   

15.
塔式起重机的小车变幅方式与动臂变幅方式相比,具有变幅范围大、变幅功率小、能实现水平变幅、工作效率高、构件安装就位方便等优点,因此在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及整体安装拖运的“快速安装”塔式起重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在相同的塔身高度下,小车变幅塔式起重机的起升高度比动臂变幅的低。为了增加其起升高度,我们曾在QTL-16塔式起重机上把起重小车固定在起重臂端,然后把臂架拉至一定的倾角,进行定点吊装。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的不足,但由于定点吊失去了小车臂水平变幅的特点,起重机减少了一个变幅功能,所以一般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23日早8点58分,广东台山核电站现场吊装总指挥的一声号令下,作为中国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产品的杰出代表——三一SCC16000型履带式起重机,采用LJDB主臂66m+副臂60m工况,工作半径60.5m,起吊高  相似文献   

17.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塔楼施工,4台重型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均外挂布置于核心筒外侧并实现自爬升。重点介绍了外挂式塔式起重机支承系统的结构及构造设计思路,评估了支承系统与核心筒之间的优化布置。分析了塔式起重机与支承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出影响塔式起重机支承系统荷载工况的3个主要因素:塔式起重机爬升高度、工作状态、塔臂方位。  相似文献   

18.
要闻     
徐重:百吨级汽车起重机添新员QY130K是徐重继QY100K、QAY130、QAY160、QAY200等大吨位产品后,又推出的一高端技术产品。该产品采用吊重性能最优的6节椭圆形主臂,与3节副臂结合,吊高能力可达86m。同时,29种臂长伸缩组合方式,0、10、20、27、38等5种平衡重组合方式,配合全伸和半伸2种支腿方式,又能变幻出400多种吊重工况,供用户在不同施工状态选用。最大起重力矩可达5003kNm,尤其在大幅度工况下,与同内同类产品相比吊重性能均高出30%左右。六桥专用起重机底盘匹配德国进口驱动桥,形成3桥驱动,4桥转向驱动转向形式,确保整机转弯半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新品看台     
我国最大吨位建筑用动臂式塔机在中联下线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我国最大吨位(6300kNm)建筑用动臂式塔式起重机日前在中联重科成功下线,这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型建筑用动臂式塔式起重机的空白,而且标志着我国大型建筑用动臂式塔式起重机主要依赖进口的历史就此终结。5月7日,湖南省政协  相似文献   

20.
QUY450A履带起重机是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而研制开发的大吨位高端起重机产品。该机综合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运用先进的设计手段,结构设计优化,起重性能卓越。该机采用履带式底盘、多组合桁架式吊臂,具有接地比压小、可带载行驶、起升高度大、起重性能高等优点,塔式副臂可紧靠建筑物施工,可变超起配重半径的超起装置可提供超强的起重性能和机动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