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白石水库为例,通过分析坝顶变形、坝基变形、坝基扬压力、绕坝渗流监测等资料数据,科学评价了安全监测系统的完备性,为水库大坝运行管理和监测资料的合理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逐步回归、 灰色系统、 时间序列的原理, 结合某高心墙堆石坝蓄水期变形监测资料, 建立了该坝蓄水期变 形预测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模型, 对该坝典型变形测点的变形规律进行了预测分析, 通过比较 3 种模型的预测效 果, 给出了该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监控模型选择。应用逐步回归、 灰色系统、 时间序列的原理, 结合某高心墙堆石坝蓄水期变形监测资料, 建立了该坝蓄水期变 形预测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模型, 对该坝典型变形测点的变形规律进行了预测分析, 通过比较 3 种模型的预测效 果, 给出了该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监控模型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某坝5向应变计组、无应力计实测应力应变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该坝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自生体积变形、单轴应变,利用变形法反推应变计组的实际应力,并对实际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坝重点监测部位应力应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昌马水库右坝肩地表变形监测的监测点位置,精度指标,观测方法以及观测精度估算,并对变形位移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08,(10):61
技术简介 土石坝内部变形、外部变形、渗流及应力监测系统和资料分析系统。可用来对土石坝遭受严重地震后的坝体变形、渗流和应力状态进行监测分析,从而判断水库大坝的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险情试验,验证了光纤光栅地层变形监测系统、振弦式变形监测系统和电阻式变形监测系统在黄河坝岸变形监测中的灵敏度与可靠性,分析了坝体变形引起的不同系统监测数据变化趋势,探索了监测系统监测数据与坝岸变形量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坝变形监测是掌握坝的运行状况、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在柴河水库大坝的变形观测中,沿坝轴线方向(纵断面)共设了6个观测断面,沉陷和水平位移观测标点放在同一基座上,共用同一点号,共计62个位移标点。对原始监测数据和新开发的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系统资料的分析显示,大坝垂直位移变化、水平位移变化均符合土坝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西域砾岩区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设计、施工及监测成果,对施工期、蓄水期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变形及应力应变的安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大坝及心墙变形和应力、心墙温度、大坝渗流和坝后渗漏等关键监测内容。分析表明大坝及其心墙现阶段变形稳定,应变、应力测值和温度变化正常,工作性态良好。其中关于大坝及绕坝渗流场形成的过程及渗漏情况分析,可为今后大坝的运行安全及同类地质条件下大坝防渗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土石坝外部变形监测是掌握大坝安全运行性态的重要基础工作,土石坝具有自身变形特征,不能像混凝土坝那样使用引张线仪、静力水准仪实现自动化监测,如何快速准确地监测土石坝表面变形一直是坝工界的难题。结合河南省陆浑水库大坝实际,开展土石坝表面变形自动监测系统方案设计、系统实施及观测资料可靠性分析,评价大坝变形安全性态。实施效果表明,GeoMOS远程控制机器人能够做到快速响应、准确控制,测量机器人的ATR功能识别准确、高效精准,能够实时掌握大坝各测点的位移情况,极大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内、外业工作量,可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也可为同类型大坝的变形自动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杨杰  陈德平  王建春 《人民黄河》2006,28(5):67-68,70
针对李家峡拱坝与坝肩基础垂线系统自水库蓄水以来的监测资料,分别对其顺河向变位及坝体挠度变形进行时空分析和物理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坝体和坝肩岩体的变形状况与安全性作出相应评价。综合分析认为,李家峡拱坝及其坝肩基础在整个蓄水期的挠度变位基本正常,目前已呈现出一定的收敛稳定趋势,但左坝肩部位存在朝上游方向的轻微变形,建议加强对该部位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大坝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影响了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将有关内容分为变形、渗流、应力及自动化监测等方面 ,进行了分析研究 ,分别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小红  李民 《水力发电》2007,33(8):64-65,67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工程安全监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采用了新的设计理念、设备、工艺和方法。施工期间监测资料成果分析表明,相应的监测设施布置较合理,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有效地反映了施工过程中主要效应量变形的大小和变化过程,为分析判断坝体及面板施工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GPS监测大坝三维变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变形监测网的建立以及提高GPS观测精度应采取的措施。分析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特殊性.提出了选择站心地平坐标系作为GPS大坝变形监测网平差计算的参考坐标系;采用拟稳平差方法处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观测数据。编写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网平差软件,并对某大坝GPS变形监测网的3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计算结果表明,GPS观测的精度可以满足大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拟稳平差方法更适合于GPS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4.
施工期混凝土拱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拱坝施工期的安全监控及时反馈给施工和设计单位,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施工期混凝土拱坝变形规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实施安全监控的难度较大.根据施T期混凝土拱坝变形的基本特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选取,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坝体变形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了施工期坝体变形的监控模型.以正处于施工期的小湾拱坝为例,对所建立的监控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了升船机上闸首基础岩体的特点,在施工期随上部建筑物形成的过程中沉降与水平形变随荷载变化的特征。分析认为:基础岩体形变与其受荷特点相吻合,目前建筑物总体安全状态正常,但部分坝段需引起注意,同时为验证设计、指导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倒垂线坐标仪是大坝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测量精度较高、仪器结构简单、测量成本低、测量环境的防水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同时长期稳定性好,尤其适合应用在大坝监测恶劣环境。除了对可靠的监测仪器的成功选择,一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监测系统不可或缺的还有气良好的设计和施工监控。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倒垂线坐标仪在大坝监测系统钻孔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江口水电站薄拱坝外部变形监测控制网布置情况,通过对施工期和工程下闸蓄水初期外部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掌握了建筑物整体位移变形情况和运行状态,为水电站的正常运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信息,同时也验证了设计。本文对同类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实施及观测资料分析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设计布置,以施工期和初蓄期安全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大坝的变形、渗流、应力应变以及面板与坝体联合受力特性,对坝体施工质量和蓄水后的安全稳定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电站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峰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为掌握大坝变形,研究坝体的变形规律,综合运用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引张线、垂线及静力水准系统等几种变形监测方法,成功实现了对大坝的变形监测,为大坝变形监测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杨明化  潘建波  章赢 《人民长江》2011,42(12):36-39
在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时,为了保证水库加固后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加固过程中建立大坝运行状况监测系统。 以安微花凉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例,介绍了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面的有关问题。花凉亭水库坝面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挠度等监测项目均实现了自动化,不仅大大提高了水库运行数据的采集量和质量,而且还提高了水库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