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建筑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有 目共睹的,但同时也有迹象表明,在东方文 化和西方文化不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 依然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选取两位普利茨克 奖得主——扎哈·哈迪德与妹岛和世分别作 为西方建筑师和东方建筑师的代表,通过对 二人建筑美学、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探讨 东西方建筑师和东西方建筑文化之间的差异 性,并尝试探索各自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
"建筑意"这一思想最早由建筑师林徽因提出,既富有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质,又融合西方经典现代建筑理论,其价值历久弥新.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同质化的困境,重拾"建筑意"理念,从建筑"形""意""境"三个层面分析了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的路径,对创造东方美学的都市图像、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关密度     
冯路 《城市环境设计》2011,(10):112-113
院子.原本算不上一个特殊的事物。院宅作为一种建筑原型.东西方兼有。然而院子在当代中国建筑讨论语境中成为一个刻意的话题.它常常被指向“东方”、“文化”、“园林”等概念。在其身后.隐藏着“传统文化”、“东方·西方”之类的宏大命题。然而在此之外.院子也可另作他谋。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设计》2013,(8):144-147
香港是拥有多元文化、健全法制和自由经济的国际大都会。近百年来,这个孕育在东方土壤上的迷人港口经受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使香港人同时具有西方的民主法制精神与东方的传统文化底蕴。香港本土建筑师是香港社会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那么他们是如何理解与创造香港精神的?香港本土建筑师在这里进行着怎样的实践?立足当下,我们希望关注香港本土建筑师如何用建筑解决高密度社区、居住人口增长、城市公共空间、市民的归属感等问题,如何在适应城市变化的同时改变这个城市?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这带给了中国本土建筑师空前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师张永和的实践作品进行研究,试图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来推敲其现代建筑的生成过程。由此基于建筑类型学角度深入探究和总结了张永和设计现代主义建筑过程中两个阶段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型的抽象提取"阶段和"设计原型回应实际场所"阶段。这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延续传统技艺、新旧和谐共生以及避免不顾历史一味地追求新奇模仿外来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瑞士建筑师瓦莱瑞欧·奥加提设计作品的解析,论证原型作为其设计生成的重要依据。研究阐述奥加提以原型为设计出发点的思想形成历程,通过图解分析、比较分析,分别论述东方寺庙"中心柱空间原型"与西方城堡"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原型"对瑞士弗利姆斯黄房子和国家公园游客中心设计生成逻辑的影响,并揭示了古典空间原型的转译应用所蕴含的情感、氛围等深层内涵。最后,归纳了原型作为建筑语法、逻辑系统参照的转译策略及其之于当代建筑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隈研吾,作为一位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日常的生活自觉反省并对日本传统文化深刻思考,运用多种方式将其体验固化在建筑中。本文通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隈研吾的建筑作品和思想做一个总结,以期对同为东方国度的中国的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6)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现代建筑已成为城镇建筑的主流。一些中国建筑师热衷于学习西方,建设所谓的"现代建筑",而忽视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这说明了一些人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2012年,世界建筑界公认的针对建筑师个人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花落中国,建筑师王澍获此桂冠,这说明其设计理念和作品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奠定了中国建筑师在世界建筑领域的话语权。在此背景下,该文主要研究王澍建筑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思想,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王澍的设计理念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动态资讯     
<正>声音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前中国建筑有三大困扰,一是价值判断失衡。很多建筑成了广告和商品,甚至成为炫富的工具。二是缺乏文化自信。北上广等城市的核心区域建筑多为国外建筑师设计,西方建筑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不断深入中国,不少西方建筑师将中国作为试验场。三是行政干预过多。特别是大型工程,领导说了算,这种既不科学也不民主的决策压制了中国建筑师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更造成了城市的混乱无序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0.
自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和经济快速发展而提供的可能,产生了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也涌现了大批有高度成就的建筑师.在文化方面,日本既保持了原来本土的遗产,又在隋唐以来受中国文化的滋养和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列强的影响.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的影响更是在加速扩展.这在建筑方面就表现得尤为清楚. 在这50多年来,战前盛极一时的复古风、"帝冠式"逐渐式微.但民族主义意识和受中国文化以及佛学中的"禅"宗的影响,所产生的东方之现代主义建筑为一种表现;而受西方传统影响,以强调、突出和尊重个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则为另一种表现.这二者既有互相对立,亦有相互渗透.在一位建筑师笔下,既有一贯为之的,亦有随时代进展而有所变化,数年或数十年一变的.这些相互影响交错形成了日本战后建筑流派纷呈,此起彼伏的丰富多彩,洋洋大观.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11.
正1序|传承1.1东方美学延续在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中,中国建筑的发展长期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千篇一律的"混凝土盒子"组成了单调的城市界面,居住环境所反映的地域文化价值愈加同质化。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文化的复兴,新一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有着强烈的愿望,中式建筑文脉逐渐成为主流。既然传统的回归已经成为共识,那么理所当然,通过现代的材料与设计方法回应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在西方的建筑逻辑和东方的建筑智慧  相似文献   

12.
原型概念自引入建筑领域以来,已由最初的物质层面问题演变为更具有根本价值的人文精神问题。本文以西方心理学及东方佛学等为理论根基,深入探索了建筑原型的相关理论。从建筑原型的来源开始,一直到建筑原型的位置,即原型意象的"中道"思想的体现,最后分析了建筑的双重本体性范畴以及在实践方面的价值等,致力于构建一个新视角下的建筑原型理论体系,从而为原型理论在建筑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森林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背景,对日本建筑师的空间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很多日本建筑师所创作的很多空间都有着森林文化的缩影,不确定性、匀质、暧昧、连续等词经常用来形容当代日本空间,而以森林文化为积淀的“森林空间”其实包含了上述的种种特性,也很可能是这些空间的原型。森林文化依托“森林空间”所表现的平等与循环往复的思想也可以被理解为很多建筑师所追求的最终空间精神状态与境界,这可以成为我们理解当代日本建筑空间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4.
<正>擅于创新和研发模块化小建筑的SA lab建筑事务所,在完成冰岛登山小屋之后,又完成了俄罗斯林间小屋FLEXSE原型小屋。FLEXSE的意思是"流动",建筑师希望这个建筑可以适用于烈日炎炎的夏季林间或者白雪皑皑的冬季雪场。建筑师以传统斯堪的纳维亚烧烤小屋为原型,旨在探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将世界分成东西方两个阵营"一般都是保守派或相对弱势文化一方的做法,他们试图成为一种本土传统文化(同时也被人看作是异域文化)阵营的代表,同时也期待被另一个世界承认。这种对自我身份的敏感,或者说危机感,在建筑界,将导致一种集体标签式的实践。"中国建筑"这个词几乎成了所有中国建筑师在西方展览或出版作品时的副标题,一种新的集体主义在"日本建筑"、"拉美建筑"之后开始兴起。这种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建筑师张雷及其研究设计团队近年持续推进的莪山实践系列项目开始,探讨了传统风土建筑和当代农村"新风土"建筑基于具象原型的模式调试操作方式与建筑师以抽象原型为基础的形式操作方式的区别,并进一步解析了莪山实践诸项目面对这些区别的几种具体形式操作策略。文章最后指出,"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这一口号的实现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路径,而需要事先对具体"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价值进行充分评估,然后基于个案的独特性选择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李翔宁:中国和韩国当代的建筑,可以进行平行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学习西方建筑理论,也可以向韩国建筑师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城市主义"所具有的延续性,在中国却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损失了很多历史,所以中国当代建筑师谈到我们需要补偿。现在中国城市仅仅采取"都市主义",但是中国从来没有真正参与过现代建筑的进程,所以说中国所经历的现代主义,如同梁思成所采取的一样,是形式主义跟中国传统的结合。作为韩国首尔市的总建筑师,您对于中韩两国平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本期推介     
《新建筑》2019,(4)
<正>60辛善超曹峻川孔宇航瓦莱瑞欧·奥加提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原型解析——以瑞士弗利姆斯黄房子和国家公园游客中心为例文章通过对瑞士建筑师瓦莱瑞欧·奥加提设计作品的解析,论证原型作为其设计生成的重要依据。研究阐述奥加提以原型为设计出发点的思想形成历程,通过图解分析、比较分析,分别论述东方寺庙"中心柱空间原型"与西方城堡"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原型"对瑞士弗利姆斯黄房子和国家公园游客中心设计生成逻辑的影响,并揭示了古典空间原型的转译应用所蕴含的情感、氛围等深层内涵。最后,归纳了原型作为建筑语法、逻辑系统参照的转译策略及其之于当代建筑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浪潮下,建筑文化面临着"国际化"、"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如何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探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日本和中国虽有着类似的经历,现代日本建筑师们在探索"现代的"、"日本的"的建筑设计手法等方面成果巨大,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文章通过研究隈研吾在中日两国的所有建筑作品,分类整理分析作品中的传统自然材料及运用手法,进而比较其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建筑环境下如何运用相似的建筑材料进行建筑地域及时代性的表达,试图找到材料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时代的关系,为探索当代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为中国建筑师回归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家饰》2013,(8):89-103
新东方主义.与当今传统精神的回归潮流不谋而合。新东方主义建筑涵盖东方的审美传统,西方的现代精神.建筑师的思考创造.三者缺一不可.是一种新的文化艺术融化方式,它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一种传承和发扬。当今的新东方主义.就是当今时代展现文化底蕴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