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了城镇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从生态清淤、人工增氧、生态净化和生态护岸技术等方面,系统综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技术,通过进一步的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in-situ riv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ISER)"是一种创新型的疏浚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制备生态护岸的技术。在黑臭河道、湖泊岸线治理工程中,具有投资小、治理效率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显著优势。针对河湖积於严重、岸坡坍塌和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利用ISER技术对河湖底泥进行改良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后的底泥资源化用于制备生态护岸、护坡,并在该生态护岸上配种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对河岸生态景观进行重构和优化,构建一套村镇级中小河道原位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成套技术体系。通过崇明区示范工程应用,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能有效解决示范工程河段河岸侵蚀、岸坡坍塌、引排不畅、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并使岸坡生态景观有效改善,为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河涌污染特点,提出生态护岸技术在珠三角城市河涌整治中的意义,并综述了几种常用的河涌生态护岸技术,对珠三角城市河涌的生态护岸建设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河涌污染特点,提出生态护岸技术在珠三角城市河涌整治中的意义,并综述了几种常用的河涌生态护岸技术,对珠三角城市河涌的生态护岸建设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吕振国 《清洗世界》2024,(2):153-155
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步伐,城市河道环境作为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逐渐突显,且城市河道对提升市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存在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国内河道环境治理现状以及目前常用治理方法和修复原则,结合廊坊市某渠生态修复项目来分析研究河道治理及修复措施,以期为我国城市河道环境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敏  左倬  王嘉伟 《净水技术》2021,40(12):97-106
通过物理结构修复、水质生态净化、生物群落恢复3个方面系统性地总结上海市在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相关生态修复技术及要点.目前,上海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物理结构修复主要涉及河道平面调整、断面设置、微地形塑造、生态护岸建设、硬质护岸改造等技术;水质生态净化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浮床技术、微生物净化技术、曝气增氧技术及其他新型的集成技术;生物群落恢复技术主要涉及陆域生态措施、水生植物恢复构建、水生植物投放等相关措施.文中旨在全面总结各类技术的同时概括其技术要点,为构建完善的黑臭水体治理体系、规范上海市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方案设计、巩固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成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河道污染治理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因具有安全、经济、能耗低等优势逐渐成为河道治理中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生态浮床、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等技术,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宋丽萍 《四川水泥》2020,(3):128-12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的面积都在不断地扩大,城市河道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城市的交通运输、城市防汛排涝等等。但城市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给河道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使河道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最终,需要我们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本文则从河道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对河道进行治理和修复以及具体修复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为城市河道的治理提供提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松 《净水技术》2020,39(z1):276-282
打破城市公共空间对陆域空间和水域空间的人为隔离,思考城市河流生态治理困境的出路,探寻城市空间的复合功能及协同作用,构建水陆空间融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科学统筹和合理利用是实现土地功能复合,解决城市河流治理困境的基础;城市空间规划布局中应突出河流主导城市生态环境肌理的骨干作用,恢复河网生态廊道功能,构建公共开放空间与河流空间的融合,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实现功能复合;扩大河流三维空间,增加空间多样性,提升滨水空间开放性,通过协同实现功能的均衡;河流空间设计需重点关注城市河网平面形态、河流断面的空间布局、护岸的生态化处理和改造、河流时空演变等关键要素,打破水域和陆域的人为界限,形成水陆空间交融区;应用多自然型河道生态修复、近自然的河道建造、半自然化生态防洪等技术,达到护岸的生态化处理效果,提高岸坡的生态通透性;通过实现河流空间的开放,为河床提供有限动态变化空间和随时间演变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城市河流系统生态廊道的作用,带动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贵友 《清洗世界》2022,38(3):110-112
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大的背景下,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作得到了人们的日益重视.通过对中小河流的生态治理能够实现对被破坏河流环境的重新修复,改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为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生态材料是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关键,文章在阐述生态材料功能和使用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治理的综合影响,并就如何更...  相似文献   

11.
潘慧云 《山东化工》2013,(12):168-170,173
如何使高校环境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和目前高校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环境教育的实现途径和方法。通过对该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提高了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促进了”绿色校园”建设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环保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专业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针对民族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中的教材、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从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及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创新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沿江岸坡加固的方法有多种,树根桩桩径小,施工难度较大。介绍树根桩的施工方法,说明了细石混凝土灌注和投石灌浆两种方法的不同应用,为解决钢筋搭接处石石通过困难,采用锥螺纹套管连接技术既解决了上述人题,又方便了施工操作,并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路堤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公路工程的重点研究内容。为分析粉煤灰路堤的稳定性特征,利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粉煤灰路堤稳定性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填筑高度和边坡斜率对粉煤灰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粉煤灰路堤在车辆行驶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路堤填筑高度越高,粉煤灰路堤边坡斜率也应设置越高,建议粉煤灰路堤填筑高度小于8m;(3)通过提高边坡斜率的方法来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但最大边坡斜率不宜超过1.5。  相似文献   

15.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介绍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工程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EPS具有使用寿命长、化学性能稳定、经济效益显著、施工简便等优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土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水利等一系列土木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软基过度沉降,路堤与桥台连接处的差异沉降,建筑物的防潮、保温及水利设施的保温防冻、防渗等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完善环境审计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加强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旨,在对环境审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如何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审计、环境审计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服务意识等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校园"概念的引导下,以生态优先为理念、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生态平衡为原则、生态构建为核心、水文化和水景观规划为补充,依据现场区域特点、水质状况等实际情况,结合水生态目标校核,设定不同生态功能分区,采取多种净化措施进行强化处理,以构建完整的生态校园景观水系水生态系统。文中以某学院智慧水利示范建设项目中的水生态系统构建为例,对生态校园景观水系规划进行简要探讨,以期为今后新建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盐通高速公路先导试验段为例,通过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详细地分析了填土(等载)预压、铺砂垫层、粉(湿)喷桩、插塑料排水板、挤密碎石桩等各种地基处理方案中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说明各种加固软基方案在解决路堤稳定性、缩短工期和加固效果方面各自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降雨入渗是斜坡软弱地基路堤强度降低甚至失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降雨条件下斜坡路堤的加固变得极其重要。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一系列降雨方案下斜坡软弱地基路堤变形和稳定性分析,重点研究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对斜坡路堤坡面水平位移及桩体水平位移的影响,并研究了降雨强度为0.02m/h、降雨时间为18h时桩体弹性模量和桩间距对路堤顶部变形和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坡面水平位移及桩体水平位移与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成正比关系;桩体弹性模量增加路堤顶部位移随之减小而安全系数变大;桩间距越小对路堤顶部沉降减小作用越明显,但可以提高路堤的安全系数。综合考虑路堤稳定性、桩体变形和经济性提出了研究工况下最佳加固方案,可供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化工》2019,(12):107-108
现阶段,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衡已经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通过找准大气污染问题的具体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各个地区的生态建设能够走向正规,使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