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暂堵剂在多孔介质中的暂堵原理,研究了暂堵剂ZDJ-98的配方及性能。结果表明,该暂堵剂成胶、破胶反应速度可控制,在60—80℃地层条件下形成的弱凝胶对中低渗透层能形成有效的堵塞,弱凝胶破胶液化后渗透率可恢复至80%以上。  相似文献   

2.
配套暂堵实现强凝胶堵剂的选择性堵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针对笼统堵水作业时非目的层易被污染问题,利用产水层的高压、高能有利于流体进入低压低渗透非目的层原理,提出堵水作业前配套使用弱凝胶暂堵保护剂,从而实现高强度凝胶类堵剂笼统作业时选择性堵水的目的。同时,还简述了配套暂堵选择性堵水原理、高强度凝胶剂与弱凝胶暂堵剂性能,评价了堵剂与暂堵剂配套使用时相互性能影响以及选择性封堵性能。  相似文献   

3.
延缓交联型暂堵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暂堵剂的配制和影响因素,得到了暂堵剂的配方向:成胶剂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300万左右,水解度为5%-15%,加量为0.6%-1.0%;螯合物LQ1或LQ2的加量为4%-8%;破胶剂氧化叔丁基的加量为0-0.05%。通过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发现该暂堵剂具有良好的堵塞效果和耐碱性、抗盐性,且地面粘度低,对地层伤害小。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锆系聚丙烯酰胺延缓交联暂堵剂的配制及其影响因素,得到该暂堵剂的配方为:成胶剂聚雨丙烯酰胺,分子量300万左右,水解度5%-15%,加量0.6%-1.0%;螯合物BL1钷BL2,加量4%-8%;破胶剂过氧化叔丁基,加量0-0.05%。通过对该暂堵剂性能进行评价,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堵塞效果和耐碱性,抗盐性,且地面粘度低,对地层伤害小。  相似文献   

5.
朱晓荣 《油田化学》2004,21(2):131-134
江汉王场潜四段中区南部油藏高温(80~95℃)高矿化度(300~350g/L)厚油层油井已经或接近水淹。但一些层段仍有富集剩余油,为此开发了题示堵水技术。介绍了所选择的各种堵剂:有机冻胶JG-1,75℃下3~4h破胶。前置暂堵剂;无机/有机凝胶颗粒悬浮液,在地下48h内形成高强度耐盐(300g/L)耐温(130℃)整体凝胶。主体堵剂;聚合物铬冻胶(用于中温油藏)或耐温耐盐树脂冻胶(用于高温油藏),与主体堵剂交替注入可提高堵剂在裂缝中的充满度。介绍了用中子寿命法测定的4口井厚产层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现场堵水施工中采用多段塞注入工艺:暂堵剂-颗粒凝胶-树脂冻胶-颗粒凝胶-树脂冻胶-清水。在含水分别为92.0%和98.1%的2口油井注入各种堵剂共126和115m^3,处理半径5.20和7.75m,作全井段堵水。堵后复射含剩余油为51.69%和38.6%的层段。投产后获得显著的增油减液减水效果。图2表3参3。  相似文献   

6.
延缓文联型暂堵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暂堵剂的配制和影响因素,得到暂堵剂的配方为:成胶剂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300万左右,水解度为5%~15%,加量为0.6%~1.0%;螯合物LQ1或LQ2的加量为4%~8%;破胶剂过氧化叔了基的加量为0~0.05%。通过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发现该暂堵剂具有良好的堵塞效果和耐碱性、抗盐性,且地面粘度低,对地层伤害小。  相似文献   

7.
锆-聚丙烯酰胺交联暂堵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Zr-PAM(锆-聚丙烯酰胺)交联暂堵剂的配制及其影响因素,得到该暂堵剂的配方为:成胶剂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300万(胶状),水解度5%~15%,加量0.6%~1.0%;螯合体系Z_1或Z_2,加量4%~8%;破胶剂过氧化叔丁基,加量0~0.05%。该暂堵剂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它具有良好的暂堵效果和耐碱性、抗盐性,且地面粘度低,对地层损害小。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耐温抗盐延缓交联聚合物堵剂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的聚丙稀酰胺凝胶堵剂容易受温度和矿化度影响而破胶的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强度耐温抗盐复合聚合物凝胶堵剂——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腈复合堵剂。通过调节主剂、交联剂及添加剂配比,在一定温度和矿化度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强度、成胶时间可调的聚合物凝胶堵剂,并分别考察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温度、矿化度等因素对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和成胶强度的影响。该体系适合于对矿化度2000—160000mg/L、温度60—140℃的砂岩油藏进行堵水调剖。  相似文献   

9.
基于超分子化学原理研制的超分子凝胶暂堵剂,其适用于地层温度在90~110℃页岩气藏,并且具有稳定时间可调、强度高、解堵易的特点,可实现微裂缝以及深部裂缝屏蔽暂堵。利用β-CD作为主体,以SES作为客体,通过添加助剂构筑了一种新型的温度响应性超分子凝胶暂堵剂体系SCD12,通过表征手段证明了暂堵剂体系各组分之间存在超分子作用。并对其破胶残渣量、配伍性、流变、暂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暂堵剂体系SCD12在常温下为液态,黏度低而易于泵入。升温后能够迅速的封堵裂缝,即使破胶后黏度出现下降,仍然能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实现有效封堵。其动态封堵能力为168.06 MPa·m^(-1),封堵性能好,岩心伤害率为9.3%,可以满足页岩气开发的暂堵转向压裂要求,是一种具有应有前景的新型暂堵剂。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暂堵剂在非均质地层中的暂堵原理,通过分析有机铬冻胶暂堵剂成冻时间、破胶时间的影响因素,优选了暂堵剂的配方并进行了应用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暂堵剂具有较强的岩性适应能力、良好的注入性能、较好的剪切恢复性能、良好的封堵性能,并且破胶液化后能使岩心渗透率恢复到85%以上。模拟非均质地层的双填砂管岩心模型的研究表明,该暂堵剂可以减少堵剂进入低渗透层的程度,从而大大减小对非目的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影响醛冻胶成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戴彩丽  张贵才  赵福麟 《油田化学》2001,18(1):24-26,47
本文研究的醛冻胶是聚丙烯酰胺(PAM)被甲醛交联而形成的,研究了PAM的羟甲基化时间,pH值,甲醛和PAM的浓度,温度,矿化度,HF的浓度等因素对醛冻胶的成冻昨冻胶强度的影响,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分别用转子旋转法和突破真空度法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范围内,羟甲基化时间越长,pH值越低,温度越高,PAM和甲醛的逍度越大和水的矿化度越低,成冻时间的越短,醛冻胶的成冻时间与冻胶强度的关系符合一般冻胶所遵循的规律,即成冻时间越短,冻胶的强度则越高,配合冻胶在调剖堵水,酸化压裂,防砂等方面的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磺甲基间苯二酚-甲醛(SMRF)水凝胶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考察了油田应用环境下的一些因素(盐含量、水硬度和pH值)对该凝胶体系稳定性(成胶时间、沉淀、游离水开始排出时间和排出量)的影响,并与间苯二酚-甲醛(RF)水凝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HPAM/有机钛弱凝胶调驱剂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研制了一种可供较高温度、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用的HPAM/有机钛弱凝胶调驱剂.考察了组成变量和环境条件对弱凝胶形成及粘度的影响,得到了弱凝胶的典型配方如下(单位 mg/L);聚合物HPAM(M=1.8×107,HD=21%)1 000;有机钛交联剂J(以Ti4+计)300;交联延缓剂Y 150;稳定剂WD 50.用矿化度6.0×104 mg/L,含Ca2+ +Mg2+ 1 200 mg/L的水配成成胶溶液,适用pH值范围5.0-8.0,最佳pH值6.0,适用温度范围60-80℃,70℃成胶时间为3天,10天时粘度达到最高值(1 220 mPa·s),180天后保留粘度920 mPa·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HPAM/Cr3+凝胶成胶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翁蕊  韦莉 《油田化学》1999,16(1):53-56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pH,温度及Ca^2+浓度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凝胶成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聚合物浓度的降低,成胶速度降低,所成凝胶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成胶的PH范围变窄,在成胶的PH范围内,PH愈高,则成胶速度愈快,所成凝胶的强度愈高,稳定性也愈好,温度增高时成胶速度加快,凝胶的稳定性变并,Ca^2+浓度增大时所成凝胶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一种低温铬冻胶堵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温度低于50℃的砂岩油藏的调剖堵水,在室内研制了一种聚合物/有机铬冻胶堵剂.该堵剂以超高分子量(2.4×107)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主剂,以三氯化铬/醋酸钠体系为交联剂,在30-50℃温度下能形成高强度的冻胶.室内配方研究结果如下HPAM用量800-2500mg/L,三氯化铬、醋酸钠摩尔比4-2,有机铬催化剂用量300-500mg/L,配制水矿化度(NaCl含量)≤20000mg/L;pH值5-9;成胶时间5h-7d,可调;形成的冻胶粘度>50000mPa*s;稳定性大于180d.  相似文献   

16.
阴,阳离子聚合物地层内凝胶化改善水驱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一杆阴离子聚合物(Ac530)和一种阳离子聚合物(Mb581)在水溶液中形成凝胶的条件和过程、凝胶化学结构、形态、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模拟地层的二维微观模型内观测了两种聚合物驱替渗流、相逼、形成凝胶、凝胶封堵大孔道的机理。在亲水填砂模型内测定了阴、阳离子聚合物凝胶体系降低渗透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缓释破胶剂的室内研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涂云  刘璞 《油田化学》1997,14(3):213-217
采用滚动造粒法在过硫酸铵颗粒外包一层高分子粉体,再采用Wurster流化床法将颗粒包封,制成了微胶囊缓释破胶剂,在室内实验装置上产率达90%以上。所得微胶囊破胶剂具有良好的延迟释放、延迟破胶性能。有两个样品70℃时延迟释放时间分别达48min和65min,释放50%的时间分别为208min和312min。在冻胶体系中加入其中一个样品,加量0.14g/l(以所含过硫酸铵计),在70℃放置90min后冻胶体系粘度损失仅8%。  相似文献   

18.
植物胶液体胶塞CQTD—95及其暂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洪志  朱建峰 《油田化学》1998,15(3):224-227,232
植物胶液体胶塞CQTD-95由稠化剂CQTD-95基液与专用交联剂CL-80反应生成。稠化剂CQTD-95为经多次化学加工的羟丙基瓜尔胶,在水中分散而不溶解,与CL-80混合后在1-15分钟内形成凝胶,本文报道稠化剂CQTD-95的制备,基液粘度,胶塞相对强度,影响胶塞形成及其强度的配方因素,盐酸对胶塞的破坏等室内研究结果,以及在大直径试验井内用大型模拟试验装置考察胶塞从射孔眼,裂缝,填砂层挤出的  相似文献   

19.
对聚乙烯醇-戊二醛凝胶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对聚乙烯醇-戊二醛凝胶体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考虑到油田应用环境,考察了体系初始pH值、戊二醛和聚乙烯醇浓度、NaCl和CaCl2加量、温度对凝胶化时间及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该凝胶体系的基本配方及特性。在本实验条件下凝胶化时间t与体系初始pH、戊二醛浓度x之间有关系:lnt(pH,x)=2.35pH-0.857lnx-10.91。此体系的凝胶化过程对钙镁离子和盐含量较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延缓型有机/无机复合交联剂LD-1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D 1是以铬盐 硫脲及铬盐 硫代硫酸钠两种氧化还原体系复合而成的一种延缓型交联剂。实验结果表明 ,单独使用铬盐 硫脲体系或铬盐 硫代硫酸钠体系作为聚丙烯酰胺溶液的交联剂配制堵水调剖剂时 ,均有交联时间难以控制或 48h不交联的问题。由这两种体系复合而成的LD 1用作交联剂时 ,堵水调剖剂成胶时间可调 (10— 30h) ,凝胶强度较高 [(5— 15 )× 10 4 mPa·s],具有明显的延缓交联效果 ,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对LD 1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认为诱导作用是LD 1起延缓交联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