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炉过程的大量研究,使高炉冶炼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最近,国外对高炉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是近年来炼铁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高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将把高炉炉内产生的复杂现象用数学方程式定量地表示出来。对高炉数学模型的研究不但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实际具有指导意义。高炉数学模型是高炉自动控制的理论基础,是实现高炉计算机控制的基础。高炉数学模型大致分为描述高炉处于稳定状态时的静态模型,以及描述高炉炉况变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与欧洲和北美的大高炉(炉缸直径≥12m,内容积≥3200m^(3))运行实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高炉的利用系数高于欧洲和北美高炉,中国高炉的焦比比欧洲高炉要高,但总燃料比相当;②中国高炉的炉渣碱度高于欧洲高炉,欧洲高炉的某些操作者使用碱度超过2.2的烧结矿;③欧洲高炉的焦丁使用量最高,中间值是46kg/t,中国高炉中间值是40kg/t,北美高炉中间值是25kg/t;④中国高炉操作者通过使用较小风口直径来获得较高风速,而欧洲和北美高炉操作者对炉料分布控制给予了更多关注:炉料熔化行为对高炉运行至关重要,熔化行为可以解释大多数高炉运行指标不同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3.
焦克新  张建良  刘征建  杨天钧 《钢铁》2020,55(8):193-198
 高炉长寿化是大型高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炉长寿的关键在于弄清高炉侵蚀的根本原因。从高炉炉缸侵蚀机理、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原因、高炉炉缸圆周方向侵蚀不均匀性、高炉冷却强度与冷却效率以及高炉炉缸维护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炉长寿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高炉炉缸炭砖损毁的本质是碳不饱和铁水对炭砖的溶蚀。具体结果表明,首先,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最严重部位位于高炉炉缸死料柱的根部位置;其次,阐明了直接导致高炉存在不均匀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冷却系统的冷却水量和送风系统的风量在高炉周向方向分配不均匀;然后,阐明了冷却系统的作用本质是降低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并提出了高炉冷却强度指数及高炉冷却效率指数;最后,分析了采用无钛矿护炉和钛矿护炉两种模式的高炉炉缸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文政 《山东冶金》2022,(1):21-22,26
高炉安全长寿、降低高炉能源消耗成为现代高炉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其关键在于提高高炉炉缸活性.在介绍高炉炉缸活性变差特征的基础上,从高炉上部调剂、下部调剂、渣铁物性、高炉原燃料性能等方面,就如何提高高炉炉缸活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1号高炉投产近4年,2号高炉过二年也将投产,3号高炉正在进行建设的前期工作。看看这三座高炉走过的历程和即将继续走的路子,可以看到当代大型高炉差不多30年技术进步的缩影,可以衡量出宝铜高炉在世界的地位与差距,可以明确3号高炉的设计方向。本文从回顾1号高炉与2号高炉来展望3号高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首钢高炉生产现状,分析了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高炉炼铁技术结构优化的重点,即大力发展高炉喷煤技术,提高精料水平和风温,延长高炉寿命,降低工序能耗。通过技术改造提高高炉整体水平,全面实现高炉炼铁技术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7.
高炉长寿是炼铁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高炉寿命直接关系到钢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承钢5号高炉已连续生产7年,在高炉服役期间一直伴有冷却壁破损的情况,对高炉长寿构成较大威胁。结合5号高炉实际生产情况,探讨了影响5号高炉长寿的限制环节,同时提出延长高炉长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型高炉稳定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炼铁呈现高炉不断大型化和原燃料资源日益紧张并且质量不断劣化两大相互制约发展趋势,给大高炉操作带来较大困难,高炉稳定性下降,对高炉操作技术要求更高,而且更加精细。为了适应高炉发展需要,综合操作制度合理性和匹配性是高炉稳定的基础。结合宝钢3号高炉2010年生产攻关操作实绩,解析和探讨大型高炉稳定控制技术基本规律,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大型高炉煤气流控制技术,提升应对高炉原燃料劣化的技术,推进大型高炉操作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高炉需要对大量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以指导高炉生产,为此,我们自主开发了高炉参数监控与炉况评价系统。根据高炉工艺情况,建立一级和二级规则库,监控高炉参数变化和波动,对高炉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同时,收集和制定高炉操作指导库,通过检索高炉操作指导库,为高炉生产提出操作指导意见。应用于高炉生产后,减少了炉况波动和能源消耗,提高了高炉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宝钢高炉20年的长寿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经历了几次高炉寿命制约因素的转变,通过高炉长寿系统工程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宝钢高炉长寿技术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强化冶炼基础上的高炉长寿生产维护技术,使高炉长寿挑战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炉料面红外摄像仪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征铠  吴蕴英  芮鸿涛  高茜 《炼铁》2002,21(4):43-45
1 概述 高炉是一个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冶炼生铁的密闭反应器。目前,高炉工长主要通过常规的温度、压力、流量和煤气成分等检测结果来判断炉况、操作高炉。对高炉工长来说,高炉仍然是一个黑匣子。根据高炉操作的需要,开发高炉炉内监测技术,使高炉工长能及时了解高炉炉内的状况,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操作是炼铁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高炉炼铁过程数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满生  王宏涛  柳政根  唐珏 《钢铁》2014,49(11):1-8
 高炉是最复杂的冶金反应器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优化和智能控制高炉炼铁过程,人们开发出大量的高炉数学模型。回顾了全高炉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典型研究成果——多流体高炉数学模型的创建实例及其应用;概述了国内外高炉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对高炉数学模型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若干展望,指出CFD-DEM高炉模型、全高炉综合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是未来高炉过程数字化和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炉大型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和装备水平的提高,高炉的目标寿命越来越长。在追求高炉大型化与高效化的同时,高炉的寿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本文从高炉的设计和建设、高炉操作管理、炉体维护技术等方面对高炉长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明晰高炉中的氯元素对干法除尘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综述了高炉入炉料中氯元素的赋存状态、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危害。进一步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国丰1号1 780 m3干法除尘高炉氯元素的来源, 焦炭和喷吹煤粉带入高炉中氯所占入炉料带入高炉中氯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4 %和29.48 %, 而宝钢、唐钢和迁钢的3座干法除尘高炉中氯的来源主要是烧结矿,其比例分别为47.12 %、43.59%和44.89%,这主要与高炉入炉料种类、用量以及氯元素质量分数的不同有关,所以在对待高炉氯元素来源问题上应该具体高炉具体分析。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出高炉入炉料中的氯化物在高炉内主要生成HCl,基于对高炉系统氯元素的研究,提出了高炉的降氯措施,并展望了高炉系统氯元素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付艳荣 《冶金动力》2010,(5):75-76,79
介绍了唐钢炼铁厂高炉安全供水、高炉水冷却、高炉水水质稳定工艺,重点阐述了高炉正常供水和事故供水系统的改造,改造后满足了高炉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炉喷吹煤粉、高炉喷吹喷焦粉、高炉喷吹焦炉煤气以及高炉喷吹废塑料四种较为常见的高炉喷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唐钢高炉氯元素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是高炉煤气管道系统腐蚀的根源,掌握氯元素在高炉内的分配去向可以为消除或抑制高炉煤气管道系统的腐蚀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和现场取样分析的方法对唐钢高炉氯元素平衡进行研究后发现:焦炭中的氯元素含量比含铁炉料高,但含铁炉料却是唐钢高炉氯元素负荷的最大来源,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氯元素绝大部分进入到高炉荒煤气,氯元素进入干法除尘高炉和湿法除尘高炉的分配去向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对于干法除尘高炉来说,炉顶煤气带走的氯元素是高炉氯元素负荷的最大支出;对于湿法除尘高炉来说,洗涤水带走的氯元素是高炉氯元素负荷的最大支出。  相似文献   

18.
吴启常 《炼铁》2011,30(2):1-5
对我国高炉工艺设计的技术进步进行了阐述,认为在高炉大型化、高富氧高风温大喷煤、高效长寿高炉技术、高风温热风炉、高炉煤气干式布袋除尘、高炉煤气压力能回收、高炉设备和耐火材料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指出了我国高炉生产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炉冶炼专家系统在炉型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武钢4号高炉专家系统构成;结合在4号高炉的实际调试结果,说明了高炉专家系统在高炉炉型管理中的应用;在对该系统根据武钢实际进行恰当调整后,利用专家系统可以帮助高炉操作人员稳定高炉操作,提高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用风口燃烧温度判断高炉热状态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英  张宇 《鞍钢技术》2000,(11):6-8
通过对影响高炉风口燃烧温度诸多因素的研究,说明高炉风口燃烧温度可以判断高炉的热状态,打破了高炉操作者用生铁含Si量来判断高炉凉热的常规方法,为判断高炉的热状态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