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生态环保规划等文件的出台,明确了污水集中处理作为氮磷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根据当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结构组成和治理现状,文章提出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推广方式。并简述了人工湿地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类特点和运行机制,分析该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运行推广的技术可行性,包括影响因素和不同类别湿地的组合以及人工湿地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的联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不甚完善,这也成为影响农村人民生活环境的一大疾患。近年来,利用运行费用成本较低且易于操作的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处理污水,工程的重要发展趋势,它属于典型的分散型污水处理模式,特别适合农村地区村镇分布较为稀疏的现实状况。论文以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与人工湿地相关技术理论为题,实际例证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海玉  王新  白康 《市政技术》2019,(2):199-202
详细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定义、组成、类型、流态、净化机理;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特点及处理模式;并分析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2016年建设了5座村级污水处理站,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设计采用改进的厌氧生物池结合人工湿地技术。厌氧生物池由三格式化粪池改进而来,更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前端处理。人工湿地技术采用快速渗滤湿地结合两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工艺。污水处理站建成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运行成本为0. 52~0. 73元/m~3。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水质特性,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土壤渗滤技术、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村民防污意识薄弱,村镇居民分布缺乏合理规划,后期运行维护困难是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兼顾长远是指导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污水处理量存在逐渐变大的趋势,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显得至关重要.在此,通过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优化评价体系,进而在安吉县递铺镇横山坞村进行了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赵明星  王斌  樊波 《建造师》2010,(10):62-64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研究适合农村现状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显得至关重要。奉贤区庄行镇马路村1组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处理效果好且成熟的工艺。通过对该工艺的特点、效益、风险等进行分析,推定该工艺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上具有实用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河南省义马市某地的生活污水采用水解酸化+潜流人工湿地方法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组合人工湿地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组合人工湿地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的相关参数、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实践证明,该工艺适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能够选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运行稳定,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水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城镇生活污水现状、污水处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人工湿地类型、特点、污染物净化机理;结合我国农村现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适用条件及场合.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适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而利用废建材气块砖作为湿地填料体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以某农村近百人的生活污水处理为示范工程,研究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气块砖对磷酸二氢钾(KH2PO4)的吸附容量可以达到5.59mg/g(高于陶粒和火山岩)。经1年的跟踪检测,实测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2.
舒海涛 《中国市政工程》2023,(4):36-39+106-107
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特别是在污水收集和处理率方面,上海走在全国前列。嘉定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并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但由于建设时间、建设标准、水量水质变化、工艺选择及后期管理养护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广泛应用在嘉定区早期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中,为支撑落实《嘉定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增效实施方案(2022年─2025年)》,根据嘉定区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现状情况以及工程实例,对“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提质增效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3.
依据北方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厌氧沼气池、人工湿地、生物接触氧化池、一体化MBR四种绿色、高效、节能的北方农村污水处理适宜技术,以期为北方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泉营村污水处理工程属于京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处理出水作为景观水排入马泉营湿地公园,出水水质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307—2005)一级B标准。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该污水处理站采用以速分生化+NAR交换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分离、过滤、消毒等工艺,出水水质达标,运行稳定。主要介绍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处理效果、技术特点,可为类似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京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实例分析与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找到适合在农村地区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对京郊治污工艺进行了重点调研和分析评价,并结合国外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人工湿地/土地渗滤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和投资费用较低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可考虑作为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途径,而在水源保护区、经济状况较好、排水水质标准较高的村镇地区,污水处理工艺可选择MBR及一些高效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生物除磷效果,采用PDS转鼓式一体化装置+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在昆山锦溪地区实施了多个示范工程,并对工艺运行出水COD、氨氮、TP浓度及去除率进行了长期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甚至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COD为28 mg/L,NH3-N为3.8 mg/L,TP为0.28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5%、86%及88%,运行稳定。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后增加人工湿地强化处理设施可明显提高污水除磷效果,特别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以陕西凤县嘉陵江上游源头区域沿江两侧5个居民新村为试点,以嘉陵江水源保护与优美新农村环境创建为目标,充分融入景观化多级式人工湿地设计理念,建设了5处景观化人工湿地。在实现对居民新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保护嘉陵江水源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工湿地景观、娱乐、教育等功能,创建美好新农村环境,为人工湿地景观化设计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永生村采用环境友好型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该湿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国内首次采用自来水厂副产品——脱水铝污泥作填料,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二是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水量较少,构筑物形状比较灵活,将人工湿地设计成扇形,巧妙地与村庄周围环境相结合,使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滇池流域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替流式人工复合生态床和生态塘组合工艺,结合生态及景观建设进行了滇池流域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该工程既处理了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体现了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苏南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地区水环境状况日益受到关注。针对苏南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提出了三种可行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即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工艺、无纺布处理工艺、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并对此三种工艺进行了经济性、适用性的分析。指出苏南农村地区应根据不同地形、水量、农户分布等情况,选择经济的、适用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