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武定 《规划师》2008,24(11):5-9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以消费主义为特征、以消费社会为其统一语景的全球文化网络正在形成,世界各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正被解构和重组,不同的城市文化具有各自的核心价值,不同的城市文化精神决定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在全球化的消费主义语景下,我国城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中国城市文化精神与西方消费主义的结合正创造出一种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新文化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2.
洪亮平  潘宜 《新建筑》1999,(6):65-67
论述了中西方城市空间观念的差异以及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并通过分析提出城市空间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社会空间分异指各种社会要素在空间上明显的不均衡分布现象.学术意义上的"分异"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差别".一般而言,城市要素在空间分布上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没有必要甚至也不可能追求所谓的均匀.城市社会要素往往也存在空间上的差别,但当这种空间差别不断明显、突出,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产生城市问题的时候,便可称之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借鉴西方有关理论与实践基础,对我国近来城市社会空间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和领域作了综述,注意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新动向.从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入手,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地理学研究归纳为五个方面①社会结构分异②居民感知与行为的空间分异;③组织的空间分异;④土地利用的分异;⑤物质环境的分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西方有关理论与实践基础,对我国近来城市社会空间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和领域作了综述,注意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新动向。从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入手,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地理学研究归纳为五个方面:①社会结构分异:②居民感知与行为的空间分异;③组织的空间分异;④土地利用的分异;⑤物质环境的分异。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学刊》2000,(3):76-77
该书对城市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旨在形成对城市设计的完整认识,作者强调了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社会、心理属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多样性的本质是社会结构多样性,而社会结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态链多元稳定的特征,是不同人群社会需求的真实体现,反过来又赋予了城市空间多样性的社会价值。城市修补给予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原有的不足之处一次进行修改并完善的良机。基于"城市修补"的理念,规划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加强对既有城市空间特征的深入调研和综合评估;(2)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总体规划布局;(3)注重传统城市空间"斑块"的保留和功能转型;(4)慎重对待原有城市支路网结构的保存和改造;(5)鼓励特定街区土地的兼容混合使用;(6)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化;(7)增强对建成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8)提升公共空间的认知度;(9)在综合考虑交通影响的前提下打破封闭式围墙,活化街道空间;(10)在城市修补过程中引导当地居民参与社区的规划决策。  相似文献   

8.
到了今天,要是单从满足人的生物性的需求来说,我们的城市总体看是胜任的。但是,你总还想找寻城市牛活的其它魅力.那恐怕就要稍稍费力。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想不起最近一次看月亮的日子了。处在现代住宅公寓的丛林中,从窗口望出去,除了对面的窗户就还是对面的窗户,这样一种“人看人”的风景,无论如何是难以让人赏心说目的。再比如你去逛商业街,不能骑车的“步行道”上,动辄数百米光秃秃的水泥铺面,一眼望去,找不到任何一个适宜的角落,可以停下来休息、交谈。所谓“公共空间”,就是谁也不对之负责的空间,它不用以提供一种生活方…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编者语]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上海市建筑学会承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协办的"中国建筑学会1997年学术年会",于1997年12月1日至3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本刊特设专栏,从收到的151篇会议论文中暂选登3篇文章,以飨读者。"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道理"就象老子所说的"道":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却不为我们所知;但到需要时,却发现我们所知道的是那样的贫乏。今天,我们要把这些"道"汇集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并用它来…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城市社会空间的概念做了简单的界定,对国内外关于城市社会空间演化历程做了系统回顾并进行对比,然后重点介绍了不同地方的城市社会空间的主要作用因子,对我国现阶段城市社会空间关注的内容作了系统的整理和概括,最后对今后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趋势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龚炼钧 《山西建筑》2012,38(3):27-27,187
首先简要阐述了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指出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商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被异化为了抽象的符码,接着介绍了列斐伏尔的社会生活空间的概念及其空间生产理论,并指出城市空间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消费品,同样被抽象化和符号化了,最后引入场所概念,说明了空间中差异化、多元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关注于中国城市社会分化、居住空间分异、社会流动、居住流动等问题的研究,并将其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予以考虑;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逐步从宏观的社会描述转向社会空间演进机制的深刻剖析,中产阶层化、郊区化、"城中村"、边缘社区、城市贫困等敏感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社会--经济--制度"的三重转型成为这些研究的注脚.  相似文献   

13.
该对上海社会开放空间的分布,类型和实施效果作了介绍和分析,认为要让社会开放空间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解决其开发机制问题,并提高开放空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社会活力是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渐渐消失的现象,借鉴哥本哈根中心城区改造的启示,关注人的因素,侧重从人的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分析出发,初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好的城市形态?这个问题一直是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从美学构图、城市功能、城市社会经济、城市生态及人类的精神认知活动等方面,很多学者与设计师都做了详细的讨论,也提出了很多理想城市形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苏勇  胡纹  林仲煜 《城市规划》2005,29(4):89-92
从19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规模和速度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沿海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普遍缺乏大规模高速度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和管理经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一方面带来了经济  相似文献   

17.
18.
自从城市广场存在以来,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城市广场有一定的功能或主题,围绕该主题设置的标志物(纪念碑、雕塑、建筑物等)、空间的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要素。城市广场的形态不仅是各组成要素的总和,还应包括与城市广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理学社会化和人文化的背景下,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概念界定基础上,重点对国内外关于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做系统回顾并进行对比,最后对新时期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重塑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纯 《中外建筑》2013,(10):81-83
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是小城镇民间或传统文化的重要集结地,通过对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历史文化要素、现状特征的挖掘与梳理,从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的整体空间格局、功能、空间组织脉络,以绥宁寨市历史古镇为例,对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进行再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