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屈平 《北京皮革》2005,(1):30-33
在中国,人们习惯将用PVC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人造革(简称人造革);用PU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用PU树脂与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对PU人造革,PU合成革来说,目前行业还没有准确地命名,但有人习惯上把上述三种革统称为人工皮革,人工皮革(简称人工革)中合成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市场份额。中国的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沿海省市,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2.
人造革合成革从诞生到今人,仪仪经过六十多年的时间,但现在人造革合成革已经从各个方面向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使用的真皮发起了挑战。以至于有人怀疑,真皮能否抵挡得住人造革合成革的冲击并坚守住市场?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造革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们习惯将用 PVC 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 人造革(简称人造革);用 PU 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 人造革(简称 PU 革):用 PU 树脂与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 PU 合成革(简称合成革)。对 PU 人造革、PU 合成革来说,目前行业还没有准确地命名,但有人习惯上把上述三种革统称为人工皮革,人工皮革(简称人工革)中合成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市场份额。我国的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沿海省市,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4.
从产品定义、分类、性能特点及技术指标要求等方面,介绍了皮革与人造革/合成革产品,并依据皮革与人造革/合成革产品标准名称、适用范围,对相关产品标准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服装、鞋类、箱包企业正确选择原材料及其适用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的人造革合成革,分别梳理分析了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工艺流程、废气污染物的类型、不同废气污染物的产生环节及其特征.分析了不同类型人造革合成革废气的污染治理技术现状,从原辅料使用、废气收集和末端治理等方面分析了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在废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源头...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人造革合成革)十强企业"榜单,深交所上市公司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市场能力、价值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连续四年蝉联"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人造革合成革)十强企业",综合排序第一。同时入选的还有上海华  相似文献   

7.
木子 《四川皮革》2014,(18):10-10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轻工业行业十强企业评价结果公告》(2014[1]号),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市场能力、盈利能力、价值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优异表现,登顶“2013年度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人造革合成革)十强企业”榜单,在综合评价中总排名位列第一。  相似文献   

8.
《北京皮革》2007,(3):34-34
一,2006年1月~11月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进口下降 据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1月~11月中国人造革合成革(包括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合成革以及其它材质的人造革合成革)共进口66,933,995公斤,金额357,016,771美元,进口总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了16.7%和12.7%。  相似文献   

9.
随着合成革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人造革产品在外观、性能和质量等方面越来越向天然皮革靠近,某些种类产品的综合性能甚至超过天然皮革,因此,合成革作为传统皮革替代产品的趋势越发明显。随着人造革合成革在汽车、服装、箱包、装饰等行业和领域的运用,世界合成革工业面临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国合成革工业发展迅猛,从产量到规模,都堪称世界合成革生产大国。而以廊坊、保定地区为代表的河北人造革合成革制作业发展也安飞猛进,尽管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其发展形势和速度却令业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7月20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秘书长冯庶君,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常委、丽水鑫科合成革研究院院长谢镇铭,浙江省生态合成革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办公室主任叶美琴以及温州德纳合成革展会负责人一行前往义乌鑫挺人造革有限公司,向该公司董事长、中国塑协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主任、理事长潘公挺先生交流汇报了当前国内国际合成革行业的产业形势和当前开展合成革转型升级工作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皮革与化工》2014,(4):41-41
<正>2014年7月20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秘书长冯庶君,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常委、丽水鑫科合成革研究院院长谢镇铭,浙江省生态合成革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办公室主任叶美琴以及温州德纳合成革展会负责人一行前往义乌鑫挺人造革有限公司,向该公司董事长、中国塑协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主任、理事长潘公挺先生交流汇报了当前国内国际合成革行业的产业形势和当前开展合成革转型升级工作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皮革》2007,(3):18-20
时光匆匆,2006年一晃而过。回首过去,中国合成革业又走过了风雨飘摇的一年。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惨淡经营之后,合成革业终于迎来了年终的火热。这个年轻的行业正在走向成熟,尽管随着原材料市场的涨价,近年来合成革行业已经进人利润越来越薄的时代,但是,聪明的合成革人正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单纯地降低成本,压低价格已不是企业所求,从产品的后段处理和功能性加工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才是企业真正努力投入的,也正是如此,使得在这个薄利时代,很多合成革后处理企业异军突起。可以说,中国合成革行业正在走出廉价、低质、单一化的低谷,朝着高档化、多样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相信在2007年,中国合成革行业必将迎来崭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皮革》2004,(12):22-23
近年来,中国针刺非织造人造革合成革基布发展迅速,其中水刺、针刺和超细纤维产品应用人造革合成革的比重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4.
白杉 《北京皮革》2003,(4):26-26
区别人造革与合成革,区别合成革与半合成革,区别牛皮与合成革。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25日,“中国合成革年”主题活动在温州拉开帷幕,本次“中国合成革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合成革年”主题报告会、出席“第十一届中国(温州)国际皮革展暨中国合成革产业成就展”、中国塑协人造革合成革专业委员会会贵代表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参观温州合成章企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人造革以来,经过四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基地,整个行业结合了上下游的众多产业,是一个独立完善并具有相当实力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短短10年间,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中国人造革生产基地”,温州人造革行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广州、沈阳、成都、温州全国四大人造革销售市场几乎成了温州人造革的天下,温州人造革占去了上述四个市场70%-80%的份额。尤其是近两年来,一幢幢崭新亮丽的人造革厂房在温州机场路和滨海园区拔地而起,温州人造革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在繁荣的表象后面,众多业内人士也感到了一丝隐忧: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和断档,恶性价格竞争,盲目买地建厂、上线等等,使温州人造革业在上档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说来,温州人造革业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面临下列五种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杨有辉 《西部皮革》2010,32(12):48-49
作为中国合成革第一展,"2010中国国际合成革展览会"(CSLF2010)将展现和引领产业和市场变化的新趋势、新需求;展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合成革/人造革行业企业更好的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并同时为业界打造高端并具实效的贸易交流平台,为企业展示产品、技术交流及品牌提供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从早期的PVC人造革到干法PU合成革,再到现在相当普遍的湿法PU合成革,直至当前供不应求的超细纤维,合成革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面。合成革的应用范围也由以箱包为主发展到了服装、鞋帽、汽车、家具甚至航空领域。一些合成革产品的手感、透气性以及外观都与真皮接近,有的甚至超过了真皮。功能的完善和良好的市场机会使广大合成革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温州合成革企业发展壮大的速度更是令人瞠目。 从1991年温州第一家合成革企业投产至今短短的10年时间里,已发展到了70来家生产企业。拥有干法PU生产线91条、湿法PU生产线55条、压延生产线8条,日生产能力240万平方米、年产值60多亿元,几乎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原来生产人造革的国有企业,除了几家合资比较成功的和个别大型企业外,几乎全部倒下,技术人员大量流向温州。 温州合成革为什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代广东,超过台湾?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温州合成革商会的领导及几个大型合成革企业的老总: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轻工业行业十强企业评价结果公告》(2014[1]号),合肥本土自主品牌企业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市场能力、盈利能力、价值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优异表现,登顶"2013年度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人造革合成革)十强企业"榜单,在综合评价中总排名位列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