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盐泥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智明  刘莉 《塑料工业》1993,(1):43-45,56
本文采用电导法将盐泥(SM)与赤泥(RM)、石英、硼泥等对PVC脱HCl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考察了SM用量、环境气氛及温度对SM稳定效果的影响并对SM的稳定机理和SM/PVC体系的降解活化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M对PVC具有优良的稳定作用,它可中和PVC受热放出的HCl,还能部分取代PVC分子链上的不稳定氯原子;其稳定作用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用量为60PHR时,其热稳定效果已超过5PHR二盐或5PHR三盐,并且用量越大,PVC体系的热稳定性受温度的影响越小,PVC的降解活化能越低;其用量在60PHR以上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PVC的热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FWR无尘复合 (有机铅盐 )稳定润滑剂在PVC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相容性 ,及良好的稳定效果 ,并可大大提高PVC电缆料绝缘性 ,改善PVC加工性能 ,提高PVC制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刚果红试纸变色试验,对两种炼铝残渣(红泥和灰泥)对PVC的热稳定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红泥对PVC有优良的热稳定作用,并随着pH值的下降,对PVC的热稳定作用下降,而灰泥对PVC无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红泥中含有游离碱和金属氧化物,能中和或吸收PVC分解产生的HCl。而灰泥中含有游离酸和酸性金属盐加速了PVC的分解。本文提出了水洗并在水洗灰泥中添加CaO和三盐稳定剂,可提高灰泥对PVC的热稳定作用。为开发利用灰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种类多元醇对电石法PVC钙锌热稳定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醇的加入可以明显地延长PVC的热稳定时间,降低PVC的平衡扭矩,缩短PVC的塑化时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转矩流变仪法测量PVC材料热稳定时间的标准化和技术现状.指出了转矩流变仪法测量PVC材料热稳定时间的标准化及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采用转矩流变仪法测量PVC材料热稳定时间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热稳定时间的起点和终点,以准确获得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小伟  侯亚东 《聚氯乙烯》2020,48(6):27-28,31
选取了不同批次的SG5型PVC树脂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制品加工工艺进行了炼塑、流变性能及造粒试验,研究了配方调整对PVC树脂制品性能的影响,对PVC下游制品生产企业选择适合的PVC树脂原料提供指导,以保证PVC加工制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甘油锌对PVC的光稳定作用,考察了PVC老化后的颜色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甘油锌对PVC具有明显的光稳定作用,与双酚A复配,具有正协同效应,当二者的质量比为3:2时,对PVC的光稳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中国氯碱》2014,(4):47-48
<正>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包头稀土院成功研发出具有无毒、环保、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的新型稀土PVC稳定剂。目前,稀土PVC稳定剂中试线正在建设,年内有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PVC材料就是聚氯乙烯,如PVC管道、PVC墙纸等。PVC材料在使用时需要加热到200摄氏度进行预处理,因此需要在PVC材料中添加防止热分解的稳定剂。目前,国内PVC稳定剂以铅盐稳定剂使用最为广泛,但存在危害环境的安全性问题,随着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了布拉本德(Brabender)转矩流变仪和热量分析(TGA)两种方法研究了红泥(RM)—PVC复合材料的动态和静态热稳定性,探讨了不同类型红泥对PVC的稳定作用以及与PVC常用稳定剂并用时的协同效应。实验证明,红泥确实对PVC有显著的热稳定作用,它与PVC常用稳定剂并用时有协同效应。同时,对稳定机理提出了看法。 本文指出:布拉本德法和TGA法可以作为RH—PVC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快速、简便而准确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引言 热稳定性是树脂的一个重要性能,对于聚氯乙烯(PVC)树脂这一性能尤为重要,因为PVC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差,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而逐步分解。为了提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国内外PVC工作者对其稳定性差的原因已进行了大量工作。研究发现理想的头一尾PVC结构在300℃以下是稳定的。PVC树脂热稳定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本体法PVC7型树脂与悬浮法PVC-SG7型的生产工艺,介绍了本体法PVC树脂的质量、塑化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在管件生产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5家大型PVC企业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生产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PVC糊树脂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VC糊树脂的生产现状及生产工艺。并展望了近阶段的发展前景。指出我国PVC糊树脂产能将在2012年集中释放,高端PVC糊树脂产品需进口补充,但普通PVC糊树脂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14.
姜晴莉 《聚氯乙烯》2011,39(10):25-27
从门窗用PVC型材对PVC树脂的性能要求入手,简要分析了PVC树脂各项性能对PVC型材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就入厂检测情况提出了PVC型材厂家对PVC树脂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整生产工艺或聚合配方,对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树脂(以下简称氯丙树脂)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及分布,氯丙树脂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颗粒特性、热稳定性进行了优化;比较了优化后的氯丙树脂与普通PVC树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将其应用于PVC型材和注塑管件的生产。结果表明:①氯丙树脂中丙烯酸丁酯的质量分数以5%~10%为宜;②通过调整生产工艺或聚合配方,可制得丙烯酸丁酯分布均匀、分子质量分布集中、粒度分布集中、热稳定性优良的氯丙树脂;③氯丙树脂可提高PVC树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可部分替代ACR或CPE等助剂;④经氯丙树脂改性生产的PVC型材和注塑管件性能合格,可简化注塑生产工艺,提高碳酸钙的用量,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6.
特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昉 《聚氯乙烯》2005,(6):16-20
简述了国内外主要特种聚氯乙烯树脂(包括高聚合度PVC树脂、消光PVC树脂、PVC掺混树脂、氯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和氯化PVC树脂)的生产情况。并列举了主要特种PVC树脂的生产厂商、牌号和技术规格。  相似文献   

17.
崔增平 《聚氯乙烯》2013,(12):13-16
分析了电石法PVC树脂的成本构成情况,从控制原料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加强生产管理等方面入手,有效控制了PVC树脂成本。  相似文献   

18.
刘容德  李静  刘浩  桂俊杰 《聚氯乙烯》2011,39(8):15-18,27
通过基本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测试,将S-1300与国内外1300型PVC树脂进行了分析对比,并采用S-1300进行了透明板材、盐膜的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1300生产的透明板材和盐膜的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关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焦高成 《聚氯乙烯》2012,40(7):8-11
通过试验确定了扩链剂法PVC-SG3树脂的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该工艺比低温法聚合时间缩短近1h,10万t/a PVC装置可增加产能11 465t/a。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PVC糊树脂的生产和市场情况,分析了我国PVC糊树脂的现状及前景,给出了几种值得开发的PVC糊树脂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