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烧结温度的变化过程、产物相的形成与转变、致密化行为、硬度特征等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Cu-Al系粉末材料激光反应烧结的特性.结果表明,在激光输出功率800W、持续作用时间为16s的情况下,反应向试样的纵深方向发展,表现出剧烈、快速的蔓延燃烧特征,相的形成是在激光加热与反应阶段的短暂时间内完成.由于激光加热比常规电炉加热速度快,烧结试样均产生收缩,在Cu75Al25试样中出现了亚稳态马氏体(M)型Cu3Al相.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激光点火反应烧结Ni—Al—CU系粉末材料的致密化机理。随体系中Cu含量的增多,大颗粒的Ni—Al—Cu粉末压坯在激光快速点火和烧结下实现了无压致密,最终产物并没有发生显著地改变。液相和被瓦解的固相小晶粒或颗粒的共同填充是导致最终致密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激光烧结三种铁基粉末压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铁基粉末合金压坯进行了激光烧结研究,指出激光烧结出现快速致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加热速度极快。激光烧结时测得的几条温度曲线表明选择合适的烧结工艺对试样整体组织和性能的均匀性以及烧结时的便于控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铁基粉末冶金压坯激光烧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_2激光器对Fe-C-Cu-MoS_2粉末冶金坯料进行烧结,在烧结期间元素发生扩散,形成了微细的Fe_3C和CuMo_2S_(5-x)相。该法烧结成的材料具有理想的组织和性能。直径为10mm的坯料可在5分钟内充分透烧。  相似文献   

5.
铜基粉末材料激光烧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2激光对铜基粉末压坯进行烧结,形成常规工艺较难得到的η相和ε相,烧结后孔隙度低,密度、硬度、韧性、耐磨性均高于常规烧结。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进金刚石微粉烧结体的机械性能,利用现有的激光技术,采用高功率横流CO2激光烧结金刚石微粉压坯,研究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下,烧结体中的金刚石微粉与金属粉末粘结的结合性能、微观结构以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激光工艺参数下可以得到组织结构良好的金刚石微粉压坯烧结体,显著提高烧结体的致密性和耐磨性,开辟了一种金刚石工具制造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激光选区烧结Ni基金属粉末的熔凝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激光选区烧结Ni基金属粉末的熔凝特征。研究发现熔池形状对烧结成形件的凝固特征有重要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烧结成形材料呈多层结构 ,且在每一层中显微结构的形貌和成分分布又是不均匀的。并探讨了激光动态烧结成形这种组织结构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8.
Ni基16Cr4B4Si粉末激光成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铜、镍-铜混合粉末等材料的激光成形试验,详细探讨了激光各参数对烧结金属粉末成形过程的影响,为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成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激光烧结陶瓷粉末成型零件的机理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激光烧结陶瓷粉末快速成型三维零件的过程包括激光烧结和二次烧结后的处理两个步骤,本文研究了陶瓷粉末激光烧结和二次烧结后处理的机理,对激光烧结的主要参数如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进行了优化。通过成型实验研究获得了激光烧结成型的陶瓷零件。  相似文献   

10.
添加少量纯Ni粉不仅可以降低Mo的烧结温度,而且也大大地提高烧结密度。例如,添加2%的纯Ni粉可以使Mo在相应烧结温度一半时达到94%的相对密度。烧结Mo坯的工与烧结温度有很强的关系,其烧结过程中的活化能,与Mo的体弥散能相比迅速下降,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即完成整个烧结过程。  相似文献   

11.
铜基金属粉末选区激光烧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顾冬冬  沈以赴  吴鹏  杨家林  王洋 《中国激光》2005,32(11):561-1566
优化工艺参数(激光功率275~1125W,扫描速率0.04~0.06m/s,扫描间距0.15~0.30mm),对多组份铜基金属粉末(组份包括纯Cu,预合金CuSn和预合金CuP)进行了选区激光烧结(SLS)实验,其成形机制为粉末部分熔化状态下的液相烧结机制。在保证适宜的成形机制的前提下,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扫描间距、铺粉厚度等工艺参数对烧结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激光功率或减小扫描速率能改善烧结致密度及组织连续性。减小扫描间距致使烧结线从断续分布连续转变为较为平整的结合状态,组织致密性及均匀性显著提高。减小铺粉厚度有利于改善层问结合性;但最小铺粉厚度需适当选择,否则会因凝固收缩效应及铺粉不均匀性而降低烧结致密度。  相似文献   

12.
选区激光烧结由于可以不受材料的限制,可以快速烧结出任意复杂的三维实体,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快速制造技术.用激光直接烧结金属粉末成形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用YAG激光对铝粉、铁粉、铅粉进行了对比烧结试验,同样条件下,不同的金属粉末激光烧结的结果不同,铝粉烧结球化现象严重,铅粉烧结伴有飞溅严重,铁粉烧结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烧结由连续金属线逐渐成为断续的以至球形金属颗粒.最后分析了激光烧结球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808 nm半导体激光器烧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爬"铟现象,根据实验室的实验条件,采用了侧壁氧化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制作了普通结构和侧壁氧化结构的激光器,烧结测试后发现:侧壁氧化结构的管芯烧结成品率可以达到95%以上,比普通结构的烧结成品率提高了20%.再将这两批管芯在500mA下老化测试,发现:侧壁氧化的管芯寿命明显长于普通结构的管芯.  相似文献   

14.
Fe-C混合粉末激光烧结成形致密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金属粉末激光选区烧结成形过程致密化机制。选择不同的参数对Fe-C混合粉末进行了激光烧结成形实验,根据烧结件微观结构分析了金属粉末的致密化机制,根据致密度数据分析成形参数与致密度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Fe-C混合粉末在低功率激光作用下部分粉末熔化形成液相,在液相的参与下粉末通过重排、溶解沉淀导致致密化。成形参数对致密度的影响归结于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液相量,激光功率的增加、扫描间隔的减小、扫描速度的降低和切片层厚的减少都会提高烧结件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15.
鄢然  李浩  李军超  朱丽 《中国激光》2019,(3):130-137
以聚苯乙烯粉末为实验材料,以尺寸精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间距、单层厚度、扫描速度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选择性激光烧结制件成型精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工艺参数与尺寸精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最优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尺寸偏差率随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单层厚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扫描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激光功率和单层厚度及扫描间距和单层厚度的交互作用对尺寸偏差率影响较显著;响应面预测值与实际值最大误差低于7%。  相似文献   

16.
许勤  张坚 《应用激光》2014,34(3):217
选区激光烧结是3D打印技术的重要分支。选用适合的工艺参数进行激光烧结聚丙烯粉末成型, 但粉末颗粒之间粘接不够充分, 制件内部孔隙较多、强度较低, 必须改善。选用适合工艺参数实现激光烧结聚丙烯粉末成型并进行增强, 综合考虑增强渗透效果和对制件冲击强度性能的影响, 按照配比配制适合聚丙烯SLS制件的增强后处理剂, 其渗透性好, 并提高了制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增强SLS聚丙烯制件的拉伸强度为7 MPa, 拉伸强度比7.8。研究为SLS应用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Al2O3,Ta2O5,BaTiO3,Na0.5K0.5NbO3(NKN)等多种功能陶瓷为研究对象,在功能陶瓷激光烧结技术工艺特点及其特殊烧结效应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采用激光烧结陶瓷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合适的温度场,需要保证烧结时陶瓷径向温度场的基本均衡稳定及合适的轴向温度梯度;对于熔点接近2000 ℃的高熔点陶瓷,激光烧结功率密度上限为103~104 W/cm2;此外激光波长的选择定则、样品支架的选择及功率曲线调节方式的确定也不容忽视。激光烧结陶瓷具有特殊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特点:易获得平衡相图中没有的新相,晶粒生长易具有取向性,可以在不添加烧结助剂的情况下通过液相传质完成高熔点陶瓷的致密烧结。该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陶瓷快速制备技术,有律可循,但还存在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