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子军 《衡器》2009,38(7):36-37
挂码校秤是校准电子皮带秤比较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皮带秤的秤体结构不同,同样重量的砝码即使放置的方法和位置相同,对秤体的作用效果却不同。本文介绍几种秤架结构在进行挂码校秤时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于敬芬 《衡器》2011,40(6):51-54
挂码校秤是一种校准电子皮带秤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皮带秤的秤体结构不同,同样重量的砝码即使放置的方法和位置相同,对秤体的作用效果却不同.本文介绍几种秤架结构在进行挂码校秤时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柴秋燕 《衡器》2011,40(1):47-50
挂码校秤是校准电子皮带秤比较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皮带秤的秤体结构不同,同样重量的砝码即使放置的方法和位置相同,对秤体的作用效果却不同.本文介绍几种秤架结构在进行挂码校秤时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衡器》2015,(5)
<正>2015年2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物料自校准皮带秤"项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桥自校准皮带秤采用赛摩专有的标准物料叠加校准技术,解决了皮带秤多年来不易实物校准的世界难题,可以在现有的皮带输送机上,以低成本实现皮带秤的在线自动物料校准。电子皮带秤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它的校准面临着困难,电子皮带秤的校准方法很多:电子校准、挂码校准、链码校准、循环链码校准和实物  相似文献   

5.
张加营  马云天  宋雪  程继坤 《衡器》2007,36(4):15-17
本文描述了单杠杆电子皮带秤在挂码校准时,对挂码和输送物料两种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分析了在挂码校准过程中,挂码重量接触点对输送带单位长度上物料质量的影响.当倾角比较大时,计算公式不能套用输送机水平时输送带单位长度上物料质量的计算公式.特别是在挂码校准后不进行实物校准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衡器》2016,(2)
电子皮带秤的使用性能好坏,不仅取决于设备的设计制造质量,而且还取决于现场的安装使用及设备的维护校准情况。现场使用的电子皮带秤,一般都需要用"链码","挂码"或实物等进行校验校准,以保障电子皮带秤的准确度。一台实物校验装置,可校验一台或多台电子皮带秤。实物校验检测装置,使原有的复杂、费时、费力的皮带秤检测和标定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和可靠。实物校验检测装置的操作由电动执行机构来完成,实现自动化,减轻检测工作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张宏亮  张鹏  周春波  侯燕 《衡器》2011,40(4):51-54
挂码校秤是校淮电子皮带秤比较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皮带秤的秤体结构不同,同样重量的砝码即使放置的方法和位置相同,对秤体的作用效果却不同.本文介绍几种秤架结构在进行挂码校秤时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专利信息     
《衡器》2012,41(11)
电子皮带秤动态自校挂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皮带秤动态自校挂码装置。属电子皮带秤校验挂码装置。由两组称重机构、挂码机构和识别机构组成;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称重传感器、装置在传感器上面的托辊支架及托辊、和固定在传感器下面的传感器过载保护器构成独立的称重机构;挂码机构由称重校验砝码、砝码校验架、砝码支撑架、砝码移动推拉杆和驱动装置组成;识别机构由分别安装在砝码校验架和砝码支撑架上的两只感应传感器组成。  相似文献   

9.
《衡器》2012,(11):54
专利申请号:CN200920041754.6公开号:CN201392238申请日:2009.04.02公开日:2010.01.27申请人:徐州市三原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皮带秤动态自校挂码装置。属电子皮带秤校验挂码装置。由两组称重机构、挂码机构和识别机构组成;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称重传感器、装置在传感器上面的托辊支架及托辊、和固定在传感器下面的传感器过载保护器构成独立的称重机构;挂码机构由称重校验砝码、砝码校验架、砝码支撑架、砝码移动推拉杆和驱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物料自校准电子皮带秤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主要结构技术特点,采用少量的经称重物料与正常输送物料叠加自校准技术,通过PLC控制系统,实现电子皮带秤在线物料自动校准,提高了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及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带式输送机托辊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轴承、密封结构以及润滑方式对托辊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使用逐点计算法计算最大托辊间距,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最后确定托辊间距。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an impact of asymmetrical tension forces, which are occurring in the conveyor belt, on the contact forces in the guiding idlers. It describes causes of an increased wear-out of the conveyor belts due to an asymmetric tensioning of the transport belt. There were investigated five measuring points loaded with a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tensioning of a specimen section of the pipe conveyor transport belt, using the Friedman test for the factor of asymmetry. The tension force determines also changes of the contact force layouts in the individually investigated idler rolls.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was applied in order to identify states of the particular experimental phases for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port belt tensioning and relaxation.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differences of the contact force time behaviours. It is possible to present a hypothesi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obtained results that a side slipping of the running conveyor belt is caused by the tension force asymmetry also on the re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托辊在带式输送机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旋转阻力、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输送机的性能和驱动功率的选取。而托辊的性能又取决于托辊密封结构,良好的密封结构对托辊乃至整个输送机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外置托辊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其造价占输送机总造价的30%~50%,因此托辊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输送机的性能。目前常用的托辊结构大致可分为TD75和DTⅡ2大类,但大部分托辊都存在造价高、寿命短、维修不方便等缺点。我公司通过大量市场调查和技术人员的攻关,研制出了一种轴承座外置的新型托辊,它彻底改变了普通托辊的传统结构,具有寿命长、维修方便、运行阻力小、节能、节材等特点。本文对这种外置托辊作简要介绍。外置托辊的槽型托辊结构见图1,轴端与辊子装配后的结构见图2。与TD75型和DTⅡ型结构有根本的不同,它由轴端、辊子、托辊架等组…  相似文献   

16.
带式输送机前倾托辊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原因,探讨了前倾托辊的纠偏原理,通过算例分析了前倾角度对纠偏效果的影响,定性给出了前倾角度与纠偏力的关系,提出纠正输送带跑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和易损件,市场需求非常大。目前,我国托辊生产企业有近千家,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能够形成质量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有二、三十家。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品质高寿命托辊在市场所占比例不足20%,说明托辊作为输送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19.
在对原DTII及DTII(A)锥形调心托辊应用分析基础上进行带式输送机的锥形调心托辊组改进设计,新型锥形调心托辊组能够保证带式输送机有效、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  相似文献   

20.
肖兴华 《衡器》2005,34(5):42-44
本文对提高辊道秤计量系统的准确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下述几方面努力可以达到快捷、自动称量、准确计量的目的.1.计量辊道的改进及要求;2.称重传感器、限位装置的选择与配合;3.开发角差数字调校和自动静态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