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乳液法制备Pd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Pd纳米粒子,并成功地将其负载到Al2O3载体上,制备了Pd/Al2O3催化剂;采用纳米粒度分析仪、TEM、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微乳液中及催化剂表面的Pd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并采用TG-DSC和XPS方法对Pd/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在表面活性剂Tween80-正丙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中合成的Pd纳米粒子随水与表面活性剂Tween80的摩尔比的变化而改变,负载在Al2O3载体表面的Pd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大小与微乳液中的Pd纳米粒子相同;立方面心结构的Pd纳米粒子在催化剂表面呈蛋壳状富集。考察了Pd/Al2O3催化剂在乙炔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d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3 nm时,Pd/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戴伟 《石油化工》2004,33(Z1):147-148
详细叙述了一个工业催化剂的开发设计思路和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Ni系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浸渍法和微乳液法制备了Ni含量相同的Ni/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Ni/Al2O3催化剂在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气组成和反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微乳液法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明显高于浸渍法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微乳液法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在75℃下乙炔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96.95%和49.54%。表征结果显示,与浸渍法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相比,微乳液法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粒径更小、在载体上分散更均匀,且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有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硕  戴伟  朱警  穆玮 《石油化工》2004,33(3):197-201
通过氢吸附、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以活性Al2O3为载体的Pd基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及以La改性Al2O3为载体的Pd基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载体中的La与活性组分Pd发生了相互作用,对Pd起到了间隔作用,因而以La改性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Pd分散度高、热稳定性强、对反应物种的选择吸附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选择加氢为单烯烃的工艺及其催化剂进行了研究。采用鼓泡床反应器对制备的镍系催化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反应压力、液态空速、氢气与双烯烃的摩尔比和入口温度对镍系催化剂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温度为常温、反应压力1.5~3.0MPa、氢气与双烯烃的摩尔比1.5~1.9、液态空速2~4 h~(-1)、返回物料与新鲜物料的体积比为3的工艺条件下,加氢后物料中双烯烃的质量分数小于0.5%,双烯烃的转化率大于98%,单烯烃的选择性大于90%。经过1 000 h的催化剂稳定性实验考核表明,制备的镍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加速失活后,再生后催化剂的性能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6.
《齐鲁石油化工》2022,(1):31-31
本发明属于加氢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碳四原料选择性加氢脱除1,3-丁二烯反应过程中镍系非贵金属选择加氢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镍源可以是镍盐,也可以是利用废旧镍氢电池中的镍提取生成的碱式碳酸镍。  相似文献   

7.
以经过酸处理的介孔碳(M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MC催化剂。实验室模式评价表明,Pd/M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以粉末状0.3%Pd/MC为催化剂,在工作液质量浓度130g/L、反应温度60℃、反应压力0.4MPa条件下,氢化效率达7g/L以上。  相似文献   

8.
新型C2馏分加氢除炔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C2馏分加氢除炔Pd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缺陷,考察了添加Ag助剂和碱金属化合物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Ag对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当Pd盐浸渍液的pH为1.8、Ag盐浸渍液的pH为2.3、n(Ag)∶n(Pd)=9时,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较高,稳定性较好;加入碱金属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催化剂中Pd和Ag活性组分的流失。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型C2馏分加氢除炔ZB1#J催化剂,并对ZB1#J催化剂进行了1 000 h的稳定性试验及工艺性能的考察,试验结果表明,ZB1#J催化剂在稳定性试验中,平均转化率为53.02%,乙烯增量(体积分数)在0.33%以上,且可在较宽的工艺条件范围内使用,尤其能适应高空速、高炔烃含量的各种工况条件,适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乳液浸渍法制备了粉状及整体式Pd催化剂。采用TEM、SEM和XRD对粉状及整体式催化剂上的Pd微粒进行了表征。在浆态床与整体式反应器中,以1,5-环辛二烯(1,5-COD)催化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粉状及整体式Pd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Pd以10 nm左右的微粒负载于粉状载体表面,而以50~200 nm大小的微粒负载于多孔陶瓷载体的孔壁上。整体式Pd催化剂在消除内扩散、强化外部传质方面可达到浆态床粉状Pd催化剂的效果,而且前者稳定性远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对碳二后加氢催化剂PEC-261,根据单段和两段加氢工艺,在乙炔体积分数为0.60%~1.50%,体积空速为3 000 h-1的工况下,于工业侧线评价装置中进行长周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CO物料的碳二加氢,其乙烯选择性最低为70%,明显高于常规单段碳二加氢的选择性(-20%);采用两段加氢,可达到较长运行周期和较高选择性的双重效果;单段加氢运行期间反应器出口乙炔体积分数低于2×10-6,乙烯总选择性达到90%以上,1 000 h长周期运行期间,反应器入口温度仅提高5℃,达到工业装置要求;在原料中有高体积分数CO时,PEC-261催化剂可以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碳四馏份选择加氢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碳四馏份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经工业侧线评价试验表明 ,含有质量分数 0 9%~ 1 3 %炔烃的碳四馏份经该催化剂加氢处理后 ,其炔烃质量分数可脱除至 <1.5× 10 - 5,丁二烯损失 <1 5 % (质量分数 )。经6 40h考核 ,催化剂仍保持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和工艺条件对富含异戊二烯的碳五馏分选择性加氢除炔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稳定性。通过加氢实验表明,含有稀土元素、Pd、Cu和Ag等组分的多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对影响该催化剂性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碳五馏分选择性加氢除炔的适宜工艺条件:压力1.0MPa,温度35~45℃,液态空速3~5h-1,氢炔摩尔比3.0~5.0。在上述条件下,该催化剂能将碳五馏分中的炔烃脱除至质量分数2.5×10-5以下,并控制异戊二烯的损失率小于3.0%。经过500h考核,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新型国产碳三气相选择加氢催化剂(BC-H-33)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0kt/a乙烯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BC-H-33催化剂在工业装置中首次运行长达六个多月,并且性能稳定,抗波动性能好,能够满足工业上脱除碳三馏分中的丙炔和丙二烯的要求,丙烯选择性平均在60%以上。BC-H-33催化剂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丙烯选择性和操作稳定性。还对比分析了BC-H-33催化剂在不同工业装置上的运行情况,认为加氢反应器入口原料中的砷含量是影响BC-H-33催化剂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属Ni作为C4烃选择加氢活性组分,在一定反应条件(70℃、1.3MPa、液态空速18h-1、n(H2)∶n(C4)=30)下考察了助剂种类(K,Co,Ag,Ce,Mg,Pb,Cu)以及Ag助剂含量对Ni基催化剂选择加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g助剂能明显提高Ni基催化剂的选择加氢活性,而其他助剂对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没有促进作用,适宜的n(Ni)∶n(Ag)=5。通过XRD,XPS,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显示,Ag助剂能改善催化剂中NiO的分布状态,促进NiO在Al2O3载体表面的团聚,还原后Ag的存在增加了催化剂中Ni晶粒分布的不规整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5.
李正琪 《石油化工》2001,30(5):384-387
研究了碳三馏份液相选择加氢催化剂的高温再生方法和过程以及再生后的加氢反应结果。高温再生操作条件 :升温速率 40~ 5 0℃ /h ,催化剂床层温度 3 5 0~ 40 0℃ ;通气量 :水蒸气 75 0kg/h ,空气 5~ 14 0m3/h(逐级加入 ) ;再生结束后反应器出口CO2 含量小于 0 3 % (体积分数 )。加氢试验结果表明 ,再生后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与新鲜催化剂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