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阳泉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晓萍 《山西建筑》2009,35(32):39-40
以建立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系统为目标,通过对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等防灾避险能力的评估,以准确把握阳泉市防灾减灾绿地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为编制阳泉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保护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生活形态为出发点,集中探讨了社区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对少数民族聚集区有机更新过程中挖掘出城市社区绿地减灾规划的新途径,以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例,对其防灾避险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社区绿地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公园绿地的特点,分析其现状规划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于近远期防灾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的重点、建设指标等,旨在为哈尔滨市防灾避险型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概念及发展历程,以襄阳市为例,介绍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立题背景 人类防灾减灾思想由来已久,但国内外在城市防灾备灾,应急避难空间规划方面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美国芝加哥在1871年火灾后就考虑建设具有抗火灾能力的公园系统,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此规划方法与思想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2001年,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具备灾前预防及准备功能、灾时应变及抵御功能、灾后复原及整体改进功能.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历史上多次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使其充分重视城市应急避难空间规划和防灾避险绿地建设.其在1956年制定了《城市公园法》,规定城市公园必须具备防灾功能,1978年创立了防灾公园制度,在公园内部补充备灾设施,并在各大城市建立完善的临时——区域——广域防灾避险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6.
费文君  王浩  史莹  胡伟 《园林》2012,(5):30-37
城市灾害种类繁多,城市绿地在城市灾害防御、灾害减轻及城市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河北省栾城县各类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从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概念出发,在栾城县城乡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以栾城县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托,结合栾城各类灾害的特征及灾民避险行为特征等,初步研究规划建立统筹城乡、系统科学、逐级控制、安全可靠、可实施性强、平灾结合、具有栾城特色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城『人口急剧膨胀,建设力度增大,Ei城市防灾减灾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进程.通过对郑州老城区防灾避难型绿地建设情况、空间布局和避难容量的调查、分析,提出落实完善防灾绿地系统,加强绿地防灾避难功能改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明溪县城区园林绿化现状,提出加快园林绿地规划编制步伐、增强行政执法和部门协作机制、强化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等对策,供城市管理及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6):159-159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开敞空间,在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发生时,能够作为民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省建设厅风景园林办获悉,目前,福建城市绿地建设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近期已组织相关人员到北京、天津等地考察,下一步福建省将组织力量对城市现有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和评估,并尽快编制防灾避险规划,完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建设,做好城市绿地保护和防灾避险设施维护,加强对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0.
彭建东  范晔霞 《华中建筑》2010,28(4):104-106
该文从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建设和规划的不足入手,对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布局进行研究,提出基于防灾分区的城市防灾绿地布局方法,并且以萍乡市为例,具体阐述城市防灾绿地分区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的避灾功能及其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随着对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视和相关规划研究的展开,出现了一些与城市绿地防灾避灾功能相关的定义、概念,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共识。对城市避灾绿地从概念、规划定位、选址要求、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应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高度评价城市绿地的避灾能力,并对避灾绿地服务半径的合理确定、建设时限、容量计算等问题提出了见解,力图从新的角度审视、指导今后公园的改造和建设,真正实现公园平时与灾时的功能转换。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应对极端气 候事件和不确定干扰的能力在提高城市防灾韧性中起到关键作 用。基于对华南地区城市公园绿地防灾过程与功能分析,构建 了一个涵盖灾前、灾时和灾后“全过程”的城市公园绿地防灾 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1个准则和32个指标构成, 用于应对极端高温灾害;暴雨、台风和城市内涝;森林火灾以 及其他灾害。最后,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 证检验。结论有助于明确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韧性的重要性与方 向,优化和提升华南地区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韧性设计。  相似文献   

13.
王丹丹  李雄 《华中建筑》2012,(7):109-112
“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间体具有综合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灾害.绿地可在不同层面发挥避灾作用,从而完善整个城市的综合防灾体系。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指出目前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中绿地避灾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和建设两个层面探讨城市绿地避灾作用的实现途径,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实践以承德市营子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避灾建设作为实例.从而达到理论对实践的综合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都市绿地防灾系统规划的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近年来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大规模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建立"安全都市"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在每年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日本,经过长年的防灾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不断地把它们活用于城市绿地建设之中。分析日本防灾系统规划,揭示制定绿地防灾系统规划要点,系统地整理了有关防灾的基本概念,以供读者把握防灾建设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5.
王峤  臧鑫宇  曾坚 《风景园林》2018,25(6):24-29
系统总结了城市暴雨灾害的特征和诱因,建立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暴雨防灾规划体系,根据中心城区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土地效能优化、基于绿道理论的绿地空间规划、基于低影响理论的暴雨调节系统、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暴雨管网建设等常态暴雨防灾策略,探索了基于灾时应急思维的暴雨防灾策略以及法律规范、技术条件、财政投入等暴雨防灾支撑策略,力图有效指导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大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健全城市防灾系统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任务。在城市的各类防灾系统中,绿地防灾是一种既能为城市提供自然空间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日本在绿地防灾的理论形成和实践上的一些要点,特别是梳理、分析灾害发生后市民的避难行为,以及作为公园绿地在灾害时所应具备的防灾功能及其相应的配套设施,归纳出防灾绿地的实际作用并提出在今后公园建设中的留意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在建设开发中逐渐成型局部高密度状态,在全球化灾害多发的环境下,城市高密度地区的易损性显著,应充分利用其立体化空间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地下空间具备先天的防灾特性,可以针对不同灾害中发挥相应的防灾作用,并与地面防灾空间协同构建立体化的防灾空间体系。根据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防灾角色与定位,提出了在地下空间建设中兼顾防灾的规划思路,通过分析适合防灾用途的地下空间特点,对其空间和功能要求进行了研判,并进一步提出了引导方法和规划策略,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防灾空间规划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和社会灾害突显出城市防灾的重要性。北京作为首都和特大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尤为迫切。城市社区的公园绿地平时可作休闲用地,灾时则是理想的避难场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八角社区为对象,通过对其公共空间进行调查,指出其社区公共空间不能满足社区防灾要求之处,并提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春阳 《华中建筑》2014,(7):187-191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形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更重视园林绿地的生态、游憩功能,绿地系统中景观、文化、避灾功能规划意识淡薄。该文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了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明确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性需要回归,回归绿地生态、绿地文化、绿地景观、绿地游憩、绿地避灾,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承载的生态改善、文化创造、环境美化、休憩娱乐、防灾避险五方面充分体现,让园林绿地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亟需绿地功能结构的构建:"景观结构+游憩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避灾结构",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民国南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研究及启示 (1926—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民国时期传统城市中"新兴都市"的代表,南昌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一段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高峰。在回顾该时期南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考证、解读并评价南昌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实践,总结该阶段南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特点及对于当代的启示,主要表现在:贴近城市现实需求,勇于借鉴先进经验;扎根城市山水骨架,营造地域风貌特色;尊重民族文化情感,保护城市历史文脉;规、建、管有机结合,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建设中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该时期南昌市公园绿地发展中体现出务实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对于指导当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具有特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