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在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中,强调发挥法律这一社会调控主导性手段的作用时,也必须重视道德之于法治的基础性意义,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价值.法治的道德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法治社会调控主导性手段的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与道德要求相一致;法治的运行必须得到道德的支撑与配合;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在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中,强调发挥法律这一社会调控主导性手段的作用时,也必须重视道德之于法治的基础性意义,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价值。法治的道德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法治社会调控主导性手段的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与道德要求相一致;法治的运行必须得到道德的支撑与配合;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一种价值基础,发挥道德对法治价值的引导作用。把道德中广泛认同、成熟和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通过立法转化为法律规范,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治理与道德治理这两个最基本的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更是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强调法律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治理。道德治理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如何在法治社会中体现它的价值功能是本文命题的关键。通过法治社会中道德治理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具有的能动作用,促使政治人自觉认可政治规则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政治价值功能进一步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道德治理的重要政治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5.
法律的终极目标在于维护和促进正义。良知是衡量正义的尺度。良知是道德的基础并可以通过道德被塑造。良知对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道德建设提升良知从而加快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6.
资源再造:法治与德治及"第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法律及道德方面的问题.党政方针及学人理论就国家治理和社会调控方面,一直在"法治"与"德治"之间寻求良方,但时至今日仍无一具体答案.问题出在哪里?面对如此凝重的"追问",笔者试图对"法治"与"德治"本体性资源予以深入考究,通过"法治"与"德治"的优化整合,进行资源再造,创造法律、道德契合的且共享的"第三力",来有效弥补法律的缺位和道德的无力.  相似文献   

7.
法治本质上乃善法之治的诉求决定了必须对法律进行道德的审视。这一审视的依据在于:法德价值追求的一致性为审视提供了现实基础;传统中国法律与道德的契合为审视提供了历史依据;法律源于社会主导道德转型的特点成为审视的内在依据;道德作为法律实现重要制约因素的特点则表明审视是法之价值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信用危机,弥补传统信用德治和现有法律的不足,亟待建立社会信用法治体系。信用立法,将诚信与法治相融合,是建设社会信用法治体系的前提。信用立法具有理论基础。基本道德具有转化为法律规范的可能性,而信用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因其评价结果的明确性和当事人关系的社会性,能够上升为法律规范。信用立法具有实践基础。地方立法的先行探索提供了实践经验,我国政府具备担任主管角色的职能和地位,现代化信息数据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通过法治的方式维系社会,而是通过人类天然的道德情感维系社会,但不能因此否定法律的存在.我国古代法律的基础就是道德,没有道德,法律一天都不可能存在.而现代法治则是以理性的成文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习俗与现代法制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在此过程中,"贤人政治"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立法伦理作为对法之创制活动的应然性规定,具有从"源头"上确保法治成为善治的重要意义。在向度上,立法伦理表现为所立之法应该符合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个要件。而通过法之创制使价值形态的道德内蕴于法律之中,将一定的规范形态的道德转换为法律规范,则是立法伦理实现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具有若干辩证关系,搞清楚这些关系对于更好地贯彻以德治国战略方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努力抓好道德规范建设,并强化道德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伦理道德价值的定位与指向 ,决定了法治的模式选择、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及终极目标。在法治与德治问题上 ,应二者并重 ,法治是手段 ,德治是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对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法治素养是法治化建设进程中的基石保障,是塑造现代化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价值意蕴.法治知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是法治素养的构成要素,与认知机制、推理机制、决策机制和建构机制一一对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全民族...  相似文献   

14.
法治思维是衡量党员干部依法治国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阐释了古今中外有关法治的思想,探讨了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出应把坚持依宪治国作为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死刑复核制度作为中国社会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源源流长。自夏王朝开始萌芽,到西汉正式确立,延续整个封建社会直至今日繁荣不息,其承载了不同社会条件下统治者不同的治国理念。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重塑死刑复核制度价值理念,构建科学的死刑复核制度,将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起步到基本形成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从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大力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传统德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产物,在历史上,它经历了由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演变过程。先秦儒家提出了政治伦理化的德治理想,两汉以降经儒法互补合流形成了“德主刑辅”的德治模式,这种现实德治模式是以道德教化制度化和伦理法的法制建设取向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上协治理论和实践加以批判继承;从制度伦理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德治与法治并举以及党风和官德等几个方面着手,就一定能够科学地实施好“以德治国”的方略。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法律信仰的缺失,现代法律信仰的难以形成,我国法治正面临着法律信仰的危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是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因此,透过我国公民的法治信仰现实,分析法律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以找到重塑法律信仰的途径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在其“ 五计划建议”中又进一步确认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本文从依法治国内涵、重要性及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