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旭光 《石油物探》2012,(5):493-501,423
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油气勘探前景良好,但目的层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纵、横向变化快,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清晰,预测难度大。为此,应用该区测井数据和岩心、录井等资料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利用交会分析技术分析了储层与围岩的岩石物理特征,通过地震属性提取与模型正演,研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波阻抗、振幅、振幅变化率、相干等地震属性参数为储层预测的敏感参数。其中波阻抗对储层物性的变化比较敏感,对规模储层有较好的反映。10m以上的溶洞产生强振幅串珠状反射,利用常规地震数据体提取振幅及振幅变化率可以进行有效预测;有一定厚度、规模的裂缝型、溶孔型储层能引起地震振幅的明显变化,利用常规地震数据体提取振幅及振幅变化率、相干属性,结合波阻抗反演可以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
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拼接中的一致性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拼接中,一致性处理是关键技术之一,其效果对成像质量影响重大.阐述了基于地震信号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一致性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各区块地震数据进行精细速度分析和精确静校正处理;然后应用剩余振幅分析补偿值对拼接数据进行振幅一致性处理,使两个工区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达到同一水平;再通过子波处理技术对相邻区块的地震数据进行相位一致性处理,使地震数据的相位达到一致;最后通过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对整个工区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一致性处理.通过以上处理,保证了地震数据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一致.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理技术相比,在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理中,该一致性处理技术可以最小化各区块地震资料之间的品质差异和边界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震数据采集时受地表因素影响常常变观,使得炮检点分布不规则,影响了振幅特征的一致性,不利于后续的叠前属性分析及储层预测。为此提出了基于压缩傅里叶插值算法的数据规则化技术,在插值位置对不同空间带宽波数进行扫描,优选出满足均方根误差条件的最大空间波数,用于计算插值权系数。为了提高插值结果的振幅一致性,插值时考虑了纵向、横向、炮检距、方位角和时间等五个维度的信息,并增加了局部倾角校正处理以提高插值的抗假频能力。利用该技术对某工区不规则地震数据进行了五维插值规则化处理,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不仅具有规则的炮检点分布,而且提高了覆盖次数的均匀性。对比分析了五维插值前后地震数据的振幅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压缩傅里叶算法的五维插值技术可以很好地降低不规则炮检点分布对振幅特征的影响,提高了振幅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对输入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信号的振幅保真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叠前反演地震数据的前期处理中,根据地震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叠前去噪方法和参数是保证叠前反演效果的关键。J油田L地区三维地震数据存在强能量干扰、面波及多次波,为此进行了针对性叠前去噪,利用强能量干扰压制、面波压制、多次波压制和叠前随机噪音压制等叠前去噪技术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利用道间振幅、平面振幅和空间振幅等技术进行了点、面、体多方位地震数据振幅监控,结果表明,叠前去噪技术能有效压制噪声、提高信噪比,且振幅保真度较高,极大地改善了叠前地震资料的品质,为叠前地震反演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图11参7  相似文献   

5.
根据纵波数据上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实现横波速度反演尚未成为标准地震处理流程中的一项步 骤。然而,在多种情况下,我们需追踪AVO响应。例如,估算零偏移距振幅,圈出某些AVO特征区,压缩AVO响应,以便在后续地震处理步骤上更容易获得AVO响应等。此外,由于受随角度变化的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6.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识别一直是由人工进行分析的,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识别和评价非正常地震道已经成为地震采集质量监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震道时窗能量特征和数据分数维的研究,提出了初至前是否起跳、极性反转、最大振幅异常、平均振幅异常、工业干扰道和主频异常等6种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方法和整体采集质量区域分布属性的评价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济阳坳陷纯化地区三维地震数据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和评价应用,提高了评价质量和工作效率,避免了一些人为感觉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展示了非正常地震道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了地震采集数据由人工定性主观评价向自动定量客观评价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前言在近年,由于反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发展,使真振幅恢复处理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高。我们知道,所谓真振幅恢复处理就是下述的处理方法。对于某一地区取得的地震勘探全部数据,求取一个代表性的振幅衰减曲线,将其倒数与地震数据相乘进行振幅恢复。所出现的振幅异常即为地下地质信息,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进行解释。以此为目的的数据处理技术,称为真振幅恢复处理。直接探测碳氢化合物的“亮点处理”是其典型应用例子。真振幅信息在合成声阻抗处理上,也是必不可少的。反射地震勘探的振幅衰减已有许多研究人员作过讨论。图1是根据 Sheriff 作成的,其汇集  相似文献   

8.
当不同时期采集的地震剖面相交时,常常会产生闭合差。闭合差可以由不同的振幅、时间或不同的子波特征引起。我们通过把标量因子、静态时移和相位旋转用到各条测线上,就可以基本上校正这些闭合差。 本文描述了计算2D地震测线上各个交点的振幅,时间和相位差的公式。然后用迭代最小平方法求各条测线的最佳闭合差校正值。计算中对极小平方法作了必要的修改,使其适用于非线性相位数据。所采用的各种算法均可靠、快速和精确。我们用这种方法在人机联作工作站进行地震解释已有5年。标量闭合差校正值大大增强了地震数据的一致性。 本文给出了闭合差处理程序包在5个同期地震数据组成的20条测线测量中的应用结果。最终闭合差校正大大提高了20条测线间的拟合程度。  相似文献   

9.
地震子波的提取对于地震资料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震子波由振幅谱与相位谱表征,因此估计地震子波的振幅谱是关键步骤。常用的地震子波振幅谱提取方法对反射系数类型以及地震子波形态都有一定限制,导致这些方法无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为了准确获取地震子波振幅谱,提出一种融入先验信息的深度学习方法。首先,基于地震子波谱具有光滑性这一先验信息,对观测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平滑后的地震记录振幅谱输入一个12层的深度神经网络,得到地震子波振幅谱。与传统的谱模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反射系数假设,不仅能够对单峰和非单峰地震子波振幅谱进行很好的估计,还可避免各种多项式拟合方法中的参数估计以及有效频段估计带来的计算误差,具有较好的抗噪性。模型算例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李景叶 《石油学报》2012,33(4):633-639
流体替换常用于计算油藏流体变化前后岩石弹性参数变化,是进行地震油藏描述与监测研究的关键步骤。流体替换需要孔隙度、岩石基质、流体属性和泥质含量等数据信息,因此目前往往只能在有测井数据的油藏部分进行流体替换,并通过地震数值模拟获取流体变化前后地震响应,从而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与优化。为了扩大流体替换应用范围,提出利用地震资料直接进行流体替换。在确定油藏流体类型与岩石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油藏地质模型,模拟油藏流体变化前后地震反射振幅峰值关系,并分析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储层厚度和泥质含量等)变化时该振幅关系变化特征。采用曲线拟合方式对该振幅峰值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可直接应用于地震数据的流体替换线性拟合方程,从而进行实际地震数据流体替换。基于胶结砂岩油藏岩石物理模型的模拟分析与实际资料应用试验,证明了基于地震数据流体替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提取地震谱分解数据中的储层特征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将瞬时峰值振幅和峰值频率属性数据进行融合的方法,它采用随频率自适应调节滤波带宽的高斯基函数,可反映时频域地震信号在低频端具有很高的频率分辨率,高频端具有较低的频率分辨率的特征;并以峰值振幅属性作为权重,将两种谱分解属性数据映射为颜色融合数据。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法可反映瞬时谱主振幅随频率的变化,刻画储层的空间展布、几何形态、相对厚度和含流体情况等,快速提取谱分解数据中的有效地质信息,提高解释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地震波形和振幅等地震相特征与油藏储层物性或流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研究,确定储层物性特征(孔隙度、厚度等)与地震相属性特征(地震波形、振幅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储层厚度增大或储层孔隙度增大时,对应的地震反射波能量变弱,振幅值降低。以此相关性特征为依据,对阿曼Daleel油田碳酸盐岩岩性油藏的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从三维地震资料沿储层顶面反射层提取对应储层段时窗的均方根振幅值,根据中、低振幅特征划出该油田有利储层的平面分布区域。该方法可以在国内外同类型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推广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时空关系与油气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储集层预测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项油气预测新技术.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是指地震数据体中每一地震道振幅离散数据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显示的波形特征.根据地震数据体结构时空关系特征,可以在地震剖面上定量解释出油气层,发现油气分布规律,进一步提高储集层预测精度.通过对克拉2气田的克拉2井和普光气田的普光5井两口井发现的主力气层的地震振幅时空关系的研究,能很好地识别出气层边界,为储量评估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方法对于不同岩石类型、不同沉积相(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油气区,深度范围200~7000 m、厚度5 m以上的目的层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预测准确率平均可达80%以上.图10表2参11  相似文献   

14.
地震相关性是用来计算由构造、地层、岩性、孔隙的变化及油气层等因素引起的地震响应横向变化的一种方法。它不象晕渲地形图,必须通过层位拾取才能得到断层和河道的3D可视化。地震相关性是用原始的地震资料进行计算,因而不存在由解释者或层位自动拾取程序产生的偏差。 我们介绍一种稳健、多道、基于相似的相干算法。它可以分析那些质量比用三道互相关算法处理的资料更差的地震资料。这种基于相似的第二代相干算法的垂向分辨率优于原始的零平均互相干算法,从而减少上覆和下覆地层特征的混合。我们一般用尽量小的时窗分析地层特征,时窗大小受输入的地震资料中有意义的最高频率的严重影响。在这种限制下,你可以用我们新的基于相似的相干算法,来处理用传统的方法沿着地震层位的波峰或波谷拾取的“一个采样点厚度”的地震数据体,该数据体的振幅远远高于周围的地震噪声。相反,较长的分析时窗,对于分析近垂直的构造特征,如断层,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这个时窗长度应与地震资料的最低频率有关。 该算法除了计算整个数据体的倾角/方位角以外,还能计算传统的复数道属性(包括振幅包络、相位、频率和带宽)。这些属性是用相关分析窗口中地震资料沿着反射层倾角倾斜叠加的结果提取的。这些更稳健的复数道属性可以与相干性  相似文献   

15.
当不同时期采集的地震剖面相交时,常常会产生闭合差。闭合差可以由不同的振幅、时间或不同的子波特征引起。我们通过把标量因子、静态时移和相位旋转用到各条测线上,就可以基本上校正这些闭合差。本文描述了计算2D地震测线上各个交点的振幅,时间和相位差的分式。然后用迭代最小平方法求各条测线的最佳闭合差校正值。计算中对极小平方法作了必要的修改,使其适用于非线性相位数据。所采用的各种算法均可靠、快速和精确。我们用这种方法在人  相似文献   

16.
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数据缺失会影响处理和解释结果。本文基于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并结合地震波同相轴横向连续性,提出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将正交多项式变换和Radon变换结合,通过正交多项式变换拟合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特性,改进了传统Radon变换只考虑地震道叠加特性的缺陷,增加了振幅变化的斜率和曲率信息,保留了地震波AVO特性,有利于地震波振幅信息在横向变化情况下缺失地震数据的重建。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空间假频,实现缺失道数据重建,并保留振幅AVO信息。  相似文献   

17.
我们比较3D叠后成像与3D叠前成像对地震相干、地震振幅和地震振幅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两种成像方法中都使用横向不变量[v(z)]的(宏观)速度模型,使用相干性和振幅梯度,叠前成像改善的分辨率和振幅保持导致更精确地圈定边界和较好的成图。  相似文献   

18.
提高地面地震数据分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从VSP数据中提取反褶积算子并将其应用于地面地震数据,然而,传统的VSP子波反褶积方法通常是在不考虑地震子波时变特性的情况下,提取固定反褶积算子,且由于地震子波是时变的,从VSP中提取一个子波反褶积算子应用于地面地震记录是不准确的,由此提出一种利用VSP数据提取时变子波反褶积算子的方法。该方法将零偏移距VSP数据的下行直达波作为单程VSP地震子波,利用地下介质的衰减函数将单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转换为双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在最小相位的假设下,从时变子波振幅谱中获得时变反褶积算子,然后将算子应用于叠后地面地震数据。理论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证明了该方法可有效补偿振幅能量并可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9.
在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经常遇到利用不同时期和不同采集方式的资料进行相关处理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使最终的处理成果具有统一的地震特征。利用涠西井场调查中分别采集的3D地震数据与高分辨率的2D地震数据,通过匹配滤波方法,使野外品质各异的数据经处理达到相对一致的频率相位及振幅特征,满足海上井场调查所需要的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常规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假设反射系数序列服从高斯白噪的统计特征。从反射系数颜色和概率分布函数两方面对实际测井数据反射系数序列进行试验分析,得出实际反射系数的振幅谱趋于蓝色、概率密度趋于非高斯随机分布的基本认识。基于试验分析的结果,利用测井数据拟合描述反射系数颜色的两个关键参数,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有色补偿处理,不仅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也改善了地震数据与合成地震记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