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旭 《建筑知识》2014,(2):29-29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建筑数字化,阐释了数理逻辑思维背后的科学理论混沌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从切割、消减、叠加和冲压塑形四方面介绍数字建造技术,并将建筑数字化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过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陈中高  吉国华 《建筑师》2020,(3):107-112
随着建筑数字生成新范式的建立,设计与建造整合不仅要求新的工具和技术,同时也需要新的回应建造的 设计方法。在最近十多年中,一种建造驱动的建筑数字化设计思维正逐渐成形,它将帮助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预 判建造复杂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本文通过分析论述建造驱动的技术实例,从建筑数字化设计的逻辑生成、模 拟评估和建造优化3个阶段,阐释建造介入带来的设计特征转变及其趋势,进而指出数字化语境中建筑学科不仅 需要更新传统知识体系,更亟待加强通过设计回应建造的观念,以期为建筑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创造性整合提供 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当代建筑学中“工程引导意匠”“技术转化诗意”的技术美学理念为切入点,将数字化设计中的参数化建构方法及非线性美学拓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数字化设计中的函数构建、数型联动、表皮优化等作为研究内容,探究了基于参数化程序搭建数字化模型以实现精准调控非线性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过程。结合景观构筑物、公共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不同规模的设计实践,介绍了基于RH/GH平台的建筑非线性形态及表皮的设计过程及优化内容,在技术方法中强调了通过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软件搭建不同数学函数的“图形脚本形式”对整体形态及表皮的调节作用,应用数学建模方法对数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数字建模与理论分析,展示了参数化建模程序与函数曲线在数字化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研究总结了数字化设计过程在非线性形态设计中的要点,强调了当代建筑美学的拓展与延伸。研究结果可为非线性建构的异形形态设计提供精准调控及优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为当代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设计策略与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筑生态技术的运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重点探讨在现代科技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尝试运用外遮阳、空气自循环、屋顶绿化、雨水自然渗透、循环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原有植被保护及冬季自然避风等生态技术,在完善绿色建筑建造标准的同时,演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健康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王一平  贾志林  张巍 《华中建筑》2009,27(11):177-178,181
建筑学和建造体系的现代性,最终将表现为设计教育体系的现代化.传统的建筑教育体系受到数字时代的观念和技术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建筑教育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机遇.数字化不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的全部,其中必然包括不可数字化的成分,在BIM的支持下,设计为体,软件为用,二者的依存关系表现的比以往更鲜明.这样的认识影响到建筑教育体系的调整,工具软件的教习结合方案的设计过程进行,重视教育中不可教字化的成份,强调设计的循证观念,关注设计乃至建造的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筑数字化论题之二:循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化是对信息的研究.信息的传播改变着各种传统行业的职业内涵,如何是设计,如何设计,设计什么,设计出什么.设计是对建筑的虚拟建造,设计有研究性,建筑有客观性,建造需要精致性,从而必须使建筑的数字化超越狭义的工具层面,使"设计"表现为一种全周期的建造信息管理的行为,重视设计的证据,发挥终端建筑师能动性,考虑业主的价值要求,直面设计与建造过程的信息复杂因素,建筑循证设计的概念正是BIM在全周期信息水平上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建筑数字化建造》和《建筑数字化编程》两书(以下简称《建造》和《编程》)将数字化建造技术和数字化编程视作研究建筑学问题的基本工具,书中收录的建筑师通过理解和使用这些工具,研究数字化编程和建造工具与传统设计方法和建造方式的区别,并发现了一些新规则。读罢两本书,再重新审视当前数字建筑研究,根据建筑师是否在新规则的框架内工作,可以将其研究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8.
对模块化建筑与智能建造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相关案例的研究,阐明了智能建造技术在模块化建筑工程的应用路径及效果。模块化建造采用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安装方式,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智能建造技术贯穿模块化建筑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验收、运维等各阶段,助力实现建造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及自动化,是模块化建筑以现代化工业手段实施建造的主要抓手,对于推动模块化建筑的市场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科技赋能,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减少人力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极大降低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建造     
<正>本期《时代建筑》杂志聚焦"数字化建造",旨在纵览和梳理数字化设计和建造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呈现数字化建造技术对当代建筑实践的深刻影响。建筑设计的方法、工具,建造的过程、逻辑深刻地影响着设计新范式的产生。当我们审视多重系统理论推动下的当代图解理论与计算逻辑时,可以看到:建筑图解对于建筑的功能性、环境性、可建造性都进行了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描述和思考方式;而计算逻辑可以与图解逻辑打通联系,如程序编码和参数建模正普遍成为现实。新的算法技术不是为了形式的建模,而是用编写代码的方式来创造形式,而且,这一建筑设计领域的新范式正通过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发展得以逐步实现,如数控机床(CNC)、3D打印机、激光切割和各类机器人的使用。这些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以建筑全过程数字化建造关键技术为指导,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出了一种建造全过程数字化建造模式。通过BIM模型实现了全过程建造信息高效传递,达到了建造全过程信息有效协同整合,大幅提升了建造效率,为数字建造技术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造是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传统建筑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业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建筑机器人这一智能化设备对于施工建造的整体优化,认为建筑机器人是赋能施工生产要素与流水线优化、生产过程质量优化与全周期数字化形成的核心要素,是驱动智能建造发展的关键支撑。同时,以项目作为案例进行相关研究,为建筑机器人的发展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曾忠忠  张波 《建筑师》2023,(5):31-37
“非线性建筑”充分体现了数字建造的先进性。本文以“伞亭”的设计建造过程为例,讨论了数字建造在更大量性的“线性建筑”中的实践潜力,在基地信息数字化、多方案比较、发展方案确定性、结构深化、细部设计、工厂预制、现场装配七个阶段中,讨论了数字建造平台、设计师、设计成果之间的互动关系,验证了数字建造广度、深度、精度、效率四方面的优势,也发掘并记录了设计师的能动工作和有效身份。在数字建造中,数字技术工具重塑了设计媒介、工具与人的关系,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互适应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吴琪 《建材与装饰》2013,(37):10-11
非线性思维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对于建筑行业还是普通大众来说,都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与建筑观,为建筑设计及创作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探索方向。利用非线性理论创造出更符合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建筑空间以及形式,并且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线性建筑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非线性建筑业将会成为21世纪建筑的新潮流,本文首先分析了非线性建筑的相关理论依据与非线性表达,并且分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非线性建筑如何设计。  相似文献   

14.
李晓岸 《建筑技艺》2015,(3):110-113
针对目前国内非线性建筑普遍建造质量差的现状,结合亲身实践,分析了在非线性建筑的设计建造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办法,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何隽 《建筑施工》2011,33(9):806-807,822
阐述了施工技术在结构性建筑中的表现特征,探讨了结构和施工的关系,并结合案例从施工工艺与结构形态、结构构件、建造细节与品质、数字化的建造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技术对结构性建筑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数字化建造"的内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从建筑信息模型为数字化建造提供详尽的数据信息、保障、有效的管理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信息模型是数字化建造的基础。文章还指出,数字化建造必须与建筑信息模型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由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项目的设计创意切入,介绍了该建筑由“莫比乌斯”这一设计概念开始,逐步进行深化和建造的过程。文章着重分析了数字化技术是如何应用在建筑设计、技术深化以及加工建造等诸多方面,以及数字化技术对此项目实践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当前建筑行业研究的前沿领域,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展并将其应用于传统民居建筑的活态化保护利用.研究阐述工业化制造与基于构件的传统建造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及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典型民居建筑更新为例,针对更新中设计和建造的核心问题,探究工业化技术和传统营建技术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建造工序信息模型的研发运用完成具体的建造工艺和工序,并初步建构一种结合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传统民居活态化保护利用工程思路,也可为设计营建一体化提供相应的工具插件.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的前沿科技,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建筑也成为建筑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许多数字化建筑作品已经成为新时代建筑的代表.数字化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法不仅对公众的美学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对传统建筑设计和建设的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须采用一体化的建造方式,信息技术则是推行从构件生产到装饰装修一体化建造方式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阐述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配技术的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 BIM 与 ERP 相结合,建立一体化数据化的装配式建筑信息交互平台,对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全产业链的信息进行数字化集成,以达成全过程全产业链的信息贯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实现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数字化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