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屯兰110 k V变电站发生的雷击打坏主变事故,并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试验情况,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计算分析。认为母线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太长、变电站的冲击接地电阻过大、雷电过电压未经过进线段保护进行有效限制,侵入的雷电波幅值过高是这起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下针对性的改造措施:对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进行优化改造、规范站内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的长度及布设位置、在进线段杆塔上装设无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对装设有线路避雷器杆塔的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进行检测。通过以上改造,消除了变电站防雷保护的隐患,大大提高了矿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是变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500 kV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必然造成大面积停电,引起严重后果。选择适合的雷电流,输电线路,杆塔,避雷器等的模型,通过ATP-Draw仿真软件对500 kV变电站进行准确的仿真计算,并考虑雷击点位置,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主变侧避雷器的保护距离等影响因素,通过仿真我们可以发现,近区雷击危害最大;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应当尽量减小;主变侧避雷器的保护距离应尽量减小;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主变侧加装避雷器以提高保护效果等。这些关系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实际工程应用尤其是对变电站防雷和避雷器的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西某110 k V变电站主变压器被雷电打坏的事故,分析出事故原因主要是35 k V线路进线段保护不完善,雷电波侵入所致。在分析了35 k V线路进线段杆塔接地电阻高、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动作等防雷隐患以及杆塔塔顶安装避雷针保护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杆塔的接地装置进行改造,使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保护,更换"零值"和"低值"绝缘子以及拆除杆塔塔顶避雷针这些进线段完善措施。通过上述改造之后,消除了该线路进线段的防雷隐患及误区,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江西省某铜矿开采公司变电站雷害事故研究与分析,根据其变电站短路电流的大小发现其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过大,变电站主变变压器低压侧线路避雷器单独接地以及变电站内部部分使用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等防雷缺陷及问题。提出在变电站外铺设辅助环形接地网、避雷器引接到变电站主接地网上以及更换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等改造措施,最后通过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仿真软件对避雷器引接到变电站主接地网前后对于变压器低压侧线路过电压进行仿真验证,验证改造措施的有效性,同时此种防雷改造措施同样可以引用于其他矿区的变电站。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278-282
介绍了某煤炭企业35kV变电站雷击事故情况并系统分析雷害事故原因。根据雷击现场具体现象和变电站规格参数,对产生雷击的原因逐一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确定了是雷电侵入波所致,并提出了在变电站进线段架设避雷线作为保护装置、减小避雷器与变压器之间的电气距离等改造措施。通过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变电站进线段架设避雷线前后雷电侵入波对变压器造成的最大冲击电压进行仿真,以验证改造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变电站雷击导致避雷器烧毁事故,通过现场调研测量接地电阻值及软件仿真分析,得出该变电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雷电反击。同时提出线路避雷器并接防雷电容器及对避雷针、进线终端杆塔及出线首端杆塔进行局部接地冲击优化,并采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两项措施能有效降低雷电过电压陡度及幅值,能起到较好的防雷效果。该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同时能够为同类型变电站改造及建设提供相应的工程实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20kV马墨线雷害事故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20 kV马墨线是韶关地区的一条骨干线路,自建成投产以来发生多起雷害事故.为此,对该线路现有防雷措施及具体雷害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事故杆塔现有防雷措施参数对其耐雷水平进行计算,得出了该线路的雷害事故主要是雷击杆塔或避雷线引起的反击.在具体事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防雷措施存在问题及不足,主要采取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相似文献   

8.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是500 k V敞开式升压站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用ATP-EMTP软件对某500 k V升压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雷击点位置、杆塔冲击接地电阻、避雷器至主变距离、电缆进线型号以及冲击电晕对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规律,计算了500 k V电缆进线升压站避雷器的保护距离。研究表明: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并非总是可以降低侵入波过电压,对于各基杆塔,存在一个最有效的降阻区间;冲击电晕对500 k V升压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影响显著,且对于不同设备及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其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电网近几年发生的雷电侵入波事故为例,利用ATP-EMTP仿真软件,分析了广东电网近年来加强线路绝缘对变电站侵入波水平及避雷器通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安装变电站出线避雷器,可减少线路绝缘水平提高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影响。通过讨论变电站内各避雷器的通流,提出了选择变电站避雷器标称电流的建议:出线避雷器选择标称电流较大的避雷器;在安装出线避雷器的条件下,站内母线和主变处避雷器可选择标称电流较小的避雷器。  相似文献   

10.
特殊场所电源系统的防雷优化与事故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调研特殊场所的变压器雷害事故,发现变压器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正逆变换过电压和冲击波在绕组中的传递。经现场试验和理论推导,提出了安装可调式保护间隙、安装避雷器、加强绝缘等措施,对特殊场所电源系统进行了防雷优化。实践证明,该方法提高了特殊场所电源系统的耐雷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重雷区、高海拔地区的风电场、移动通讯站、微波站、雷达站等场所,对解决电力工程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5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6 kV~35 kV中压电网雷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防雷保护措施的现状,并且分析了防雷保护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避雷器保护、改善中压电网杆塔和防雷装置的接地、线路容易遭受雷击的杆塔加装避雷针或架设避雷线、使用钳位绝缘子、提高自动重合闸的投运率和加强中压电网的运行维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变电站二次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耐雷水平低,雷电波侵入易导致二次设备的损坏,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分析了变电所二次系统防雷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雷电对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干扰方式和途径以及雷电流对二次系统的耦合方式,深入研究了二次系统防雷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二次系统防止雷电干扰提出改进措施:改变二次系统的接地方式,改善接地网电位分布,完善二次系统的屏蔽及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500kV变电站并联电抗器雷电侵入波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500kV变电站和进线段结合起来,在变压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安装位置对电抗器进行保护。采用ATPDraw对雷电波及变电站进行仿真,并结合MATLAB对仿真结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电抗器前和主变设置避雷器比在进线入口设置能更有效地防止雷电侵入波对电抗器及变电站内其他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冯星明 《建筑电气》2014,(3):147-152
根据铁路客站照明设计的特点、内容和规范要求.从照明供电的可靠性、安全照明、备用照明、疏散照明设计,照明的防触电、防漏电和雷电防护,以及灯具的选型和安装等设计环节,探讨和总结铁路客站照明设计的安全性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二次系统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雷电波侵入到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途径。通过线路雷电波侵入到二次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得出:当线路遭受雷电流幅值为80kA的雷击时,经过变电站所用变压器耦合到二次系统上的电压最大为193.983285V,大大超过了二次设备的耐过电压水平,易造成二次设备的损坏。提出了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级防护措施:低压电源系统的防雷;防止感应雷通过信号、控制线侵入;改善地电位分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代工业企业防雷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现代防雷体系的组成,着重分析了内部雷害的产生及防范措施,并对电涌保护器的类型及选型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家图书馆改扩建工程电气设计为例.阐述了建筑改造电气设计中的设计原则、技术难点和设计思路,并针对照明、变电所、防雷接地等具体系统进行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微机电源防雷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微机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耐压水平低,雷电波侵入电源系统时易导致设备的损坏,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依据雷电波侵入变电站微机电源的途径,建立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根据雷电波的特点,在电源装置前加装电源防雷吸收装置,通过对其进行ATP仿真,表明该装置对雷电波有较好的削波效果。同时还对电源线电缆进行屏蔽接地设计,以减少地电位干扰,降低了雷电波对变电站微机电源系统的危害,提高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