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苯甲酸吗呆盐气相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一步法合成了苯甲酸吗啉盐,针对气相缓蚀剂实际使用状况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模拟大气腐蚀状态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性能优良,有实用前景的气相缓蚀剂。 相似文献
2.
低聚型气相缓蚀剂双—(吗啉甲基)—脲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开发了一种吗啉二聚体,双-(吗啉甲基)-脲作为气相缓蚀剂,采用多种方法对其气相缓蚀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黑色金属气相缓蚀剂,对铜、铝等有色金属也有一定的缓蚀作用。采用Kundsun法测定其饱和蒸气压为1.73×10^-2Pa。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表明它对金属的阴极电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缓蚀剂的缓蚀基团和分子结构方面概述了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气相缓蚀剂的有关缓蚀机理。分析了缓蚀效果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气相缓蚀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别论述了单组分缓蚀剂和复配型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即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在金属表面所具有的不同吸附过程。单组分缓蚀剂中特殊的分子基团在金属表面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混合吸附过程起到缓蚀作用,复配型缓蚀剂在金属表面通过各组分间协同吸附或竞争吸附过程起到缓蚀作用,并指出了缓蚀机理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用于二氧化碳腐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咪唑啉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季铵盐、有机胺和复配型缓蚀剂,结合缓蚀剂的分子结构和缓蚀效率等对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几种用于二氧化碳腐蚀的新型缓蚀剂,如多活性位点有机化合物、硫醇、席夫碱和聚合物等。最后针对二氧化碳腐蚀环境的复杂性,对未来缓蚀剂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环己胺类气相缓蚀剂对锌在薄层液膜下的缓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及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铬酸二环已胺、磷酸环已胺、亚硝酸二环已胺和碳酸环已胺这4种气相缓蚀剂对金属Zn的缓蚀作用和吸附行为.4种气相缓蚀剂均属于覆盖效应作用机理的阳极型缓蚀剂.铬酸二环已胺、磷酸环已胺和亚硝酸二环已胺抑制了金属Zn在0.5mol/L Na2SO4薄层液膜下的阳极反应而对阴极反应影响很小.缓蚀效果以铬酸二环已胺最好,碳酸环已胺对Zn试件的腐蚀几乎无影响.红外发射吸收光谱的结果也表明铬酸二环已胺在锌试件表面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环己胺甲基脲(CAU)气相缓蚀剂的防腐蚀性能和成膜特性。方法 采用密闭空间挥发减量实验考察了CAU气相挥发能力,通过气相缓蚀能力实验和气相防锈甄别实验研究了它对碳钢的气相缓蚀保护作用,采用ACM电极技术考察了CAU预膜对碳钢电极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通过XPS技术分析了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成膜特性。结果 环己胺甲基脲的挥发性较小,72 h、50 ℃条件下密闭空间挥发减量大约为1.0%。经过20 h诱导期,气相缓蚀实验的碳钢试片无锈蚀。气相防锈甄别实验中,CAU可以使碳钢的腐蚀率从311.9 mg/(m2?h)降低至64.76 mg/(m2?h),对碳钢缓蚀效率为79.24%。CAU预膜电极电化学阻抗谱呈现弥散效应,经过30 min的CAU预膜,碳钢电极的电荷传递电阻从1.32 kΩ?cm2 提高到3.81 kΩ?cm2。环己胺甲基脲可以挥发到达碳钢表面,通过分子中的N原子、O原子和Fe原子发生化学配位作用,吸附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结论 环己胺甲基脲是性能优良的碳钢气相缓蚀剂。 相似文献
7.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进展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抑制金属制品大气腐蚀的重要手段之一,气相缓蚀剂近来备受关注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介绍了气相缓蚀剂目前的国内外发展概况,阐述了气相缓蚀剂的分类、性能、评价方法和作用机理,并展望了气相缓蚀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吗啉衍生物气相缓蚀剂的分子设计和缓蚀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Pcmodel分子力学程序和PM3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法,对新型吗啉衍生物气相缓蚀的分子设计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通过分子内的亚甲基链把吗啉和二环己胺分子连接起来,合成吗啉Mannish碱衍生物N,N-二环己基胺甲基吗啉,可以在碳钢表面形成多中心的吸附,具有较高的EHOMO和较低的ELUMO,提高了N,N-二环己基胺甲基吗啉在金属表面的覆盖程度以及与金属的键合强度.当向N,N-二环己基胺甲基吗啉引入苯甲酸根阴离子后,整个体系的EHOMO进一步升高,ELUMO进一步降低,该复配体系和钢铁成键更稳定,从而使其气相缓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碳酸环己胺(CHC)为主体,通过与其它缓蚀剂复配,筛选出可用于铸铁文物保护的高效复合气相缓蚀剂。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XPS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气相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HC与乌洛托品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缓蚀效果,当乌洛托品与CHC以1∶4的质量比复配时,缓蚀率可达96.61%。该复合气相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能够和铸铁发生化学吸附而形成缓蚀性能良好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化学方法和表面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有机膦酸醇酯类缓蚀剂(YKI-05)对于907A钢在天然海水中的缓蚀行为.实验表明,在静态海水中,浓度为300mg/L的YKI-05缓蚀剂能在907A钢表面形成稳定的缓蚀膜层,是一负催化阴极型缓蚀剂,在实验周期内其对907A钢的缓蚀效率较高;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对该缓蚀膜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棕榈酸、二乙烯三胺、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咪唑啉型缓蚀剂YQ-01,与YQ-02复配后得到能有效抑制二氧化碳腐蚀的缓蚀体系YQ-03。应用静态挂片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YQ-03抑制二氧化碳腐蚀的电化学特征,分析了腐蚀前、后及加入缓蚀体系YQ-03后A3钢的表面产物,探讨了YQ-03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由主剂YQ-01和助剂YQ-02组成的复配缓蚀体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腐蚀产物膜有3层,能有效抑制饱和CO2的高矿化度盐水对A3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法试验,研究了复合异抗坏血酸钠溶液对A3钢的缓蚀行为,确定了异抗坏血酸钠溶液对A3钢的适宜缓蚀条件.复合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是一种兼有阴极抑制型和阳极抑制型的钝化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5.
MBO缓蚀膜中Cu的价态及成膜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IR)和扫描隧道显 微镜(STM),对Cu在含NaCl的2-琉基苯并唑(MBO)溶液中处理后,其表面所形成的缓蚀膜进 行了研究.缓蚀膜的Cu2p\-\{3/2\}结合能值为932.3 eV,在Cu2p\-\{3/2\}和Cu2p\-\{1/2
\}之间没有“卫星峰”存在,且俄歇峰CuLMM的结合能为337.6 eV,表现了典型的一价Cu化 合物的特征.该缓蚀膜的红外光谱与MBO的一价Cu的合成化合物的红外谱图相一致.在形成缓 蚀膜前后,N1s和S2p的结合能变化显著,表明MBO分子可能通过S和N原于与一价铜离子键合 的.原位的STM表明,Cl\+-的存在可使MBO在Cu表面形成致密的三维膜.对MBO缓蚀膜的形成机 理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在MBO缓蚀膜形成过程中Cu腐蚀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席夫碱结构对Cu缓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组装技术使席夫碱在Cu表面自组装成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交流阻抗方法及量子化学法研究了席夫碱结构对Cu缓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席夫碱类化合物在发挥其活性时应以接受电子为主,此类化合物的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和苯环上的-OH是该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区,席夫碱苯环的-H被给电子基团取代会提高对Cu的缓蚀效率,且取代基团越靠进-C=N-,形成的螯合物越稳定,缓蚀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气相防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以气相缓蚀剂为基础的气相防锈材料的开发现状,讨论气相防锈塑料、气相防锈干燥剂、气相防锈涂料、迁移型钢筋阻锈剂等几种气相防锈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前景,展望了气相防锈材料应用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可溶性聚酰亚胺(PI)Langmuir-Blodgett(LB)膜沉积在碳钢电极上,研究其在中性及酸性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ILB膜在中性及酸性介质中对碳钢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单分子层数目对缓蚀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