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对风电大规模接入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通过小波变换将风电功率序列在不同频率上进行分解,对分解后的单支序列分别采用相匹配的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和预测,最后,叠加各序列的预测结果得到完整的预测值。基于该模型的内蒙古某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风电功率预测为背景,将小波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在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基础上构造了小波神经网络,并提出了基于附加动量法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利用附加动量的小波神经网络建立天气预报数据与发电功率的映射模型,并进行实际预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了设计预测模型的实际可行性,并且预测精度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3.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准度能为大规模风电并网提供安全保障,为此提出一种考虑风速波动特性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定义5种风速波动类型,对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历史风速序列进行波动类型划分,得到不同风速波动类型的天气时段;其次,将这些天气时段对应的历史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类,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各类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频计算,得到特征、频段互异的多个子模态;然后,利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建立每个子模态预测模型,将各个子模态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风电功率预测值;最后,对待测时段的风速序列进行波动类型划分和识别,选取相匹配的功率预测模型计算出最终预测值.利用某实际风电场的数值天气预报风速数据和功率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组合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训练数据的冗余信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相似曲线簇和GBRT方法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对历史风速序列进行相似曲线簇的提取,采用相似离度作为相似性判据,对大量历史风速序列与测试集风速序列进行相似性的判断,继而找出相似性好的风速曲线簇以及曲线簇中每个风速点对应的功率,并将其作为最终的训练样本,然后采用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模型进行风电功率的预测。用上海某风场的数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风电功率的精准预测是提高风电并网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气象特征复杂性与随机性引起风电功率难以精准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MD-CNN-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总体结构包括多气象特征序列变分模态分解(VMD)与重构、卷积神经网络(CNN)挖掘多气象特征信息、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结果输出、泛化能力分析。与目前仅考虑分解历史风电功率序列分别建立预测模型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VMD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能够跟踪气象特征预测未来风电功率趋势。在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上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高,降低了多气象特征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风电功率的长记忆、大波动性特点,提出了一种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算法。利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在风电功率序列分解过程中添加成对的正负噪声分量,得到的不同复杂度的子序列,提高信号重构精度和分解速度。风电功率子序列的线性分量应用自回归分数积分移动平均模型进行预测,风电功率子序列的非线性分量利用自回归分数积分移动平均模型的残差序列训练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来进行预测,最后组合得到风电功率预测结果。通过对国内某风电场风电功率数据进行验证,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且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大规模风电场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精度,减少由风电功率大幅度波动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原子稀疏分解(Atomic Sparse Decomposition,ASD)和混沌理论的风电功率超短期多步预测模型.首先,利用ASD良好的序列趋势跟踪特性,将风电功率时间序列分解成多个原子趋势分量和一个残差随机分量;其次分别利用自适应预测法和混沌理论对两分量进行超短期预测;最后,将两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结果.选取我国东北某区域风电功率数据为例,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预测模型,本文的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大规模风电场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对精确度的要求,结合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曲线及支持向量机非线性拟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功率短期预测模型。即将EMD分解后的各个风速序列分量通过PSO-SVM模型预测,将得到的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后得到风速预测值,将该值输入功率转化曲线,即可得到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结果,以实现对风电机组功率的预测。通过对某地区风电场实际风速为例进行的仿真误差对比分析,得知该组合预测模型不仅有效可行,且有效提高了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权重的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功率预测对风电并入电网、电力系统的调度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风电场发电功率受风速、风向、地理、气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具有时间相关性,也具有空间相关性,单一的预测模型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提高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精度,主要针对风电功率预测建立基于动态权重选取得组合模型进行研究,通过该组合模型来对风电场的发电量进行预测,并且应用多个评价指标来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对吉林西部某风电场实测数据的预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供水量是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能获得更高精度预测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混沌局域法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应用混沌局域法对城市日供水量进行初预测,然后,应用神经网络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由于所提出的组合模型利用了混沌局域法及神经网络进行优势互补,能同时提高预测精度与计算效率。为验证所提出组合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采用某市7 a实测供水量数据,对混沌局域法、BPNN、RBF及GRNN神经网络4种单一预测模型及相应的3种组合模型预测精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精度都高于对应单一预测模型,混沌局域法与GRN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最高,且运算时间远低于单一神经网络模型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11.
风电场风速及风电机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对电力系统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结合江西省某风电场的风速和功率历史数据,建立了支持向量机风速预测模型,预测未来4 h的风速和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风速和功率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35%,16.83%,要优于BP神经网络的25.37%,25.43%。  相似文献   

12.
在运用时间序列法预测风速及风电功率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统计法对16台风电机组的风速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基于实测数据的风速功率关系带,用于提取有效历史功率点,达到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目的.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预测,并选取合适的误差衡量指标进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3.
WRF模式在风电场风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的风电场风速预测是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从风速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两方面分析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时不同嵌套网格分辨率对风电场风速预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宁夏某风电场进行提前102h的逐时风速预测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网格分辨率的提高,风电场风速预测精度略有提高,但计算时间变长.兼顾预测精度和效率,建议使用3层网格.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捕捉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效增加预测时效,使风电场风速预测可以提前到2~4d,为风电场的运行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尺度小波分解和时间序列法的风电场风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风电场风速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分解和时间序列法的混合风速预测模型,通过小波分解将风速非平稳时间序列分解为不同尺度坐标上的平稳时间序列,然后把分解后的各层序列重构回原尺度,再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平稳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叠加合成得出原始风速序列的预测值。同时在验证时间序列模型有效性与模型选优过程中,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SBC定阶准则,改善了以往模型定阶准则的收敛特性。在算例分析中分别利用本文方法和常规预测法对实际风速分布特性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不平稳风速序列的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风速的强时序性和强随机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马尔科夫理论的改进风速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分解与重构获取各层平稳风速信号,并分别对各层平稳信号进行时间序列建模预测。由于以上算法在风速剧烈变化时存在预测失真,依据风速的马尔科夫转移特性,利用时变马尔科夫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修正各层加权叠加后的风速预测值。以风电系统为例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消纳问题是制约大规模并网风电高效利用的瓶颈,而调度决策是消纳并网风电的核心问题。根据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概率分布及功率波动概率分布与备用需求变化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并网风电的备用需求模型,定量的表示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在调度决策中,将风电视为可“主动”参与调度的电源,构建了风电动态接纳区间与备用协调优化的调度模型。模型计及了风电的不确定性,通过制定合理的风电并网容量区间计划和机组出力计划,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为含大规模并网风电系统最大程度地合理消纳风电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风速性质直接影响风力发电的功率,确定性预测在很多方面无法满足当前需要,而概率性预测比较符合实际,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采用以当前时段实测风速和下一时段预报风速为联合条件的离散预报误差概率统计模型(forecasterrorprobabilitydistribution,FEPD),从而预测短时(功率预测前几小时)风速,通过得到风速数据,在短时时段覆盖内,就能够预测风力发电的功率.实例证明,以风速为基础从而预测风力发电功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To protect trains against strong cross-wind along Qinghai-Tibet railway, a strong wind speed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to obtain high-precision wind speed short-term forecasting values for the system to make more accurate scheduling decision, two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were proposed. Using them to make calculative examples for actual wind speed time series from the 18th meteorological s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and improved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 can attain high-precision multi-step forecasting values, the mean relative errors of one-step, three-step, five-step and ten-step forecasting are only 0.30%, 0.75%, 1.15% and 1.65%, respectively.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and Kalman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 can obtain high-precision one-step forecasting values, the mean relative error of one-step forecasting is reduced by 61.67% to 0.115%. The two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both maintain the modeling simple character, and can attain prediction explicit equations after modeling calculation. Foundation item: Project(2006BAC07B03)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 & D Program of China; Project(2006G040-A) supported by the Founda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tion of Ministry of Railway: Project(2008yb044) supported by the Foundation of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9.
研究风力发电仿真首先要研究风能特性的仿真。针对某风电场实测风速标本进行了基于高阶统计量时间序列的风速建模与仿真,不但解决了统计学风速模型不易实现且无法建立多种变化风速模型的问题,而且高阶统计量理论的应用消除了传统时间序列风速建模中把自然风完全等同于理想高斯过程所带来的误差,同时去除了测量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现有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风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阻抗匹配的系统功率输出优化方法。通过建立和分析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指出在发电机与整流器间串联阻抗后风电系统稳定运行点会发生变化,若阻抗参数设置合理则可提高系统的功率输出;基于该原理,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风速以及蓄电池电压的概率分布情况,以发电机一段时间内输出能量最大为优化目标,确定阻抗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电抗器参数可以有效提高风力发电机能量输出,优化后平均输出功率增加了约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