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蔡昱 《中外建筑》2008,(2):96-99
宋氏小洋楼从建筑形式上来说,既有浓郁的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又兼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保护和研究闽南宋氏民居建筑,对于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区域品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选择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文化与石材文化为2个切入点,对厦门近代"嘉庚建筑"1919—1962年间的本土化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追溯其本土化历程的缘起,进而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红砖文化融入南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红砖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最后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石文化融入南洋与西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石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为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异彩纷呈的福建地域性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丽娥 《华中建筑》2007,25(2):144-14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发展传统"嘉庚风格"而形成的"新嘉庚风格"、延续与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底蕴丰厚的红砖文化、灰砖文化和石材文化而创作的"新红砖建筑"、"新灰砖建筑"和"新石材建筑",使地域性建筑成为福建多元其生的现代建筑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该文旨在通过对它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与梳理,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闽南红砖大厝的文化特色民居是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它反映各个地区的风俗、气候、文化等特点,也显示出各自的独特内涵。福建有四大民居,即土楼、土堡、灰砖和红砖民居,其中闽西土楼最有特色,而以闽南红砖大厝最为靓丽。闽南开发当在三国时期。随着明清时期厦门港、漳州月港等的盛兴,闽南人跨海出洋谋生的越来越多,而后华侨回乡大量建造住宅。因此闽南红砖大厝从总体布局到细部装饰都明显可见西方及南洋文化影响的痕迹,有别于闽东民居的江城文化、闽北民居的书院文化、闽中民居的山林文化、闽西客家民居的移垦文化,具有海洋文化内涵和亚热…  相似文献   

5.
齐建华 《城建档案》2006,(12):47-49
嘉庚风格校园建筑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首创,它以古朴大气、庄重恢弘和鲜明的中西合璧风格成为中国近代校园建筑的优秀典范。嘉庚风格校园建筑档案独具特色,浓缩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兴学精神及中西建筑文化精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嘉庚建筑、台湾建筑以及闽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台湾建筑风格来源于闽南建筑,是闽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嘉庚楼群建筑形成和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嘉庚楼群是闽南建筑的升华。综上所述,台湾传统建筑和嘉庚建筑均来源于闽南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建筑均在闽南建筑的基础上均有着各自的细节发展变化,呈现出你中我,我中有你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7.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以红砖厝为代表,既体现中国建筑对称、结构严谨的风格,又以特别的绘饰雕艺、鲜艳的色彩体现出其独特性,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碰撞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工艺,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为例,以"互联网+"为背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在设计、生产、营销、维修保障等方面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路径,以探索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现代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侯艳芳  侯婷婷  李婷婷 《砖瓦》2022,(2):31-32,35
闽南古厝是闽南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有着极其浓烈的地域特色.在闽南古厝的传承中,"红砖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砖厝的建筑风格不仅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红砖文化"不只是闽南古厝建筑特色发展与成就的概括,它也代表了闽南人坚韧豁达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  相似文献   

9.
闽南红砖古厝是具有很强地域特征的民居形式,墙体装饰构造则是体现闽南红砖古厝地域特征的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闽南地区人文环境与自然条件,探究了红砖古厝墙体构造做法和装饰艺术,并基此总结了该类民居墙体装饰构造中所反映出的地域特征。认为:中原人的几次大规模迁入福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影响了闽南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制;闽南地区盛产的建材、气候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造就了其独树一帜的地域变异。  相似文献   

10.
王治君 《建筑师》2008,(1):86-92
在中国,惟独闽南地区是红砖民居,当地人称“红砖厝”,关于“红砖厝”——红砖之源,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近年来,虽偶有相关研究成果问世,但迄今为止,未见有说服力的成果被学界认同,“红砖厝“红砖之源长久以来一直是建筑史学界热衷争论的话题。 闽南民居“红砖厝”是异域建筑文化与本土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是通过结合变异生成的符合地域性及传统习俗的样式。它反映了在社会文明进程中,本土建筑面对纷杂五彩的文化现象所产生的一种漂移、游离、吸纳进取姿态。本研究力图以海上交通史为主要线索,从闽南移民迁徙史、宗教传播史中寻觅踪迹。试用“图像学”的方法,以考古发现作举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筑历史遗迹和断壁残垣中,去梳理沉淀的诸多信息碎片,以求抛砖引玉、点石成金。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成都出现了一大批造型精美的公馆建筑,这些建筑代表那个时期的美学与文化特征,反应了民国时期成都市的社会风貌。这些建筑多为中西合璧式的,是川西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特例,是传统建筑对外来文化的消化与吸收的结果。研究成都民国时期的公馆建筑,是对川西传统民居研究的重要补充与丰富。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是指地点的身份特色,表现着地方文化的本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性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被差异化地理解与重构。选取以展现地方性为核心的《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为例,分析中外游客相关网络评论的文本及图像数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及场景分类技术,剖析比较中外游客对平遥的地方性的感知深度及异同。研究发现,对于地方性的不同层次的感知,情境体验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跨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考察经由图像所传达的空间场景,发现中外游客对各层次的地方性的关注度差异不大。评论文本解析则显示出外国游客存在语言及文化上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中国游客对情景剧的地方性有着更系统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人们热衷于求“大”、求“洋”、求“奇”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把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是当今建筑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城市空间增长出现高速低效、整体结构失衡、整体容量控制失效的问题,城市增长边界作为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本文立足于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的规划实践,结合典型发达国家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分析,试追溯城市增长边界基本内涵,对城市增长边界与我国现有空间管制工具——"三区四线"、"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城市开发边界"的关系进行辨析。提出我国城市增长边界应具有双重内涵——基于区域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原则,体现"底线"思维和城市最终远景规模特征的"永久性"城市增长边界,和基于"分期规划"的理念,体现城市阶段性发展特征的、保证过程紧凑的"阶段性"城市增长边界。最终通过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需要结合切实有效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政策,从而实现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平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合。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现状,比较中外生态建筑的发展,分析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提出从可持续发展建筑要素的点滴运用出发,通过实践逐步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笔者首先对建筑时间属性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论述,即以时间条件为转移并承载其自身所带来的文化、情感、历史等要素的特性。而后在明确建筑造型与时间属性关系的基础上,以几个典型建筑为例,分别从建筑的材料、造型形式和文化精神3个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了现代建筑如何在建筑造型设计过程中表达建筑的时间属性,旨在探索出基于时间属性的 “模仿与更新”在建筑造型设计中运用的可能性和新方法,解答“模仿”什么和如何“更新”两个问题。笔者认为,时间属性是建筑不可忽略的本质属性。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充分表现建筑的时间属性,吸收各种各样的建筑造型设计手法进行创造,发挥时间为建筑造型带来的特别效果,迎合人们对于历史的特殊情感,从而为建筑打下时间的烙印,体现出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全国“古建园林学术讨论会”上,大家共同认识到古建园林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从环境意识来认识古建园林的修复和民族风格新建筑的设计,并且需认识到建筑文化是多元、多方位的。对待传统古建园林的维护、修复和使用问题,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并在本次讨论会上制定了今后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9.
“阴性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井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纲伦 《华中建筑》1999,17(1):21-28
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阴性文化”的特征,认为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古代社会政体:“启立夏,家天下”;另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如儒家“崇礼”“佛家”“悟空”,道家“法无”,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自古深受这种阴性文化影响,并产生独特有空间原型,所谓“井空间”即其中之一,从穴居时代中国先民的“竖井”到明清民居的“天井”,“井空间”的建筑表现源远流长,作为“外井式”井空间建筑形态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