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以"下三带"理论的底板阻水厚度法和突水系数法对济阳煤矿10煤底板徐奥灰水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邢东矿2228工作面出水封堵项目,研究动水条件下出水通道封堵技术。底板突水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我国进入下组煤的开采以及开采煤层深度的加大,煤矿受奥灰承压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煤层开采后,在采动应力与水压力共同作用下会引起底板岩体破坏失稳,引发底板裂隙奥灰突水,逐步成为主要的底板突水形式。发生底板突水后,首要问题便是对出水通道的封堵,目前对出水通道的封堵局限在静水条件下实施,需对出水通道在动水条件下进行封堵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现场原位压水试验是揭示岩层阻水能力的可靠方法。为探究下组煤底板泥岩阻水能力,采用现场压水试验的手段对兖州矿区破碎程度不同的两段泥岩进行测试。采用渗透系数和平均阻水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岩体的阻水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破碎泥岩的渗透性远高于厚层状完整泥岩的渗透性,阻水能力有限;岩体的渗透性在水压达临界值后发生突变,水压对岩体渗透性的改变,在破碎泥岩中表现出持续性,而在厚层状完整泥岩中表现出瞬时性;厚层状完整泥岩的平均阻水强度明显超过破碎泥岩的平均阻水强度,能够阻抗更高的水压。本研究成果对兖州矿区下组煤底板泥岩阻水能力的认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下组煤的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邢台矿区岩溶地下水水环境保护开采方面的技术经验,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在水文地质预测、超前探查、井田分区评价、煤层底板改造、快速建造阻水墙、建造陷落柱堵水塞和充填开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和成效。实现了矿井超前预探及采前安全性评判,采用下组煤带压开采底板注浆改造加固技术,综合注浆法快速建造阻水墙技术、陷落柱堵水塞建造技术、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有效防止了工作面突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矿山在岩溶水的严重威胁下防治水的方法、方案和一般对策。作为实例,文中介绍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附近的多罗格和陶陶巴尼奥煤田一百多年来防治水的经验。在这两个煤田,曾发生过五十多次局部和全部淹井事故。在考虑其他一些约束条件(如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出了防治水的一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6.
导水陷落柱突水模拟试验台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研究采动影响下陷落柱突水的物理规律及特征,结合五阳煤矿7601工作面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和突水模拟试验平台分别模拟了底板和过煤层两种不同陷落柱的突水过程.结果表明,陷落柱突水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台相似模拟相一致;底板陷落柱与过煤层陷落柱突水的规律是,在采动作用影响下,陷落柱周边的塑性区不断扩大,与工作面前方形成的塑性区相互贯通,形成突水通道,当陷落柱充水且水压达到一定值时,工作面发生突水;特殊构造突水模拟试验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华北煤田底板矿井水分布及突水机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型煤田因受底板灰岩岩溶水的威胁,在矿井向深部延拓中矿井水害日趋严重.总结了华北型煤田区域矿井水分布特征,结合影响突水的各关键因素讨论了下组煤底板灰岩突水的成灾机理.  相似文献   

8.
在井筒掘砌过程中会揭露不同的含水层,针对地下水在岩层中赋存的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堵水.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工作面预注浆对特殊赋水条件下大涌水井筒施工防治水的经验,并介绍了化学浆液在细微裂隙和孔隙发育含水层中注浆堵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紊流非达西流角度出发,利用压水孔水压、压水段长度、观测孔水压和流量等参水,推导出高水压条件下岩体渗透系数计算公式。结合某矿下组煤底板压水试验成果,分析了不同水流状态下计算的渗透系数的差异性,得出水流状态对岩体渗透系数计算的结果影响巨大,水压的变化引起岩体渗透性的剧烈变化。本文建议的渗透系数计算公式为裂隙岩体紊流状态下的非达西流渗透系数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采煤芯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中队3504钻机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根据煤矿中用水采煤的原理,创造出在钻孔中“水采煤芯”的方法,对于补采丢失的煤芯,效果很好,而且能节约成本,收效快,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为此特向兄弟队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已知老空水的情况下,制定放水方案设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放水煤柱公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大可能提高掘进米数,合理安排管路及水泵,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焦雪峰 《山西煤炭》2003,23(2):55-56
矿井突水后,如何查清水源达到针对性的治理,是矿井出现水害后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水质分析法对水化学类型进行判别,从而找到了水源,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14.
岩溶水的突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华北地区煤矿奥陶系岩溶水突水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掌握其突水机理,总结规律,并结合屯兰矿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对今后奥灰水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矿井裂隙动水注浆堵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敏  胡耀青 《煤炭技术》2014,(10):280-283
以浆液的黏度变化和浆液在动水裂隙中的扩散形态及凝结固化机理为基础,对注浆封堵裂隙水技术进行分析,采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得到水颗粒沉积机理和浆液注入动水的压力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浆液在沉淀充填范围内根据浆液沉积充填浓度可分为可凝结固化区和不可凝结固化区;随着注浆速率增加,浆液稳定状态范围变大,发生沉积充填有效凝结范围变大;当动水速度增加时,浆液扩散范围逐渐减小,沉积充填范围也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给矿区带来的不仅是能源与财富,还有环境污染。其中矿山水污染是比较严重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矿山水污染的现状与特点,对水污染最严重之一的酸性矿井水进行了重点阐述,并介绍了石灰石中和法、石灰中和法和生物处理法处理酸性矿井水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基岩裂隙水地区找水经验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总结了在基岩裂隙水地区找水的实践经验 ,认为基岩裂隙水地区找水有其特殊规律 ,单纯依靠物探方法易造成失败 ,只有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结合物探方法 ,方能提高找水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循环冷却水加药的方法及工艺控制措施,论述了在焦化行业中如何控制循环冷却水水质.  相似文献   

19.
李文芳 《煤》2019,(4):34-35
采用3个不同暴露面积的柱状煤体考察吸水路径对煤体吸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柱状煤体的吸水率逐渐增加,煤体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吸水率越高;毛细管网络越发达,孔隙的连通性越好,吸水路径越短,排出孔隙内的空气越容易;不同吸水路径的吸水率与时间均满足根号的函数关系。为现场实施煤层注水消突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煤泥水水质对煤泥水沉降特性和煤泥浮选有重要影响。为实现煤泥水水质的实时监测,建立了循环煤泥水体系的水质监测系统。试验证明循环煤泥水体系的电导率和水质硬度呈线性关系,该系统以循环煤泥水体系中各监测点的电导率及浓缩机溢流浓度为监测指标,水质监测系统可实现显示整个工艺流程中各设备的实时数据及工作状况、未确认的报警信息、图表显示可选时间段内各指标的变化曲线、查看任何历史时间段内曲线、显示界面及参数设置界面等功能。实现水质实时监测是煤泥水澄清循环和煤泥高效浮选的根本保障,同时为水质调控技术的开发提供研究工具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