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煤油为连续相,50.0wt%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丙烯酰胺(AM)单体水溶液为分散相,Span80/OP-10为乳化剂,依据拟三元相图配制了含50.6wt%油相、42.0wt%水相、7.4wt%Span80/OP-10(质量比6∶1)乳化剂相的W/O微乳液(质量分数)。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在65℃过硫酸铵(APS)引发下进行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纳米级交联P(AM/NMAM)微球。以微球粒径及溶胀性为考察指标,从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搅拌速率等方面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单体配比m(AM)∶m(N-MAM)为4∶1,交联剂MBAA用量0.60wt%、引发剂APS用量0.50wt%(以单体总质量计)、搅拌速率1000r/min的条件下合成的微球耐盐性好、吸水倍率高,在1.0×10~5 mg/L模拟地层水中可达18.40g/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微球形态的表征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好的球形度及单分散性,粒径分布均一,约为100nm左右。流变及岩心封堵实验表明微球胶乳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封堵效果显著,可实现逐级深部调剖。  相似文献   

2.
以烯丙基尼罗红为荧光染料,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共聚荧光微球。紫外-可见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表明,将烯丙基尼罗红溶解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或包埋在微球中,会具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产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能好且稳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标准曲线法测定微球中烯丙基尼罗红的质量分数为8.167×10-3;红外光谱实验证明制得了聚丙烯酰胺微球和表面氨基的存在;电导率测定表明,微球表面氨基的含量较高,约为60μmol/g。  相似文献   

3.
分散聚合法聚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乙醇/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将丙烯酰胺和苯乙烯磺酸钠进行分散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考察了乙醇/去离子水体积比、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苯乙烯磺酸钠含量和反应温度对聚丙烯酰胺微球调剖剂的粒径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微球调剖剂粒径可调,平均粒径为1.0~8.5μ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凝胶强度。FTIR谱图初步证实丙烯酰胺微球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乳胶微球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聚合物乳胶纳米复合微球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分类、纳米复合机理、材料性能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其在未来工业中的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烯丙基尼罗红为荧光染料,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共聚荧光微球。紫外-可见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表明,将烯丙基尼罗红溶解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或包埋在微球中,会具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产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能好且稳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标准曲线法测定微球中烯丙基尼罗红的质量分数为8.167×10-3;红外光谱实验证明制得了聚丙烯酰胺微球和表面氨基的存在;电导率测定表明,微球表面氨基的含量较高,约为60μmol/g。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和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表面富含酰胺修饰的苯乙烯聚合物功能微球(PSAM),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微球的制备条件以及形成和热稳定性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产物微球表面富含氨基功能基团,通过乳液聚合,可制得粒径分散均一、表面光滑和热稳定性较高的单分散功能高分子微球。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微球以其良好的吸水膨胀和黏弹性能广泛用于油田调驱增产,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中全面论述了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调驱作用机理及研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双交联聚合物微球、荧光聚合物微球和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微球3种新型的聚合物功能微球。最后,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微球的功能性会不断展现,研制成本也必将进一步降低,其用于油田调驱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埃洛石纳米管热敏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力锋  林旺  林素英  蔡丽芳  黄旭心 《功能材料》2013,44(10):1428-1430,1436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埃洛石纳米管(HNTs)表面包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制备了HNTs/PNIPAM热敏复合微球。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粒度仪、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复合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复合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粒径约为1.8μm,比表面积约为18.2m2/g;其体积相转变温度约为33.6℃,具有热敏性。实验条件下,复合微球对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率为99.4%,吸附MB后的复合微球在室温下再生60min后,MB解吸附趋于平衡,进一步在40℃进行解吸附时,微球中MB可以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空心微球制备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凯  游丹 《材料导报》1999,13(1):46-47,53
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轩技术包括液滴炉技术,干凝胶炉技术、微封装技术、降解芯轴技术及界面聚合体术等,综术字和项这年来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流动性、热稳定性、功能基表面特性等优良的综合性能.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微球的形貌、粒径及分布、表面结构等可根据制备方法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其理化性能.本文综述了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分散聚合法、两步复合法、自组装法、物理诱导和模板辅助法等化学方法在制备聚合物/无...  相似文献   

11.
李海东  高文杰  程凤梅  白福臣 《功能材料》2012,43(13):1718-1721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将所制备的PS微球经磺化吸水后,利用钛酸丁酯作前驱体在乙醇中反应,使TiO2包覆在磺化苯乙烯微球表面,得到有机-无机PS/TiO2复合微球。在所得的杂化微球表面接枝上可聚官能团,利用无皂乳液聚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到微球表面,得到核-壳-壳杂化微球。用FT-IR、SEM和TGA等方法对所制得的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PS/TiO2及PS/TiO2/PMMA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度好,单分散性良好;通过改变TBOT的加入量可以控制TiO2对PS微球的包覆厚度。  相似文献   

12.
分散聚合反应中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散聚合反应制备出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在分散聚合反应中多种因素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稳定剂用量的增加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则增大.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反应介质极性的加强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而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则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但是反应介质的极性和反应温度对粒径分布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纳米分子筛/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做了条件实验(如:温度,pH值,配比,浓度,合成时间,添加偶联剂等),测试了纳米分子筛/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吸油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子筛含量增加,纳米分子筛/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水率和吸油率都有很大的增加,随着共混温度升高复合材料吸水率和吸油率增大,确定了复合材料最佳吸水率和吸油率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雯  黄芳婷  董观秀  张明 《功能材料》2012,43(6):775-778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的浓度,引发剂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对制备PS微球粒径的影响。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势与纳米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表面电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均匀,在100~200nm范围内,球形度良好且呈单分散性。  相似文献   

15.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中空聚苯乙烯复合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Stber法制得纳米SiO2,并经硅烷偶联剂改性使其表面具有较佳两亲性,以该两亲性纳米粉体为油/水界面稳定剂构建O/W型Pickering乳液,引发油相中的苯乙烯单体聚合,在不同苯乙烯与成孔溶剂正辛烷的比例下制得了SiO2/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经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GPC-MALLS)、热失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证实复合微球具有中空的结构特点,并依此讨论了中空微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石蜡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合成过程中复合介质的配比及用量对微球粒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CS载药微球和n-HA载药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复合药物载体材料,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得CS/n-HA复合微球,并采用SEM、XRD、IR及激光粒度测试等手段对复合微球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CS/n-HA复合微球球形度较好,微球表面致密;复合微球样品的中位粒径D50为20μm,大部分分布在10~50μm范围内;复合后CS/n-HA微球中的n-HA结晶状态未发生明显变化,而CS的结晶程度有所降低;CS/n-HA复合微球的形成主要是基于CS和戊二醛的Schiff碱反应.  相似文献   

18.
谭帼馨  廖景文  宁成云  张林 《功能材料》2011,42(Z3):398-400,404
以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一定比例的壳聚糖多糖介质中,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PEGDA)凝胶微球.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及扫描电镜对微球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KCl用量和...  相似文献   

19.
以高浓度ZnCl2水溶液为溶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丝朊(SF)上接枝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得到铸膜液,以水为凝固浴制备SF上接枝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SF-g-P(AN-co-AM))复合过滤膜。通过SEM、TG和水接触角对SF-g-P(AN-co-AM)复合过滤膜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M添加量的增加,SF-g-P(AN-co-AM)过滤膜的断裂强度逐渐增加,通量逐渐减少。当AM用量为0.5 g时,SF-g-P(AN-co-AM)复合过滤膜的断裂强度达到1.4 MPa,在0.1 MPa压力下,水通量为35 L/(m2h)。该过滤膜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对0.03 g/L刚果红(Mw=696.68)溶液的截留率达到99%。SF-g-P(AN-co-AM)复合过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未经清洗条件下,三次纯水和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循环过滤后,通量恢复率还能达到94.4%。   相似文献   

20.
PVDF管式复合微孔膜及其膜蒸馏浓缩腹蛇抗栓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制膜条件进行了优化控制,并在多孔支撑聚乙烯烧结管的外表面涂覆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成功地制备出管式复合微孔膜,同时也为抑制PVDF在成膜过程中的形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自制的膜组件进行了生物酶制剂-腹蛇抗栓酶的膜蒸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管式膜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稳定、可靠性强、易于放大等。在透过侧压力为13.33kPa、温度为20℃时,其通量可以达到7 ̄11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