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已成为近年来一种常用的地震勘探仪器。其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也由最初的晶体频率发射/接收向频率合成技术发展,并在整个系统中可以有线/无线混合传输或无线数据接力传输。文章以YWZ240无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无线数据传输的指令、数据格式和调制、解调方式、无线数传的扩展技术:有线/无线混合传输和无线数据接力传输。  相似文献   

2.
FireFly无线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敏感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地震采集技术是因为能够适应和满足各种复杂地表条件和自然条件而不断发展的,包括能够适应沙漠、山地、沼泽、水网、茂密植被区等各种严峻地表条件,高寒、炎热、潮湿等恶劣气候条件,以及具有复杂地下结构需要采用复杂精细勘探方法进行勘探的地区。本文列举了ION公司推出的FireFly无线地震采集系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复杂地表条件下;怀俄明州的沙漠区、德克萨斯州炎热潮湿阴雨的气候环境下的勘探实例,充分证明了无线地震采集系统无可置疑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震数据采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收集所有地震道数据。接收道数的增加使瞬间传输的数据量巨大,超出了常规通信方式的能力范围。同时在野外生产时要求通讯部分具备较少的电缆,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可靠性能等特点。常规数据传输方法不易解决数据传输的通道数和距离不易确定问题。采用有线与无线结合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的实验系统,解决了采集站定位问题,保证了每个数字检波器的采集信号同步,提供了一种无线地震数据传输的新方法。实验系统中无线扩频技术的应用使无线通讯方法在地震勘探中更趋于实用。  相似文献   

4.
从SN388到现代有线遥测地震数据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目前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引进生产的,在地震勘探领域极具代表性的SN388有线遥测地震仪为例,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采集、传输、处理和记录等各顶技术。最后对有线遥测地震仪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有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将逐步形成32位(或多于32位)定点数据采集和有线/无线混合传输,并形成采集-处理-解释三位一体的多功能中心站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王兴安 《石油仪器》1994,8(1):54-55
YWZ遥测采集站是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统的主要部件,它与中心站配套使用。通过红外线遥控单元(ICM)对其设置各种参数,实现地震数据的采集和传输。YWZ遥测来集站是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在1993年引进法国CGG公司的制造技术,全套测试设备所生产的新产品。一、功能和原理YWZ无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站接收来自地震检波器(陆用或水用)的模拟地震信号,经前置放大、滤波、浮点放大、A/D转换、中心站发出“写”指令、各采集站将采集的强据存储到各自的双数字存储器内,接着(放炮完成时)中心站逐次发出“读”指令,将名采集站存储器中的内…  相似文献   

6.
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本质上应高保真地采集地震数据以解决地质任务。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正不断地引入微电子和计算机工业发展的高新技术来充实自己。单站单道三分量全无线或无电台、无电缆、无主机的万道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将较方便地应用于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采集  相似文献   

7.
甄长方 《物探装备》2003,13(2):140-141
ARAM·ARIES SPM-Lite便携式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是加拿大GEO-X公司在2002年下半年推出的全新小型便携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该仪器运用了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制造技术、网络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除继承了ARAM-ARIES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所有功能和技术外,它还简化了硬件结构,使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能性更强。更加适应地矿、煤田、丛林和山区进行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ARAM—24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有关采集数据、命令、状态数据的传输方式及系统数据传输的编码方式进行了分析,并详尽地阐述了地震数据的重采样技术及实现这一功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1 前 言TELSEISSTAR无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适用于海上、沼泽、滩涂等地区的地震勘探工作。但是当遇到城市楼群区,灌木丛等复杂地形时,由于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受到阻碍及干扰,因此就必须改变采集数据的传输方式而使用中继系统进行有线传输。2 中继系统的构成及存在问题中继系统由中继站和多个数传电缆连接适配器(CAL)组成。系统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图1 中继站连接示意图中继站与中央记录系统直接通信。每个采集站接收的地震信号通过适配器有线传输到中继站,再由中继站根据中心记录系统的命令,无线传输给中央记录系统。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有线传输遥测仪器和无线传输遥测仪器,无法满足万道地震数据实时传输的需要。IT混合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为大道数地震数据实时传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12.
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存在多次波干扰,降低了储层预测的精度,需要对地震资料中多次波进行识别和预测,以减小多次波干扰对井位部署的影响。针对现有多次波识别和预测方法的不足,通过求取速度谱能量团对应的叠加速度展度的方法识别多次波。利用该方法预测的灯影组多次波平面发育程度,和已钻井符合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综合分析认为,灯影组多次波整体具有南强北弱的规律,同时具有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地震正演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奥陶系地层有残留的区域多次波更发育,向斜区多次波干扰更强。根据多次波干扰的程度,将高石梯-磨溪三维地震资料划分为3种类别:Ⅰ类多次波干扰弱、地震能真实地反映地层波阻抗特征;Ⅱ类一次波和多次波能量相当,地震多解性较强;Ⅲ类多次波干扰强,地震反射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特征。基于多次波平面预测结果,地质人员能够判别地震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合理规避风险,在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减小多次波干扰的影响,降低井位部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介质的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扩频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姚  刘兴利  吴俊峰  秦臻 《石油物探》2009,48(3):213-220
常规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谱白化和反褶积等方法多以反射系数序列是白噪随机时间序列为前提,隐含着认为地下介质为白噪型随机介质这一问题。长期以来的勘探事实表明,地下介质不一定为白噪型随机介质,反射系数序列不一定是白噪随机时间序列。因此,常规方法有时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结果。除了白噪模型外,随机介质还有多种模型,不同类型的随机介质有着不同的性质,对应着不同的反射系数序列和地震记录。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研究了地震记录与随机介质统计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由实际地震记录求出随机介质统计参数、扩展地震记录频带的方法。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试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且分辨率大为提高的结果,是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瞿维迎  王银玲 《物探装备》2002,12(4):256-257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利用分段采集的方法,快速地判断及排除排列故障,有效地提高了野外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韩利  韩立国  崔杰  巩向博 《石油物探》2011,50(4):378-385,25
与常规炮域波动方程偏移相比,平面波偏移可以用较少的计算量得到同等质量的成像结果。然而,单边接收方式常常影响这种偏移方法的应用效果,双边观测才是适用于平面波偏移的最优观测方式。系统分析了单边观测方式对平面波偏移的影响,基于互易定理提出了两种将单边数据转为双边数据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互易定理在双边观测数据中的应用效果,认为互易定理提供了一种内插模式,可以克服共检波点道集的空间假频问题,改善平面波偏移质量。对标准Marmousi模型炮集数据应用互易定理前后的效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互易定理能够明显提高平面波偏移质量,同时减小了计算量。最后,用实际数据平面波偏移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大民屯凹陷隐蔽油气藏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的勘探目标已由构造油气藏转向隐蔽性较强的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根据大民屯凹陷资料特点,开展了隐蔽油气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针对凹陷中央部位研究了叠前零相位处理技术、时空变谱拓展技术及t0道拟合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沙三段和沙四段主频达到45~50Hz,能够识别15~20m的薄砂层。针对大民屯凹陷东、西陡坡带以及基底潜山开发研究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改善了潜山的成像精度。所研究的技术推广应用到大民屯荣胜堡[CD*2]前进地区和静北地区990km2范围的实际生产中,有效地提高了勘探基础资料的品质。应用新的处理成果,大民屯凹陷在低潜山勘探和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勘探两大领域取得了突破,部署了多口预探井。  相似文献   

17.
张宝林  陈东  陈实  黄栋 《物探装备》2002,12(4):237-240
根据G·DAPS 4地震仪器软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启动模式、一些文件的用法及系统的维护知识。  相似文献   

18.
王涛  陈武军 《物探装备》2001,11(4):263-265
SN388仪器在野外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排列故障,本文分析了地震数据的传输过程,并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分析了排列的一些常见故障并介绍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纵波反射波法多次覆盖技术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的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是影响山地资料地震成像效果并造成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山地资料地震成像出现的问题,通过简单模型计算,分析了速度横向变化对地震成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CMP和CRP点两边相应射线路径不对称或CRP点的发散。文中对在复杂山地用超长地震排列观测和选排列段叠加的做法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采集和处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