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目前塑性加工参数优化研究中,有限元分析方法效率代,可靠性差,通用性不强等现状,将国际上著名的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与先进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解法-改进的约束变尺度算法相结合,开发了一个可用于塑性加工参数优化的软件。 相似文献
2.
FM上下V型砧新锻造法拔长圆柱体时心部应力场的定量物理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光塑性法对FM上下V型砧新锻造法的锻件心部应力状态进行了测试与计算。得出了当砧宽比W/D=0.34时,锻件心部处于三向压应力的结果。该结果与作者所作的定性模拟结果相吻合。研究内容对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轴类大锻件拔长可以采用V型砧、四砧径向锻造等。为了解这些拔长方式对锻件芯部变形的影响,应用有限元软件Super Form模拟了拔长锻造过程,对比分析了V型砧和四砧径向锻造两种工艺方法的锻透性。研究表明:V型砧拔长,锻后锻件内部等效应变分布不均匀,各处变形差异较大,经3道次拔长后,锻件芯部锻透性较好,给定条件下的累积等效应变约为1.6;四砧径向锻造,锻后锻件内部等效应变分布比较均匀,但锻件芯部锻透性较差,给定条件下芯部等效应变小于0.2,且端部一定长度范围内,芯部等效应变更小,经4道次拔长后,芯部累积等效应变为0.8左右。 相似文献
4.
水平V型砧锻造法,可以通过控制锻件金属的流动方向减少轴类锻件力学性能的异向性,在锻件内部应力状态、金属纤维组织、锻件的整体性能、宏观几何形状等方面都优于普通平砧锻造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水平V型砧锻造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采用水平V型砧锻造法时,在砧宽比为1.0和料宽比为0.5的条件下,锻件心部的横向应力都处于压应力状态,而采用普通平砧锻造法使用相同工艺参数时,则会出现不利的拉应力状态。这表明水平V型砧锻造法比普通平砧锻造法在控制轴类锻件的横向应力上更有利,有更广泛的工艺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5.
6.
马继庆;安其胜;任红娃 《锻压技术》2020,(11):20-24
锻造过程中为了消除或改善钢锭内部的疏松、缩孔等冶金缺陷,提升锻造后锻件的质量,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建立了12 t模铸锭在不同料宽比、搭边量和压下率条件下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影响锻件芯部空穴闭合的3种锻造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锻造过程中料宽比、搭边量和压下率对静水应力、等效应变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优化的锻造工艺参数,可提升锻件的锻造质量。结果表明,料宽比在1.0~1.4范围时,料宽比的增大对等效应变的影响不大;搭边量大于80 mm时,搭边量的增大对静水应力的影响较小;压下率在25%~30%范围时,等效应变随着压下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压下率超过30%后,等效应变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
<正> 重达几十吨的汽轮机发电机轴,由于在巨大的交变动载荷下工作,所以对轴的冶金质量和断面机械性能的均匀性提出了特别严格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通常在水压机上采用组合砧或V型砧以自由锻造的方法来锻造轴的毛坯件,最终达到充分锻造钢锭的内部金属层并使变形沿截面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对宏观控制锻件质量、提高锻件合格率、提高生产率效果显著。详细介绍了轴类、圈子、长筒形、饼形及曲线类锻件的锻造工艺参数选择范围 ,并用实例证明工艺参数选择较为合理 ,产品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3 500 mm轧机支承辊的锻造工艺。阐述了工艺难点和工艺要点。采用一次镦粗加KD法拔长的工艺方法,保证了支承辊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并为生产更大型支承辊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字形结构件热模锻会出现背面中心凹陷和应力激增的缺陷。提出等温模锻的成形方案,同时在筋板对应凹模处开设3mm宽的窄槽对多余金属进行分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获得等温成形中3个不同阶段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分析了金属流动规律。研究表明,此工艺用于王字形结构件的成形,在保证成形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热模锻所带来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汽车前轴成型辊锻与模锻复合工艺中成型辊锻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并分析了成形过程、金属流动规律和力能参数曲线,揭示了其工艺典型特点,其结果对前轴成型辊锻的工艺和模具设计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