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赛门铁克公司的诺顿网络安全特警2004包含了诺顿防病毒2004,而新版的诺顿防病毒2004具有扩展威胁检测功能,此项新技术能识别间谍软件、广告软件和击键记录程序等非病毒性威胁。另外,诺顿防病毒2004还可以扫描所有从网上下载的,以及通过对等网络传送的压缩文件,在压缩文件被打开之前就查杀其中的病毒。“蠕虫拦截技术”与“程序型病毒拦截技术”可以在没有病毒定义的情况下阻止已知和未知的网络威胁,有效地保护用户不受范围日益扩大的恶意代码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病毒早知道     
热门病毒: 世界杯(Script.WorldCup):警惕程度★★★★,脚本病毒。 此病毒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利用世界杯热潮传播的恶意网络脚本病毒!该病毒利用人们对世界杯决赛结果的兴趣,通过邮件系统给用户发送一封标题为:“FIFA World Cup 2002”,附件为:“football.html.vbs”的病毒邮件,用户一旦点击,病毒  相似文献   

3.
安全快讯     
江民评上半年十大病毒不死毒王Klez居冠根据病毒的危害程度与用户反馈的病毒案例,北京江民公司日前公布了2002年上半年十大流行病毒,其中不死“毒王”求职信(Klez)排名位居榜首,这种病毒传播广泛,给国内外众多电脑用户造成了极大危害,其破坏方式多种多样,如删除杀毒软件进程、造成网络流量阻塞、删除重要文件等恶意破坏。排名第二的是VBS/KJ脚本文件病毒,业界称其为新欢乐时光病毒。蠕虫病毒FRETHEM“解密码”排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同时也扩大了病毒的传播范围。邮件病毒凭借其危害性强、变形种类繁多、传播速度快、可跨平台发作、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利用用户的通信簿散发病毒和用户文件,造成病毒泛滥和信息泄密,已成为目前病毒防治的重中之重。 杀毒软件厂商们纷纷开始设计自己的“网络防毒”方案,瑞星公司推出的瑞星杀毒软件2002增强版,就是专  相似文献   

5.
《软件》2002,(9)
近日,业界权威反病毒厂商北京江民公司,根据病毒的危害程度与用户反馈的病毒案例,公布了2002年上半年十大流行病毒,其中不死“毒王”求职信排名位居榜首,此病毒以其广泛的传播性,给国内外众多的电脑用户造成极大的危害,它的破坏方式多种多样,如删除杀毒软件进程、造成网络流星阻塞、删除重要文件等恶意破坏。排名第二的是VBS/KJ脚本文件病毒,业界称其为新欢乐时光病毒。蠕虫病毒FRETHEM“解密码”排名第三,以其充分快速的传播性,再一次证明了网络蠕虫病毒的神  相似文献   

6.
电脑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它产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人注目,最突出的就是“病毒”(virus)、“臭虫”(bug)和“漏洞”(hole)。虽然电脑技术在“一日千里”地前进,电脑厂商却总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尽管他们推出的各类“补丁”多如牛毛,给我们的感觉却是问题越来越多了。破坏主板的CIH病毒刚被“镇压”,专门攻击NT的Remote Explorer又在网络中泛滥。这种病毒在网上的扩散无须引导,可以在用户不执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侵入电脑,并加密电脑中的文件,使之面目全非而不能运行,从而直接威害用户系统的安全。由于NT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Remote Explorer对社会的危害要格外严重。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一个125K字节的文件感染型病毒,源代码超过5万行。与我们从前见到的几百字节或几K字节的“常规”病毒相比,真算是一种“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2002年网络病毒频繁活动之年。刚刚过去的2001年,红色代码、尼姆达等网络蠕虫病毒频频发威,将国内计算机用户闹得心惊胆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去年包括红色代码和Nimda在内的众多病毒的大量涌现相比,今年上半年被发现的病毒要比去年同期少得多,但是出现的都是具有强破坏力与广泛传播性的病毒。 业内反病毒专家警告说,(国内反病毒公司江民、瑞星、金山纷纷提出警告),病毒技术以及它们的传播机制仍然在不断地发展、求变,正如求职信病毒在今年死灰复然,其变种一举创下最受用户关注“大奖”。据业界反病毒公司江民科技报告,在5月-7月间,用户反馈最多的病毒案例为KLEZ.H,一共接到5000多例求职信变种病毒投诉,占所有病毒案例70%以上。  相似文献   

8.
网络防病毒和互联网内容安全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趋势科技公司在2001年年度损坏报告中,将2001年命名为“网络病毒爆发元年”。网络病毒之所以在互联网上如此活跃,根据趋势科技的解释,是因为大部分互联网用户不了解如何处理病毒而造成的。即使是那些需要一直停留在互联网上的用户也未安装防病毒软件。另一个问题就是即使用户安装了防病毒软件,他们也没有做到适时更新。趋势科技同时还指出在2002年之后,长时间上网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这样,用户的PC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恶意第三方肆虐的垫脚石。换句话说,PC用户不但会成为互联网上恶意第三方或病毒非法人  相似文献   

9.
9月17日,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推出其最新版本杀毒软件——《瑞星杀毒软件2002版》。此产品采用了一种被称作“病毒行为判断分析”的专利技术,能在病毒爆发前确定其是否有害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一天对于我国反病毒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因为“病毒行为判断分析”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病毒扫描技术,此技术可以自动对新出现病毒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一改反病毒软件滞后于病毒传播的现状。相对于目前依赖病毒特征代码比对进行病毒查杀的传统病毒防范措施来说,“病毒行为判断分析”的专利技术无疑是一种超越。可以说反病毒技术已经进入了  相似文献   

10.
国内著名反病毒及信息安全厂商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19日正式发布最新杀毒软件产品——《瑞星杀毒软件2002增强版》。该产品针对近年危害最为严重的邮件型病毒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突破了一批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其关键技术对已知、未知邮件病毒具有极强的查杀能力,不仅可以全面拦截来自带毒邮件的攻击,更可以彻底封堵由于未知病毒、木马及其它恶意程序造成的邮件泄密行为,这对于那些曾经因为Sircam、求职信等邮件病毒发作而使信息无端泄漏的用户来说,无疑解决了一大隐忧。这款产品中全新的邮件病毒防范体系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使用杀毒软件,从根本上扼制了邮件病毒的大规模传播和邮件泄密问题,大大提高了个人电脑的信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7月26日,NAI 宣布其用于 Exchange 的新版本 GmupShield 软件开始发售,可用来抗击 Email 携带病毒.作为反病毒群件产品,现在 GroupShield 使用具有ViruLogic 功能的“双重启发”式技术,对于 Exchange 可以查出过去不认识的病毒。大多数反病毒程序使用传统的病毒特征文件匹配技术,单启发式扫描根据类似病毒行为的特征来发现新的未知的病毒。由于启发式扫描会因为虚假警报而增加用户负担,这种检测常被禁止,而使得系统留下新病毒可乘之机。使用ViruLogic 技术,用于 Exchange 的GroupShield 提供了“双重启发式”扫描技术,消除了这种虚假警报,从而提高了检测新病毒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史瑀 《软件世界》2006,(2):72-72
在2002年,我国首次发现了“洪流(Hack.sms_blood)”病毒,它是利用普通手机芯片中固化程序的缺陷,通过网络向这些有缺陷的手机发送特殊字符的短信,当用户观看时就会导致固化在手机中的程序出现异常,从而产生各种如关机、重启、删除资料等现象。这类病毒属于第一代的手机病毒,目前已经基本不再流行。目前手机病毒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即智能手机/手持设备病毒阶段,象去年6月15日由瑞星发现的可在智能手机上传播感染的首个蠕虫病毒“卡波尔(W o r m.Symbian.Cabir.a)”,和去年8月6日由瑞星发现的通过远程黑客程序控制用户手机的“布若…  相似文献   

13.
《个人电脑》2003,9(6):198-198
病毒档案病毒排行榜病毒名称:泡沫人(Worm.p2p.fizzer)警惕程度:★★★★发作时间:随机病毒类型:蠕虫病毒传播方式:邮件/P2P系统依赖系统:WIN9X/NT/2000/XP感染对象:邮件病毒介绍:该病毒利用P2P和邮件系统进行网络传播,病毒运行时会记录用户计算机内的个人信息,发送到指定信箱,并按用户地址簿向外疯狂发送病毒邮件,从而导致网络阻塞和用户信息被泄露。病毒的发现与清除:此病毒会有如下特征,如果用户发现计算机中有这些特征,则很有可能中了此病毒,可以按照下面所说的方法手工清除“泡沫人(worm.p2p.fizzer)”病毒。1. 该病毒会在WIND…  相似文献   

14.
《电脑迷》2006,(20)
NOD32强大的实时监控和先进的启发式杀毒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阻止未知病毒对系统的危害,为系统安全地运行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如果防病毒研发人员能以最快的时间获取未知病毒的样本,确认未知病毒的身份,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杀措施,就能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未知病毒的危害彻底解决掉。NOD32为此提供了非常人性化和智能化的“ThreatSense.Net”预警系统服务,在用户与NOD32防病毒研发人员之间建立了一条快速通道,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将发现的未知病毒样本发送给研发人员进行研究,这样用户就可以确保在下一次更新时,获得有针对…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病毒主动防御技术与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已有的病毒行为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以用户行为模式为核心的主动防御策略,即识别用户的正常行为模式,在检测到异常行为时,判断出系统是否遭受到了恶意攻击。这种策略不依赖于恶意程序的繁衍和变迁,可以使防御技术不受制于恶意程序。对该防御策略进行了实现,并在虚拟执行环境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对未知病毒有较高的识别度。  相似文献   

16.
“爱”如洪水 5月4日,一种叫做“我爱你”的电脑病毒开始在全球各地迅速传播。这个综合了几种已有病毒技术的病毒是在星期四席卷了整个欧洲并于次日凌晨登陆美国,进而通过互联网向全球蔓延。“我爱你”病毒,又称“爱虫”病毒,是一种蠕虫病毒,通过Microsoft 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和在线聊天室IRC进行传播。它与1999年的“Melissa”病毒非常相似。据称,这个病毒可以改写本地及网络硬盘上面的某些文件。用户机器染毒以后,邮件系统将会变慢,并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崩溃。病毒邮件的主题为“I LOVE YOU”,并包含一  相似文献   

17.
提起邮件防病毒中间件(无毒邮箱中间件).可能普通用户还不太了解;但提起邮件病毒.大家肯定不陌生:前段时间“SCO炸弹”(又叫MyDoom)、“小邮差变种”等病毒在网络上大肆泛滥.只要是经常上网的用户深受其苦.对这些病毒的印象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18.
第一 对未知病毒的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发作周期越来越短,实现对未知病毒的查杀业已成为反毒技术的一个趋势。如在瑞星杀毒软件2002增强版中,采用了“病毒行为分析判断”技术,它从病毒的行为而不是特征码入手来判断并查杀病毒,即使对于未知病毒也可以有效防杀。 第二:对邮件病毒的查杀。电子邮件在给人带来方便和快捷之时,也成了当今病毒传播的主要工具。对附在邮件中的病毒进行查杀,已经成为杀毒软件的  相似文献   

19.
NAI公司发布了新一代PC安全保护技术ActiveShield(主动盾牌),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实时”病毒扫描技术。ActiveShield技术向用户提供连续的对最新病毒的防护,下论是接入因特网时还是未联网时都有效。 ActiveShield技术在用户在线时可持续监视着最新的反病毒软件升级情况同时进行病毒侦测。它监视用户所有的文件输入输出、下载、程序执行、email通信以及其它能被病毒利用的任何系统活动。如果发现了病毒,ActiveShield立即通知用户,在可疑文件被打开前进行清查或删除该文件。ActiveShield的自动更新特  相似文献   

20.
贺玲 《微电脑世界》2002,(11):108-109,112
Microsoft Outlook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邮件客户端软件之一,为了保证用户收发邮件的安全,Microsoft公司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在Microsoft Outlook的早期版本中,用户可以通过定制一些“规则”来禁止不安全附件和垃圾邮件的接收。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恶性引导型病毒(如梅丽莎、爱虫等)不断产生,用户的邮件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