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FNXl井2块古生界油砂抽提物样品进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表明该井原油正.构烷烃碳数呈单峰型分布,主峰碳为C25,植烷优势明显,奇偶优势不明显,色谱基线具有隆起特征。甾、萜烷特征为低丰度伽马蜡烷和β-胡萝h烷,三环萜烷系列化合物含量高,5a(H)、14α(H)、17a(H)-C27、C28、C29甾烷指纹呈不对称“V”型分布特点,甾烷异构化参数显示原油为成熟原油。该井存在两期原油注入,早期原油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的改造,而晚期原油保存的相对较好。油源对比证实,该井原油与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原油来自于二叠系或三叠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2.
酒西坳陷油源对比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酒泉盆地酒西坳陷原油地球化学性质很相似,而烃源岩的性质较复杂。选择干酪根碳同位素、Pr/Ph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比值等参数计算下白垩统3套烃源岩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将下自垩统烃源岩分为6类,下沟组下段和赤金堡组上段烃源岩的相关性很好,而中沟组、下沟组上段和赤金堡组下段的烃源岩差异较大。根据6类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碳同位素类型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进行油源对比,确定酒西坳陷主要烃源岩是下沟组下段和赤金堡组上段有机质类型相对较好的湖相泥岩和泥灰岩。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是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堡1井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GC—MS)分析,掌握了原油中的正构烷烃、甾萜烷烃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对堡1井油源做初步分析,理清了油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库车坳陷却勒1油藏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油成因类型,认为其属于"煤系原油",主要来源于煤系泥岩.原油三环萜烷系列含量低且呈C<,19>-C<,26>阶梯状依次降低,c<,24>四环萜烷含量远高于C<,26>三环萜烷,甾烷以c<,29>为主,C<,27>含量也较高,甾/藿比值低,这些特征表明...  相似文献   

5.
珠一坳陷惠州西凹混源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的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分析表明,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存在两套有效的烃源岩。源自始新统湖相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具有丰富的C304-甲基甾烷和相对较低的双杜松烷化合物(T)特征。与之相反,源自渐新统恩平组的典型原油则具有高含量的双杜松烷化合物(T)、高Pr/Ph比值以及相对低含量的C304-甲基甾烷。然而,绝大多数原油的化学组成特征与那些未知烃源岩不相匹配,而与这两套烃源岩的混合特征相一致。其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西江24-3、西江24-1原油主要来自西江24洼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而西江30-2原油主要来自西江30洼文昌组烃源岩。原油的化学组成受洼陷内烃源岩组合的控制,且油气具有近源成藏、短距离运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惠州凹陷西区油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GC、GC/MS技术 ,对惠州凹陷西区 2 0个原油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依据分析所得的数据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获取的大量地化数据 ,重新对该区油源进行了对比研究 ,取得了与前人不同的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 ,XJ2 4- 3、XJ2 4- 1油田的原油主要来自 XJ2 4洼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 ,而 XJ30 - 2油田的原油主要来自 XJ30洼文昌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7.
托参 1平井是吐哈油田第一口 2 4 4 .5 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 ,在不大规模处理井内套管的条件下 ,成功地完成了分支定向施工 ,为今后的套管开窗技术及分支井技术打下了基础。介绍了托参 1井的基本情况、工程设计、施工程序及事故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Z-1井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1井位于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马桥凸起和中拐凸起3个二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两个含油层段分别位于K1tg4788—4797m和J1$s^{1}_{2}$4 808.5—4812.5m.两层原油的族组分、全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和饱和烃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两层原油的族组分、碳同位素、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并且显示原油均主要源自成熟度较高的还原、含盐、富藻类湖相沉积岩系。油源分析认为,两层油主要源自二叠系烃源岩,并有侏罗系烃源岩或侏罗系和三叠系烃源岩原油的混入,这与区内存在多套烃源岩的地质背景吻合。  相似文献   

9.
在慎重筛选油、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聚类分析等数学计算方法,快捷地从众多样品中建立原油和烃源岩样品之间的联系,不但可以简化油源对比分析的过程,而且能够提高油源对比分析的精确性。在渤海湾盆地辽东湾中南部地区,从单井油源对比分析和区域油源分析两个角度,对该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分析认为,LD6-2-1井油源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段下部烃源岩,LD12-1-1D井的油源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一—沙二段,而并非沙三段。金县1-1至旅大12-1地区的原油可分为3类:第一类,具C29甾烷优势,较高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高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伽马蜡烷以及C27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中亚段或沙三下亚段;第二类,具C27甾烷优势,较高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高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伽马蜡烷以及C29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下亚段;第三类,具C27甾烷优势,较低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低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高的伽马蜡烷以及C29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一—沙二段。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东营凹陷油气丰富,发育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四段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烃源岩及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凹陷内各油田的石油来源。将东营凹陷已发现石油划分为沙三型、沙四型及混合型,认为:南斜坡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沙四段烃源岩,凹陷中部及北部油田的原油主要源于沙三段或为沙三段、沙四段的混源油;凹陷周边油田的原油大多数来源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大致呈环状分布于凹陷边部;凹陷中部油田的原油以沙三型为主。各供油洼陷生成的油气就近运移聚集,油气环绕生油洼陷呈环带状分布。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11.
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评价及油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近几年来对渤中坳陷烃源岩的研究认识到东下段存在一套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的中等一很好的成熟烃源岩,其中好—很好的烃源岩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东下段有效烃源岩厚度大。但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表现为坳陷的南部优于北部,东部优于西部。东下段源岩生成的油气的分布与东下段烃源岩的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2.
高邮凹陷发现的油藏原油来自泰二段烃源岩的较少,仅瓦6井的原油可能来自泰二段烃源岩。通过对泰二段烃源岩,尤其对马5井,与瓦6井泰一段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瓦6井原油Pr/Ph<1Pr/nC1718,C27,C28, C29呈倒三角形,即C28最低,C29最高,与泰二段烃源岩特征相似;另外,瓦6井原油的饱和烃色谱、萜烷及甾烷图谱等与泰二段烃源岩也呈现相同特征,但与阜宁组有明显区别。因此,分析认为瓦6井原油来自泰二段烃源岩,这一发现能为高邮凹陷泰州组油气提供新的勘探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谭庄-沈丘凹陷油气显示活跃,具有显示井多、层位全的特点,区内22口探井中有16口井在石炭-二叠系、下白垩统、古近系和新近系见到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根据原油的宏观物理特征、化合物组成、原油与石炭二叠系、下白垩统烃源岩的轻烃组分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进行油源对比,认为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原油具有混源特征,其中原油重烃组分来自下白垩统永丰组下段暗色泥岩,原油轻烃组分来自于上古生界煤层和暗色泥岩。研究表明下白垩统和石炭二叠系是本区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下白垩统自生自储型和古生中储型成藏组合是重要的勘探领域,对下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稠油成因与油源关系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分布的稠油资源是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油藏流体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地区稠油形成主要与厌氧细菌的生物降解作用有关。稠油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可以把稠油划分为2种成因类型、5个亚类。生物降解成因类型包括严重降解稠油、中等降解稠油和轻度降解稠油3个亚类;混合成因类型包括降解原油与原油蒸馏轻烃混合形成的稠油和降解原油与未降解原油混合形成的稠油2个亚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揭示的油岩关系表明,稠油来自斜坡东部的齐家—古龙凹陷的成熟烃源岩和该地区的未熟—低熟烃源岩,优越的油源条件为该地区稠油勘探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存在常规原油和生物降解油。选取新参数β-胡萝卜烷/(2×C29藿烷)、伽马蜡烷/(2×C29藿烷),三环萜烷系列参数(2×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2×C19)/(C28+C29)三环萜烷以及/菲,结合C29 4-甲基甾烷及碳同位素特征等,将该区原油划分为Ⅰ、Ⅱ、Ⅲ和Ⅳ等4类,烃源岩划分为A、B1和B2等3类。Ⅰ类原油来自青东凹陷中北部深洼的沙三下亚段成熟烃源岩,Ⅱ类原油来自凹陷南部沙四上亚段烃源岩,Ⅲ类原油来自中北部洼陷的沙四上亚段烃源岩,Ⅳ类原油来自青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而青东8井原油应有青东凹陷南部烃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川科1井是开拓川西坳陷海相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科学探索井兼区域探井,从地层、沉积环境、储层特征、烃源条件及盖层与保存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川西坳陷下三叠统海相沉积成藏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勘探前景,指出坳陷西部边缘隐伏构造带、坳陷东南风化壳发育区以及坳陷东坡龙泉山构造带台内浅滩发育区为有利勘探区域,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系统分析表明: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具有双重性模式,Pr/Ph值<0.5,呈强植烷优势;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藿烷C35/C34值基本上≤1;指示了乌南油田原油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湖相较强还原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藿烷和甾烷成熟度参数反映其主要为低成熟原油。在此基础上开展油源对比研究,指出乌南油田原油和扎哈—切克里克生烃凹陷下干柴沟组烃源岩之间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性很好。原油类型的一致性为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原油运移提供了基础条件。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反映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咔唑类化合物浓度存在减小的趋势,而异构体化合物中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表明乌南油田原油自西注入,向北和东南方向运移。由此确定位于乌南油田西侧的扎哈—切克里克生烃凹陷为其油源区,从而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区埕岛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胜利海域快速、准确地开展逸油来源鉴定,详细分析了胜利油区埕岛地区原油的物性以及饱和烃和芳烃气相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区原油的油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西部潜山原油来源于埕北凹陷沙三段烃源岩,中部潜山和东部潜山原油来源于渤中凹陷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其上覆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原油可划分为6种类型:Ⅰ类、Ⅱ类原油分别来自埕北凹陷沙一段、沙三段烃源岩,Ⅲ类原油为埕北凹陷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提供的混源油,Ⅳ类和Ⅴ类原油分别来自渤中凹陷的沙一段、沙三段烃源岩,Ⅵ类原油为这2个凹陷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提供的混源油。  相似文献   

19.
徐昊清 《海洋石油》2016,36(2):32-36
以原油和烃源岩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为基础,对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和源-藏空间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孔二段烃源岩是潍北凹陷重要的油气来源,其中孔二上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品质最好,其次为孔二中烃源岩,它们在伽马蜡烷含量、姥植比和成熟度等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已发现的孔一段、孔二上亚段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北部洼陷带的孔二上亚段烃源岩,孔二中亚段原油和孔三段原油来源于北部洼陷带孔二中亚段烃源岩,孔二下亚段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多为近源成藏。  相似文献   

20.
塔参1井射孔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射孔器材的耐温、耐压性能指标不够,使火工品中途爆燃,造成塔参1井射孔失败。经对火工品地面耐温、耐压实验分析,确定了超高温、高压井射孔器材的选用标准,研制出了超高温的火工器材。采用新研制的国产超高温火工器材对塔参1井重新测试,射孔弹发射率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