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秦家屯油田进行注水井调剖,通过试验优化了聚合物、交联剂、助剂等添加剂的浓度,得出配方为0.3%~0.4%聚合物+0.25%~0.3%交联剂+0.25%~0.3%助剂+0.4%~0.5%核壳体的调剖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该调剖体系性能良好,溶解性、增黏性、流变性、触变性、热稳定性等均满足秦家屯油田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要求。现场实施5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1至2013年秦家屯油田开展了三轮调剖,从筛选调剖剂用量、裂缝影响、多轮次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该油田多轮调剖效果,得出了前期调剖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选出了更适合秦家屯油田调剖的堵剂、更适应存在裂缝油田的调剖剂用量计算方法,为秦家屯油田复产后提高采收率及调剖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裂缝油藏地质特点,开展了深部调剖技术先导试验研究。室内筛选了预交联体膨颗粒复合堵剂及配方组合,并模拟油藏条件(不同温度、矿化度)进行了适用性评价。自2010年9月以来,累计开展了4个井组的现场试验,平均单井注入堵剂1 043 m3,地层注水压力平均上升10 MPa,吸水指数大幅度下降,对应井组见到不同程度的增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调堵工艺技术能有效地封堵地层裂缝水窜通道,为腰英台油田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渤南油田是我国低渗油田中较典型的高压低渗油藏,区块整体堵水调剖在这类油藏的应用尚属国内首例。文中研究并选择适合渤南低渗油田的调剖剂,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并评价实施调剖技术后的效果,认为近井增注,远井调剖的系列调剖剂,适合于渤南油田这类低渗透油藏。  相似文献   

5.
安塞油田三叠系油藏微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易造成注入水沿微裂缝快速推进,而使油井水淹,产能损失,影响区块开发效果。为封堵裂缝及高渗透层,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及水驱效率,近年来充分研究油田裂缝储层地质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深入开展了裂缝型油藏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研究与评价,确定了影响调剖效果的因素,对改善裂缝型油藏开发效果,保持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低渗油藏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严重非均质性,目前低渗油藏大多通过调驱调剖技术来提高油藏采收率。本文通过详细梳理我国低渗油藏调剖体系研究现状和现场实施方案,分析了各类调剖体系优缺点,总结了矿场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和启示。随着低渗油藏开发难度的逐渐加大,需要两种或多种调剖体系复合,设计新型复合调剖体系。同时,应同步开发出配套的工艺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低渗裂缝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因而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产量递减快,开发效果变差。针对油藏低渗裂缝的特点,研究与应用了NAH(硅酸钠和盐酸)凝胶调剖技术。简要描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存在问题,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机理、室内评价情况与适合的调剖剂配方。该技术在沙三中1-5油藏整体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秦家屯油田油井开井82口,定向井41口,占50%。由于定向井过多导致大部分油井产液剖面测试不成功,找卡水一体化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起到了分层测试的效果,并且具有机械堵水的功能,实现了一趟管柱逐级分层开采。  相似文献   

9.
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塞油田王窑东部、西南部,南梁西区和候市西南部等区块裂缝发育,动态监测和开发动态显示,储层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导致主向井见水较快、甚至水淹,而侧向井长期不见效,产能损失严重,影响区块的开发效果。为了封堵大孔道及高渗透层,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安塞油田自2005年以来,结合裂缝储层地质特性,深入开展了裂缝储层注水井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完善与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认识的不断加深,已逐步确定了适合安塞油田的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工艺参数设计和时机选择,为安塞油田裂缝储藏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宝浪油田油藏低孔低渗、微裂缝发育及地层温度高的特点,选择了耐温高、高强度、与地层配伍性良好的强凝胶调剖剂;B1306井调剖现场试验表明,调剖后注水启动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注水剖面改善良好,为下步对宝浪油田水窜井的治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梁生 《油气井测试》2005,14(4):30-31
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东北部,属于非均质断块层状油藏,通过示踪剂监测技术可以了解区块内井间连通情况,判断油井见水、来水方向及油层水驱动用程度,结合油藏静态资料研究,指导油田开发,改善开发效果,达到了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N油田裂缝性油藏地质特点,前期调剖效果很不理想,开展新型调剖技术研究,以改善开发效果。现通过室内实验对现场提供的调剖剂进行了评价,在目前使用配方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确定了适用于该油藏新的调剖剂配方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合于N油藏的新型调剖剂配方为0.25%聚合物;交联剂为0.4%乌洛托品+0.2%酚+0.1%酸,并通过室内岩心模拟实验评价最优配方调剖剂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该配方适于N油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油田区块整体调剖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套对油田区块整体调剖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可进行选井选层决策、调剖剂决策、施工参数设计、效果预测及效果评价。在调剖 剂用量方面考虑了砂岩均质地层和具有天然裂缝或人工裂缝的地层。该优化方法在新立V区块进行验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三塘湖油田属油藏低压、特低渗,异常低温,储层具有中~强的非均质特征。采用超前注水加整体压裂改造的方式开发,平面、层内矛盾突出,部分油井压后高含水,部分井压力恢复较预期慢,低产液井所占比例高,实际建产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为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开展了整体化学调剖技术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超低渗透油藏,微裂缝发育,注水开发后,油藏含水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针对这种开发矛盾,开展以注采双向调整为核心的油藏整体调剖技术研究,应用了油藏描述成果、配套裂缝识别技术,优选适合的调剖剂和措施方式等,及时对F油田长6油藏进行整体治理,有效提高了注入水波及体积和水驱采收率,开发指标变好,与调剖前相比,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上升3.7%,综合含水率下降12.1%,自然递减率下降4.1%,综合递减率下降6.7%,单井产能提高0.1t,油藏整体开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渤海裂缝性潜山油藏非均质性强、注水效果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用于调控裂缝的调剖体系。通过对聚合物、交联剂、缓凝剂筛选,优化出配方为3 000 mg/L聚合物KW-3+2 500 mg/L交联剂FQ+400 mg/L缓凝剂HN的调剖体系。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在90℃下该调剖体系成胶时间65 h以上,强度F级以上,高温下老化90 d无明显脱水,对裂缝岩心封堵率达到96%以上,可启动基质剩余油,提高采收率28.35%。渤海X油田应用了该调剖体系4井次,累计增油量达到32 344 m3,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大多数复杂断块油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开发形势十分严峻,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对复杂断块油藏的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秦家屯复杂油藏开发动态的基础上,优化出11项评价指标,合理设计评价过程,采用层析分析法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评价体系对秦家屯油田进行开发动态评价,评判结果与实际开发相符,证实了该评价体系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海上油田的开发效果,基于调剖决策的压力指数计算、调剖体系优选室内试验及调剖参数设计,进行了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采取先低强度(终冻强度0.05 MPa)后高强度(终冻强度0.07 MPa)连续相的顺序注入,比采取先高强度后低强度连续相的顺序注入时的采收率提高3.1百分点;采取先大粒径(初始粒径0.5~3.0 μm)分散相、后小粒径(初始粒径50~500 nm)分散相的顺序注入,比采取先小粒径分散相、后大粒径分散相的顺序注入时的采收率提高4.1百分点.膨胀后分散相颗粒与地层孔喉的最佳直径比为1时封堵率最高,且要求初始颗粒粒径小于1/7倍孔喉直径,膨胀后的最小粒径大于1/3倍孔喉直径.结合渤海油田的现场实例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预测进行分级组合深部调剖后,含水率下降5.0%,2个井组增油3.4×104 m3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区块整体调剖决策参数确定目标调剖井的基础上,根据地层物性优选出合适的调剖体系,并对调剖体系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可以达到最佳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裂缝型油藏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比较普遍、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地层能量低、注采调控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堵调驱相结合的治理思路,在中高渗透层段,主砂体带方向,采用强度适中的调剖体系.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增黏性好、整体推进能力强、溶液的可逆超分子空间网络结构和可逆的物理交联特性的耐温耐盐聚合物GRF-5作为调剖体系的主剂,按照40~60 ℃、矿化度10 000 mg/L左右的具体油藏条件,通过对交联剂、助剂的筛选,研制出成胶强度14 000~80 000 mPa·s、地面成胶时间2~12 d、满足大剂量注入要求的2个调剖配方和5个封堵配方组成的深部调剖体系.并进行了深部调剖体系的抗剪切性和长期稳定性评价,为该类油藏的调剖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CK油田为裂缝性特低渗油藏,注入水易沿压裂裂缝、纹理缝、溶蚀缝等多种类型裂缝组成的高渗窜流通道发生突进。为改善该类油藏开发效果,在CK油田C126区开展了自适应深部整体调驱体系性能评价与先导性矿场试验,发挥该技术的区域性封堵效果,提高药剂利用效率,聚合物质量浓度0.5%、分子量1500万时,交联剂浓度范围为150~300mg/L,稳定剂质量浓度为0.03~0.05%,用低剪切速率泵入0.3倍孔隙体积堵剂。矿场试验表明,施工后注入井的注入压力与井口压降状况改善十分明显,油井含水率降低23个百分点,有效期超过13个月,累积增油量810.25t,位于5口调驱井作用范围交叉区域的5口高含水井见效尤为明显,净增油幅度约127%,充分发挥了整体性区域调驱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