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不整合面及其油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62,自引:8,他引:62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存在的多个不整合面对于油气的长距离大规模运移及油气的富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显示,二叠系不整合面共分4种类型:断褶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油气沿不整合面运移规律受不整合类型控制。在测井曲线组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将不整合面上、下分为三段式结构:A底砾岩、风化黏土层、风化淋滤带。这种结构成油气运移的双重通道,它把不同时代的储集层、断裂等连接起来,组成区域性的运移通道网络。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不整合面不仅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而且是油气聚休的良好场所,在不整合面之下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在不整合面之上形成地层超覆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2.
不整合面研究在油气勘查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测井资料不仅包含了地球物理信息,同时也包含了地质演化信息。本文探讨了测井地质学识别不整合面的方法,通过沉积事件、沉积相及沉积旋回、泥岩基线、风化淋滤带等测井资料异常响应特征,结合其所蕴含的地质信息,对梨树断陷断陷层4个关键不整合面进行了识别。  相似文献   

3.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以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为例,剖析了不整合面的结构特征。若不整合面之上无风化黏土层而为砂岩,不整合面多为流体输导体;发育风化黏土层时不整合面多形成圈闭。不整合面、断层和输导体构成优势运移网络,在断陷盆地表现为“近源”油气运聚,有陡坡带断层运移-不整合面分配和缓坡带不整合面运移-断层调整分配2种成藏模式;坳陷盆地多为“远源”油气运聚,不整合面与断裂构成的输导体系呈阶梯状逐渐升高,导致油气呈阶梯状运移聚集;前陆盆地冲断带主要为“源上”油气成藏,断层沟通上、下不整合面“系统”,油气呈“之”字形运移。不整合面的结构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且随时间而逐渐演变。图8表1参62  相似文献   

4.
为了剖析高青地区中生界顶部不整合在油气运聚过程中的作用,对地震、测井、岩心资料以及矿物、元素的微观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自上而下不整合可分为不整合面之上岩石、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岩石,为3层结构;风化黏土层岩石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石英和黏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后期地层压实作用致使风化黏土层物性变差,为非渗透层;半风化岩石中长石含量明显高于风化黏土层,矿物元素表现出富Al贫Ca、Na的特征;残余的方解石等不稳定矿物在风化淋滤作用下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孔,溶孔、裂缝发育,物性较好,属于良好的渗透层;不整合输导作用主要有不整合侧向输导、不整合遮挡2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的类型、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不整合面之下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岩石的发育程度,将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划分成Ⅰ1型、Ⅰ2型和Ⅱ型3种类型。由于不整合结构的不同,在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风化程度指标及测井响应等特征上也具有一定差异。在空间展布上,Ⅰ1型结构主要分布在第三系与前第三系、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平面上多位于凸起、斜坡上地形相对平缓的地区;Ⅰ2型结构发育广泛,但以盆地斜坡为主;Ⅱ型结构主要分布在古近系内部规模相对较小的不整合,区带上集中于盆地中靠近洼陷的部位。不整合结构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整合面是叠合盆地的重要油气输导通道,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深入探讨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和不整合面结构对隐蔽油气藏分布、含油气性的影响及其控制作用是目前隐蔽油气藏勘探、成藏机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二维模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不整合面的风化粘土层是下伏油气藏良好的封盖层;(2)受物性、非均质性及连通性影响,底部半风化岩层可成为油气运移的有效输导层或侧向封堵层;(3)层间断层的存在沟通了不整合面底部半风化岩层和顶部底砾岩层,构成了油气运移的高效"双通道"输导网络,即在不整合面上、下均可形成岩性、地层或复杂型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发育一期重要的不整合面,已在该不整合面中获得重要的油气勘探成果。采用不整合面法、地球物理方法、测井响应特征、洞穴砂泥质充填物的岩性和颜色特征以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高精度地震储集体预测和评价成果,确认鹰山组大型岩溶不整合面在塔中斜坡区广泛分布,具有较好的成层性,且连通性较好,是有利的储集体。明确了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关键事件以及下奥陶统油气资源规模,重新认识了不整合面油气藏,进而形成了不整合面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新思路,拓展了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不整合纵向结构及其成藏作用物理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不整合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地层缺失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接触关系。在纵向上可划分为3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风化粘土层及半风化岩石。它不仅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而且能形成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模拟实验表明,油气沿不整合纵向结构运移受控于岩石物性、坡度,容易在风化粘土层薄弱环节突破,进行窜层运移;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圈闭较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遮挡圈闭(潜山)更有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量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结构特征、输导通道类型及输导作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主要为2 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及半风化岩石发育,风化黏土层不发育。研究区具有双运移通道、单运移通道、封堵型3 种通道类型,双运移通道类型与油气高显示程度、高运移指数有良好对应关系,此类型输导通道发育区的构造高部位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10.
阿克库勒凸起不整合结构类型与油气输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库勒凸起受多期构造运动变形叠加,形成了中-下奥陶统顶面、奥陶系顶面、和志留系顶面、三叠系底面等4期主要不整合面,按照地震反射终止方式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隆起区体现整一-削蚀特征,而斜坡区则呈现上超-削蚀特征.不整合面的微观结构为典型的"三层结构",其中底砾岩中连通孔隙和半风化岩石中的卸荷-风化裂缝系统是构成不整合面侧向油气输导的双重通道.根据不整合界面上下地层岩性、渗透性以及接触关系,识别出8种结构类型,并详细分析研究区不整合面平面展布特征和空间演化过程,明确不整合演化与油气输导模式、效率的关系,指出T74、T60、T50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调整并最终成藏的重要输导通道.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乐安油田不整合结构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方兴 《中国石油勘探》2008,13(3):18-22,8,9
东营凹陷乐安油田不整合具有3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岩石。根据风化壳(岩层)的发育程度,以及风化壳(岩层)中风化粘土层存在与否及其发育规模,将乐安油田不整合结构分为Ⅰ1型、Ⅰ2型、Ⅱ型3种类型。分析了不整合结构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在风化粘土层,"硬壳"发育的地区,其上、下地层油气运聚相对独立。在风化粘土层、"硬壳"不发育的地区,古近系半风化淋滤渗透层可与上覆新近系渗透层在许多部位对接,使前古近系顶部形成油气上窜"天窗",半风化岩石物性得到明显改善。在风化粘土层、"硬壳"之上易于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在风化粘土层、"硬壳"之下易于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不整合面的油气成藏意义及勘探前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分析,结合二维、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研究了该盆地不整合面的时空分布特点、结构面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该不整合面主要形成于早奥陶世弗洛期,广泛存在于中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下伏的贾汪组底部、三山子组顶部;相关构造作用持续时间约30 Myr;(2)盆地边部不整合面之上主要发育厚度不超过1 m的底砾岩、砂岩,盆地腹部不整合面之上主要发育薄层泥岩、泥质云(灰)岩及泥灰岩;(3)不整合面具有3层结构特征,自上而下为底砾岩层、古土壤层、碳酸盐岩风化及半风化层,其中碳酸盐岩风化及半风化层厚度介于20~90 m,发育溶蚀缝洞,可形成优质储层;(4)不整合面发育一系列大型沟谷地貌,下切下奥陶统—上寒武统;(5)不整合面可作为良好的烃类运移通道,并且在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范围与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汇合,有利于该盆地西侧地区不同来源的烃类再次沿其向东运移并聚集成藏。结论认为,与怀远运动不整合面相关的下古生界深层有望成为鄂尔多斯盆地一个重要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增强型微电阻率成像仪(XRMI)的测量原理和结构。以长庆油田测得的资料为例,叙述了该仪器测井资料在裂缝识别、岩石结构和测井相分析、不整合面识别、地层应力方向分析、沉积相分析、古水流方向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认为XRMI对地层的地质特征有良好显示,有益于油田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炭系是春光探区的增储潜力层系,火山岩有效储层展布特征不清是制约石炭系油气勘探的关键因素.利用岩心薄片、物性分析、测井响应等资料,对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进行了识别,通过开展有效性评价,明确了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三种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与火山机构、风化壳、断裂密切相关.其中,孔隙型储层分布相对局限,在火山机...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南坡中生界顶部不整合共发育3种类型: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并在纵向上分为3层结构:底砾岩或水进砂体、风化粘土层和风化淋滤带,不整合的每层结构都具有各自的测井响应特征和识别标志。由于每层结构的岩性不同,可形成7种配置关系。通过岩心观察和样品测试分析,曲堤地区不整合风化淋滤带次生孔隙发育。不整合对于研究区内的油气起到了运移和聚集成藏双重作用,因此,开展不整合控藏作用研究,对惠民凹陷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发现历程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南部,是中国石化新星油气分公司"九五"期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在塔河油田勘探评价过程中,勘探家们不断深化油气成藏和聚集规律性的认识,按照"逼近主力烃源岩,以大型古隆起、古斜坡为勘探目标,靠近大型断裂、大型不整合面,寻找大型原生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油气层储层识别和预测、油气层保护、油气层酸化压裂等勘探方法技术系列.塔河油田是我国第一个超深层非常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大油田.塔河油田的发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尽快实现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石油工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玛东2井区源边—不整合—斜坡的地质特点,综合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对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面进行了识别,以不整合面为框架,建立了研究区地层结构模式。在此模式下对已发现油藏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认为研究区二叠系存在5期不整合面,两种不整合面类型;不整合面不仅控制了地层结构、接触关系、展布特征和圈闭类型,还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最终控制油气的富集;玛东2井区油藏为地层超覆油藏,为源边—不整合—斜坡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0.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不能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整合能否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取决于不整合面顶板岩石的渗透性、平面连续性以及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淋滤带的岩性组合。针对陆相盆地沉积相带的多变性以及泥岩风化后物性基本不变的客观存在,并结合对济阳坳陷不整合基本结构及其油气输导能力的分析,认为陆相断陷盆地不整合结构层主要由空间上交互频繁的砂、泥岩组成,不整合渗透层及其顶部非渗透层在横向上连续性差,虽可产生油气横向、垂向两种输导方式,但输导范围局限,很难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此观点有助于改变不整合油气输导作用的传统认识,对于深化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