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东沙隆起珠江组碳酸盐岩储层以浅埋藏、弱成岩作用、基质孔隙为主的特征,采用目前较成熟的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经过各种方法反复试验,初步形成了适合该区基质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预测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震属性技术在碳酸盐岩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构造为例,探讨了利用地震属性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从地震数据体中沿研究目的层提取多种与储层特性相关的地震属性,包括各种统计属性、瞬时属性、频率属性、自回归系数属性、Burg参数属性以及能量吸收系数属性、相似性属性等;然后,应用已钻井资料对地震属性进行综合标定,建立起地震属性与地质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模型技术来分析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最后,通过降维映射对属性进行优选,选取对鲕滩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3.
文昌15-1油田是一个即将投入开发的油田,从目前该区已钻的3口井探井和评价井的资料中可知含油储层的厚度和岩性横向变化均较大。充分利用井眼测井和地质信息,在珠江组识别出2种相、4种亚相和11种微相,认为含油储层为受潮汐影响的滨海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主要勘探目的层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属性综合分析结果,参考井点处古流向,预测了工区内含油储层的分布范围,为油田下步开发和井位部署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质-地震一体化中深层储层预测——以KL10-1构造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L10-1是最近在渤海海域发现的大型古近系沙河街组油田,精细中深层储层预测是高效快速评价KL10-1大型油田的主要问题。为探索中深层沙三中段储层的分布规律,采用了地质-地震一体化储层预测新技术。根据沙三段物源方向,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沙三段沉积模式。分析表明沙三段主要含油层位是高位域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该期三角洲可分为4期砂体,在KL10-1油田沙三段油层主要是其中两期。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以体系域为制图单元组合,提取地震属性,进一步预测储层横向展布。地质-地震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证实,KL10-1构造目的层储层分布稳定,由西南向东北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KL10—1是最近在渤海海域发现的大型古近系沙河街组油田,精细中深层储层预测是高效快速评价KL10-1大型油田的主要问题。为探索中深层沙三中段储层的分布规律,采用了地质一地震一体化储层预测新技术。根据沙三段物源方向,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沙三段沉积模式。分析表明沙三段主要含油层位是高位域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该期三角洲可分为4期砂体,在KL10-1油田沙三段油层主要是其中两期。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以体系域为制图单元组合,提取地震属性,进一步预测储层横向展布。地质-地震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证实,KL10-1构造目的层储层分布稳定,由西南向东北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顺9井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带中顺托果勒低隆构造单元顺1三维工区,研究区有效砂岩储层厚度较薄,平面分布差异大,利用波阻抗反演及谱白化方法预测储层分布效果不理想。而统计分析频谱系列属性与薄砂岩层厚度关系密切,因此,利用BP神经网络作为分频信息的融合手段,以此来反演有效砂岩的储层厚度。预测结果与钻井有效砂岩储层厚度符合度较高,证明该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张学娟  卢双舫  贾承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1):115-120,188,197,198
常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技术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然而对于覆盖面积较大、沉积环境较复杂的地区,该法的预测精度就会明显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将研究区按沉积特征划分为不同区域,然后按区域分别统计多元地震属性与储层信息的关系并进行线性拟合,最终将各区域拟合结果综合为全区储层信息预测结果。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东徐家围子地区登娄库组二段储层预测中,利用104口井砂岩数据及优选的7种地震属性,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进行全区拟合,其相关系数仅为0.48;采用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进行全区拟合,相关系数达0.83,且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认识及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8.
基于岩石物理统计分析和地震资料保幅处理研究,在弄清研究目标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与地震响应特征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弹性波反演、多属性综合分析、吸收分析和AVO分析等多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对LD201构造区4个有利目标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结果表明,依据上述技术思路,可以实现多种预测结果的相互印证,降低单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预测结果的多解性,从而提高该区有利目标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的准确性;该区4个地质目标均处于浊积水道主体部位,其储层物性及储盖组合条件均较好,均为有利的含气目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已受到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关系复杂,应用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精度不高,且地震属性种类繁多不能同时参与预测,而地震属性优化技术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采用基于聚类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通过计算属性间的相关系数,确定相关程度,优选属性组合进行储层预测。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部敖包塔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预测中,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砂体砂岩厚度和有效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7和0.6734,而采用聚类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优选属性组合后预测储层砂体相关系数可达到0.8515和0.7704,预测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已经从构造解释深入到储层预测及储层评价。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处理及反演出多种储层参数数据体,利用不同参数表征不同储层特征和岩性,对多参数进行处理。进而对冀东NP地区的储层分布、储层物性及储层的含油性进行预测.取得了新的地质认识,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参考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成为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常规方法,但地震属性的种类不断增多,对储层预测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地震属性的提取、优化及应用成为了关键。以胜利油田单56区块馆陶组下段砂体储层为目标,首先在岩石物理统计及属性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合适的地震属性,然后采用K-L变换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识别技术对目标层的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的效果较好,为该工区的剩余油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是针对具体评价地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的整合,能最有效的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发现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在秦皇岛27/33区块油藏评价中,从井资料入手,通过测井处理、地层对比、构造精细解释、地震反演和三维可视化解释,描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落实了圈闭规模,揭示了目的层明下段曲流河、网状河的沉积、展布和河流变迁的特征、相关沉积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含油气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秦皇岛33-1油藏是一个低幅度构造背景上的构造-岩性油藏,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域地质-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勘探形势的发展要求储层预测走向精细化和向寻找隐蔽圈闭方向发展,而要达到此要求,必须将地质理论与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相结合。储层预测技术目前已发展到了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适应的动力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储层预测,要求对沉积体的时间控制因素(层序地层)、空间控制因素(坡折、沟谷、调节带)和物源控制因素进行细致研究,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油气勘探实践表明,以任何单一因素为基础的储层预测模型都是不完整的,只有综合考虑时间、空间、物源三大因素,才能建立起储层预测的最佳模型。在准确控砂模型的基础上,从地震剖面解释到地震属性的提取、分析都密切结合地质理论,才能准确地进行储层预测。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总结出了利用该项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5个关键点。地质-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在渤海海域古近系储层预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渤海D油田,储层的非均质性已成为影响钻井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因而储层参数的定量预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已钻井不同储层参数与多种地震属性的交会分析,可以优选出相关度较高的地震属性去量化表达某一储层参数,进而利用两者间的定量关系准确预测出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参数,实现地震属性约束下的储层参数定量预测,其流程主要包括六个环节:测井资料处理、储层参数计算、地震层位解释、地震属性提取、地震属性优选和储层参数转换。以渤海D油田的4号砂体为例,重点分析了地震属性需要优选的原因和储层参数转换的方法;后期钻井结果证实了储层参数预测结果非常接近于储层实际情况,可以用来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花岗岩风化壳储层具有高孔、高渗和厚度大的特点,但受潜山岩性、顶面形态、暴露周期和构造运动改造的影响,储层物性横向变化较快,风化壳储层与下伏基岩体、上覆沉积地层的界面阻抗差异变化大,连续性不高,常用的地震属性及其分析方法、地震反演预测风化壳储层的精度不高,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为此,综合花岗岩风化壳储层地质成因、叠置模式、保存条件、钻井资料和地震响应信息,分析了潜山顶面倾角、振幅和频率等属性间的关系和变化特征并融合,形成了一种无因次复合属性,该属性能够揭示基岩潜山风化壳储层厚度与物性变化。应用复合属性预测Bongor盆地RP油田风化壳储层分布,结果表明,钻井结果与风化壳储层厚度预测结果的吻合率较高,风化壳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潜山表层0~50 m的深度范围内,且随着埋深增大,风化壳储层发育程度逐渐降低,这一特征也得到后续钻井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岩性预测和油气预测是中低勘探程度探区油气勘探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其关键是在对沉积环境和沉积序列发育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对地震相特征进行标定,进而通过多种地震属性分析,对不同类型的沉积相带分布进行划分。应用地震相聚类分析属性将彰武断陷九佛堂组3+4砂组划分出浅湖、半深湖和扇三角洲3种沉积相分布,并在盆地东部划分出火山岩发育带。在此基础上通过振幅属性和弧长属性相结合,在沉积相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部位,并认为东部陡坡附近储层发育区可以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7.
泥灰岩裂缝储层由于其各向异性、非均质性的特点,仅靠单一方法很难预测其裂缝发育。文中根据构造应力场理论、地震波频率衰减及裂缝检测理论,运用拟声波反演、构造应力场数字模拟分析、岩石物理模型正演模拟、裂缝各向异性属性分析及衰减属性分析等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质、钻井、测井资料和叠前、叠后地震数据,对束鹿凹陷泥灰岩裂缝储层开展联合预测,搞清了泥灰岩裂缝发育与地层岩性、应力分布以及构造发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裂缝的走向、密度及有利发育部位,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实际资料应用表明,用该套方法识别构造裂缝方向和密度是有效和可靠的,可以检测出有利的裂缝发育带,为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雅克拉地区自SC2井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底块砂岩获得工业油气流后,加大了勘探开发力度。为了指导开发井的部署,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本区主要储层进行了预测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地震属性参数(振幅、频率)提取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为主的碎屑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通过储层预测技术应用,整体掌握了该区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及储层特征,准确预测了雅克拉构造的含油气范围,为油田开发井部署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震属性技术在王73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鑫 《石油物探》2007,46(3):272-277
王73地区沙四段油气藏类型主要以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滨浅湖相的滩坝砂体是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岩性以灰质、泥质粉细砂岩为主。储层横向变化大,围岩中普遍含有灰岩,使得砂、泥岩速度差异减小,利用传统的稀疏脉冲反演和基于模型反演的方法不能对储层进行有效预测。为此,首先利用岩石物理学方法,对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与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利用地震属性技术提取了对刻画砂体和扇体边界较敏感的均方根振幅属性、时差属性和瞬时相位相干属性,对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描述,预测了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最后应用井震结合的外漂克立金技术对王73地区沙四段纯下2砂组的厚度进行了估算。根据预测结果,在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部署了一口钻井,钻遇的纯下2砂组厚度与预测厚度一致。  相似文献   

20.
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是长期暴露及淡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有效缝洞空间,其岩性特别是灰岩的基质孔隙度总体很低,储层的渗流通道主要依靠裂缝,因此以灰岩为基础的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主要是大中型溶洞以及相互沟通的裂缝系统,而以白云岩为基础形成的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则表现出较高的基质孔隙及渗透率,其中的缝洞系统特别是大中型溶洞则没有灰岩古风化壳岩溶储层那样发育,时而会出现粘土含量相对较高、油气产量不稳定的情况。为了有效区分裂缝储层和粘土含量的响应特征,分析了振幅统计类、复地震道统计类以及相关统计类10余种地震属性的特征,并与已钻井的各种动、静态资料进行了对比,发现低频异常与含气储集层渗透率较高有关,高频振幅异常通常提示粘土含量较高。该方法在千桥潜山凝析气田的古风化壳岩溶储层预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