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录井和成像测井数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以及储集层微观研究和盖层条件评价等综合分析,研究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高产原因。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溶蚀孔和微孔,其中大量发育的基质微孔和溶蚀孔为研究区气藏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受控于第三纪咸化湖环境,基岩顶部0~18 m内发育的裂缝及孔隙被石膏和方解石充填,形成良好的基岩"顶封式"盖层。这种特殊的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使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富集高产,主要发育两种气藏:一种是基岩顶部裂缝-孔隙型气藏,主要分布于基岩"顶封式"盖层顶面之下20~50 m区域,受构造控制明显,气藏高产、稳产;另一种是基岩内部裂缝-孔隙型气藏,纵向含气深度大,含气差异大,横向变化快,气藏高产,稳产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东坪1井区位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2010年钻遇发现基岩含气层系。基岩储层是具有统一气水界面的块状气藏,且裂缝发育,具有双重孔隙结构,裂缝及溶蚀孔为主要储集空间。为了进一步认识基岩储层及其裂缝的空间分布形态,本文结合岩心及测井数据等资料,利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了该区的静态地质模型,根据测井识别裂缝数据及成像测井资料求取了各井裂缝强度曲线,并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建立了基岩储层的裂缝密度模型,最后应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DFN(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Model)建立了基岩储层三维裂缝网络模型,进而得到了裂缝的孔渗等属性体。该模型较好地展示了裂缝发育段的空间展布和非均质性特征,准确描述了裂缝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定量分布情况,为今后气藏认识及合理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东坪地区基岩气藏成藏条件分析对具有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的基岩油气藏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在前人对烃源岩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及物性等资料对基岩储层的研究成果,从烃源、储层、区域构造背景、天然气运移通道、圈闭等因素及其配置关系,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气藏成藏条件。研究表明:东坪斜坡紧邻一里坪生烃凹陷,为一持续发育的古隆起,早在古近纪接受沉积前,基底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化淋滤和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以裂缝、溶蚀孔缝为主的储集空间,物性较好,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为基底断裂和基岩风化壳;建立了东坪地区基岩气藏成藏事件表和2种成藏模式(以断层-裂缝纵向输导为主的近源成藏模式和以多阶断层纵向输导-基岩风化壳横向运移为辅的远源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东坪气田是国内首个典型的基岩气藏,储层孔缝洞发育,非均质性强。经对东坪气藏试井资料研究,确定了不同储层特征、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试井解释方法和试井渗流模型,并对东坪气田地层物性特征、污染状况、气藏压力及产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高了试井资料成果品质,为准确认识储层和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东坪1区块基岩储层为深层变质岩储层,具有温压高、物性差、纵向跨度大、裂缝发育,岩石硬度大、脆性强等特点,储层的复杂性给压裂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次研究通过剖析储层"一大、两高、一强"的压裂改造难点及对策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施工规模和裂缝参数优化、措施液体系及压裂工艺优选等研究工作,提出酸液预处理、高温低摩阻防水锁压裂液降破裂压力,组合支撑剂防治多裂缝,大前置液量、支撑剂段塞降滤失等综合配套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深层变质基岩储层的特色压裂工艺技术系列,其研究思路与技术认识对东坪基岩气藏及类似复杂岩性气藏的压裂改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坪地区是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山前的一个斜坡区,远离生烃中心,但在其基岩中发现了东坪1井区和东坪3井区2个气藏,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的形成与基岩风化壳有密切关系。基于矿物蚀变特征、风化产物特征和溶蚀孔缝发育特征研究,把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结构划分为完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半风化层进一步分为风化溶蚀带和风化崩解带,两者的溶蚀作用和矿物蚀变程度不同,风化溶蚀带发育溶蚀孔洞和强溶蚀加宽网状裂缝,而风化崩解带发育弱溶蚀的低角度风化节理缝和高角度构造缝。统计东坪地区平均单井基岩风化壳厚度超过200 m,远大于昆北地区的基岩风化壳厚度,这与古近系沉积前东坪地区古地势较低有关。因花岗片麻岩比花岗岩更易风化,东坪1井区(花岗片麻岩分布区)风化壳厚度大于东坪3井区(花岗岩分布区)。另外,先存断裂和裂缝发育区风化壳厚度大。风化壳半风化层对油气从生烃凹陷长距离运移到研究区起到了重要的输导作用,同时也是基岩油气藏的重要储集层;研究区完全风化层因厚度较薄,不足以单独构成良好盖层,仅对油气的分布起到隔夹层作用。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东坪气田是近年来发现的国内外罕见的基岩古潜山气藏,坪西地区属东坪气田三大断块之一,是东坪基岩气田主要潜力区之一。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激光共聚焦、CT扫描等实验室分析资料,明确了坪西基岩气藏的岩性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综合试气资料、构造解释成果及裂缝地震属性资料,揭示了坪西基岩气藏的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认为,坪西基岩气藏岩性主要为变质灰岩、板岩及板岩与变质灰岩的混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构造缝、溶蚀缝及溶蚀孔。变质灰岩和板岩因发育高角度缝和层理缝,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性。坪西基岩气藏为具裂缝、基质孔双重孔隙结构的复杂变质岩构造—裂缝型气藏,构造和裂缝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控制了气层的分布,与气源断裂相伴生的裂缝控制了天然气的富集。研究成果对坪西基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坪1区块基岩气藏属构造控制的底水块状气藏,基岩内幕裂缝发育特征复杂,地质条件特殊,储层非均质性强。随着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气藏水侵严重,产能递减快,气藏水侵趋势未能得到根本控制。深化地质认识,分析东坪1区块气藏储层特征,确定出气藏具有“平面分区、纵向分带”的特点。运用水封物质平衡法计算单井水侵参数,以动静结合的方式研究气藏水侵规律,通过水侵规律研究与优化生产工艺相结合,完善并调整气藏整体治水方向,调整后的气藏日排水量大幅提升,削弱气藏内水体能量和底水的水侵速度,水封气得到不同程度的释放,实现部分停躺气井自喷生产和气井产气量的增加。研究成果对基岩气藏的水侵预防、识别、治理具有指导作用,可为尖北、昆特等同类型基岩气藏中后期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的气藏特征和富集主控因素,并有效地指导含气有利区预测,以安岳—磨溪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为例,开展气藏特征和富集主控因素综合分析,针对性地采用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检测气层,进行含气有利区预测。研究认为:(1)安岳—磨溪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主要为裂缝发育型岩性气藏,较发育低孔低渗的孔隙型或裂缝—孔隙型储层,具备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平面上呈大面积、整体含气的分布特征;(2)气藏的富集高产主要受烃源岩条件、优质储层、局部构造和中、小断裂分布的影响,含气有利区受优质储层和中、小断裂分布的集中控制;(3)采用近道、远道反射特征对比与AVO主振幅主频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预测含气有利区分布,此方法可以在该类气藏的有利目标勘探中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不同地区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双河地区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及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赵凹—安棚地区主要形成成岩物性封堵、上倾尖灭及透镜状浊积砂体油气藏;下二门地区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边界大断裂附近发现少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和基岩潜山油气藏。控制该区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有古构造背景、油气疏导体系、生储盖组合等,其中,断层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是影响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组生 储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 7 油层组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 8 - 长 6 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储层,以长 9 -长 4+5 油层组间隔发育的半深湖- 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 4 套生储盖组合:长 7 生-长 91 储-长 9 上部盖(Ⅰ)、长 7 生-长 81 储-长 7 盖(Ⅱ)、长 7 生-长 72 储-长 7 上部盖(Ⅲ)和长 7 生-长 63 储-长 6 1+2 -长 4+5 盖(Ⅵ)。 根据 源-储配置关系及生储盖层叠置样式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 2 类 4 套,其中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储层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 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储距离和有利储层展布。 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 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基岩油气藏多分布在盆缘山前带,其形成与山前带隆升和断裂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差异成藏的特点。通过系统梳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油气成藏要素,结合国内外基岩油气勘探情况,总结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气藏差异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油气成藏具有4大主控因素,一是存在多个侏罗系局部生烃中心,控制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气藏分布和丰度;二是阿尔金山山前带具有“隆起区、斜坡区、坳陷区”三大构造台阶,靠近生烃凹陷斜坡区的基岩圈闭油气优先充注、保存完整,对成藏有利;三是阿尔金山山前带优质基岩储集层分布影响了基岩气藏的局部富集,其分布受基岩岩性、风化淋滤强度等多因素控制;四是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阿尔金山山前带断裂形成期次、活动性各有不同,起着控制基岩圈闭形成和油气差异成藏的重要作用。烃源岩分布差异、储集层发育差异、构造格局差异和断层活动性差异等多重因素共同控制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气藏的差异富集。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基底结构复杂,潜山形成机制多样,潜山的分布预测、储集性能评价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是进一步评价潜山勘探潜力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钻井岩心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技术,研究了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潜山的形成主要与控盆断裂、褶皱构造、反转构造的发育相关;基岩储层普遍低孔低渗,构造裂缝是改善储集性能的关键,总体上越靠近断裂带,裂缝越发育;潜山能否富集成藏取决于基底与烃源的接触方式、裂缝的方向及开启性与烃类运移方式是否一致;桑北、桑南基底潜山直接与烃源岩接触,供烃有利,有利于形成基底油气藏;中央构造带、七棵树和秦家屯等地区基底潜山幅度低,距离大断裂位置相对较远,基底主要以断层和不整合面与烃源岩呈间接接触,对基岩油气成藏相对有利;通过该研究在梨树断陷识别出20多个潜山圈闭,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西部桑树台潜山带和中央构造潜山带为下步潜山勘探的重点区带。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基岩油气资源预测与勘探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分流河道油藏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相断陷湖盆缓坡带发育多期分流河道,储集层物性好,且环状分布于生油盆地周围,具备良好的生储盖配置条件,上倾部位若发育断层,其成藏条件更有利。因分流河道油藏具有类型多、分布广、隐蔽性强、断层与河道匹配形式多样、成藏规律等因素,因而研究难度非常大。对分流河道油藏实施高效勘探的前提是精确定位分流河道的展布、逐项研究成藏控制因素、分层落实油藏分布规律。从沉积体系分析入手,对油藏特征、成藏机理、聚集规律进行了阐述,所总结的油藏描述方法对其他地区相似油藏类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发育下白垩统。南一段为主要烃源岩层,南二段是良好储集层,大一段泥岩封闭性好、分布广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三者构成一套下生上储的正常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凹陷油气平面分布受有效生烃中心控制,纵向受主力烃源岩层控制,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扇三角洲和湖底扇砂体是良好的油气储集体,巴彦塔拉和乌东地区是下步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7.
����������Һ���(T3x)��������ʶ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川西坳陷家河组(T3x)上、下盆结构性沉积重建,控制生储盖层发育和早期非构造圈闭。持续生烃和压实封闭是普遍超压的主因,现代地压状况是晚期构造改造的结果。须三段厚大生烃泥岩作为压力封隔,须二砂岩段可能蕴藏很大资源。本文建立了川西坳陷T3x成藏理论特征基础,用来预测气藏规模(Dg):Dg≈f(,E,d),f(S^FU!),突出早期聚集与晚期构造相结合。主要矛盾是T3x储层普遍超致密化,关键在于晚期背斜的造缝能力。由于地史 中成藏、僵滞、重组等关系非常复杂,找到T3x大储量气田要下大功夫,必须在成藏理论和勘探技术两个方面都有实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东部具有古隆起、中拗陷、晚稳定的构造发育特征,震旦—寒武系碳酸盐岩生储盖组合好、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构造和地层圈闭大、形成早、埋藏较浅,具备了形成大型天然气干气藏的地质条件,预测塔东是未来的大气区。  相似文献   

19.
基岩潜山风化壳是油气勘探重要领域,但基岩潜山一般埋藏较深,地表、地下构造复杂,导致地震成像困难,地震振幅难以保真,风化淋滤带储层预测难度大.为了准确刻画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储层,采用从近地表出发的整体速度建模技术和保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提高了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成像准确性和保幅效果;针对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的分层特征,将地震...  相似文献   

20.
川西坳陷平落坝气田须二段气藏成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上三叠统领二段气藏是川西平落坝复式气田的主力气藏,储集层属小孔,细喉的细密砂岩。根据液态烃侵入之剩余面孔率以及与淀绿泥石的世代关系认为,油气运聚发生时原生粒间孔保存尚好,进油时间较早,液态烃的侵入改变了储集层的古物化环境,产生了大量次生孔隙,同时淀出的SiO2充填了原生孔隙空间,由沉积构造发展研究认为,J1末期平落坝构造已具雏型且烃源岩已成熟,J2末进入成烃高峰期,生、聚期同步;其后又经历了多次继承性隆升,褶皱,使构造闭合度增大,捕集油气能力增强,多期形成的裂缝系统沟通了生,储层及储集层内部的联系,既使后续生成的油气继续向圈闭中充流,又使气藏连通强而具统一的压力系统,高部位高裂缝率产大气,形成了受断裂,裂缝与构造双重因素控制的气藏。图3表1参4(兰大樵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