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安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由渐新统—中中新统烃源岩、前第三纪基岩—中新统储集岩和上新统—第四系区域盖层组成。圈闭类型以断块、背斜和礁隆为主;主要烃源岩从中中新世末开始进入生、排烃高峰,现已达到高—过成熟,且以产气为主;各类圈闭大多在中中新世末前定型,并在上新世未基本成藏;油气运移方式为短距侧向运移与垂向运移并重,油气捕集方式以高阻系统为主,油气充注量达到过—正常充注。由此证实,万安盆地为一生油期较长、成藏较晚、生运聚匹配适宜、保存条件较好、油气蕴藏量丰富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新生界地质结构特征及迁移规律研究,认为新生界盆地地质结构在平面上具有"早期南北分块、晚期东西分带"的特征;剖面上在西部主要表现为"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结构,东部为双层结构,T03反射地震界面之下为地堑式结构,之上为"东断西超"的箕状结构。由于西部坳陷带箕状断陷结构之下的中生界也具双断结构,因此这种双层结构在盆地内部具有自西向东的迁移规律,这在整个东海地区的盆地中表现也较为明显。除此之外,盆内断裂、岩浆活动期次西早东晚,主要沉积地层西老东新,均表现出自西向东的迁移特征。盆地东界断裂控制沉积,盆地发生掀斜运动致使其西侧抬升剥蚀,成盆期(晚中生代)的原始西界已被剥蚀而向东缩移,盆地向东迁移至现今位置。  相似文献   

3.
中—新生代合肥盆地受EW向特提斯构造和NNE向滨西太平洋构造等多元构造动力的控制,具有成盆期次多、构造运动频繁、沉降量和伸展量小、卷入构造层次浅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中—新生界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有机质的转化是不利的。而古生界应为今后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苏北与南黄海盆地是统一的中—新生代盆地。苏北盆地勘探成果丰富,地化甄别7套暗色泥岩仅4套对成藏有贡献,3套属拗陷广湖灰泥岩,分布广、质量稳定,岩电特征突出;1套属断陷湖的纯泥岩。重新厘定南黄海盆地烃源岩,确认南坳有5套烃源岩,套数比苏北多、厚度略大,北坳仅有1套;各套形成环境、岩电特征与苏北相似,但品质和稳定性略差。两盆地烃源岩都处低熟—成熟阶段,南黄海总体低于苏北,成熟可排烃源岩范围较苏北小。烃源岩质量、成熟度和排烃畅通度决定苏北各凹陷油气资源丰度,成熟度高、排烃畅通资源丰度高,相反则低;断陷沉积埋藏越发展,烃源岩越成熟,三垛期末为烃源岩成熟定型期。综合看,南黄海资源潜力不如苏北,南坳优于北坳。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尺度小、埋藏深、非均质性极强的特征,严重制约油气的勘探开发。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必要开展地震正演模拟和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优选研究。基于PML边界的变网格高阶有限差分算法可对小型非均质地质体进行精确地震模拟,既保证了模拟精度,又提高了计算效率,为理论研究提供模拟数据。采用克希霍夫积分法、单程波、逆时偏移对模拟数据进行偏移成像。结果表明,在速度准确情况下,波动方程方法成像效果优于积分法成像,实际资料也验证了这一点;从保幅角度来看,单程波偏移方法的振幅相对保持能力最佳,优于积分法和逆时偏移。综合上述3种偏移方法的成像效果、计算效率和振幅保持能力,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更适合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像。  相似文献   

6.
陈琦  文军  高小云  赵宇 《石化技术》2024,(3):232-234
渭河盆地是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内新生界沉积巨厚。近年来,随着对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盆地新近系地热水中伴生的水溶天然气开始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响应,对盆地的基底组成和构造格局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前有限的资料,对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初步分析,以期能对当前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8.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一维模型地震正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少沉积体解释的多解性 ,在进行砂体特征描述的基础上,针对姬塬地区延长组中下部岩性体,设计了基于砂泥岩不同组合方式的多种地质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总结了各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正确解释和预测岩性体厚度和分布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油气地球物理》2015,(2):32-35
利用地震地层综合法和邻近厚度比值法对沾化凹陷西部新生界沙二段和东一段地层进行剥蚀厚度计算和原型盆地恢复,明确了沙二段和东一段地层的剥蚀特征:陈家庄凸起北坡东一段、沙二段剥蚀地层呈东西向窄条状展布。研究区的剥蚀量恢复揭示了渤南洼陷盆地沉积中心迁移特点:沙三段时期在于右旋走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2个沉积中心,沙二段时期演化至东营早期,沉积中心分割性增强,地层厚度加大,至东一期变成一个沉积中心。剥蚀量计算和原型盆地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沙二段地层剥蚀面与沙一段生油岩的匹配叠置不仅是整个剥蚀线附近大量钻遇良好的油气显示,也是发育优势圈闭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云翠 《断块油气田》2021,28(5):614-619,630
文中利用钻测录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研、气体化验分析、岩石地化分析等方法,对渭河盆地生物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渭河盆地张家坡组天然气具有典型的生物成因特征,其适宜甲烷菌存活的地层温度、水介质矿化度和pH值及新生代快速沉积形成的缺氧还原环境,为生物气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固市凹...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浊积砂体横向相变快,地震识别困难,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内浊积岩油气藏的勘探。笔者首先根据研究区浊积砂岩特征、沉积模式建立概念化地质模型,合成地震响应,并用实际地震资料与其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地震剖面上三角洲前积反射的前缘倾没端为寻找浊积砂体的有利部位;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钻/测井资料设计地质模型,并进行地震正演模拟,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地震反射特征为丘状反射型和孤立短反射型,为定性解释和预测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层结构研究是开展地层等时对比、储层精细表征的前提。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三段的地层结构特征,采用了地震正演模拟方法。首先,基于前积地震反射结构,设计三种地层结构概念模型,即等厚尖灭式、底部地层减薄式和地层等比例减薄式;然后开展地震正演模拟,总结不同地层结构的波形响应差异;最后将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两种样式均呈现与实际地震剖面相似的前积地震反射结构,可作为研究区的潜在地层结构样式。结合测井响应特征,认为研究区地层结构为底部地层减薄式。该方法可为其他相似研究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渭河盆地地热井中意外发现有石油产出,打破了该盆地无油的历史定论。为了认识该原油的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对采集的地热井原油的物性、族组分含量、饱和烃含量、甾烷与萜烷组成、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原油以饱和烃为主、芳香烃和沥青质次之,胶质含量最低,属于正常含蜡、低硫、轻胶质原油。饱和烃色谱呈双峰型,主峰为C15和C22CPIOEP值分别为0.93和0.90。原油母质成熟度较高且主要来自浮游水生生物和少量高等植物,并有藻类有机质的贡献。正构烷烃中低碳数(C14-C22)的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而从-27.1‰降低到-30.3‰;当碳数高于C22后,碳同位素值在-29.3‰和-30.4‰之间变化;姥鲛烷(Pr)和植烷(Ph)的碳同位素值重,分别为-26.1‰和-24.9‰。相对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表明了原油母质形成于较高盐度的水体中。通过邻区对比发现,该原油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等已知产油层位的原油差别较大,显示出明显的地球化学与成因的特殊性。新发现原油表明渭河盆地应具有尚未发现的生烃源岩,对渭河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鄂尔多斯周缘盆地新层系油气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渭河盆地是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前新生界基底结构与构造特征对于指导该区油气勘探与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该区区域构造的分析,并综合利用野外地质、钻井资料、分析测试数据以及重力、航磁、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对渭河盆地的基底组成和构造样式开展了研究,并进而对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渭河盆地基底主要由4个不同物质分区组成;盆地下古生界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被新生代正断层分割的强烈挤压褶皱变形,新生界则表现为受正断层控制的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箕状断陷;渭河盆地前新生界基底和新生界盖层均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运移输导体系是远源油气藏的核心内容,是油气实现长距离运移、聚集和成藏的关键纽带。以库车前陆盆地南部斜坡带中—新生界远源油气藏为例,在明确油气时空分布基础上,研究多种输导要素类型及其组合特征,针对不同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开展2D成藏模拟实验,探讨油气长距离运移输导机理,为区内下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库车前陆盆地南部斜坡带中—新生界发育断层、不整合与砂岩层等3类油气输导介质,3类输导介质组合形成了2类油气输导体系:近源坳陷区油源断层—不整合垂向油气输导体系和远源斜坡区不整合—中浅层正断层—砂体横向油气输导体系。近源坳陷区油源断层是关键的垂向油气运移通道,远源斜坡区白垩系/前白垩系、古近系/白垩系不整合面和广泛分布的白垩系—古近系砂岩层为侧向油气运移通道。模拟实验表明油气实现长距离运移、聚集和成藏取决于进入输导层的原油量、圈闭与调节正断层距离、不整合面结构等3个因素:进入输导层的原油量决定了油气运移动力—浮力的大小;圈闭与调节正断层距离决定了油气的优先充注序列,砂体上倾方向的岩性尖灭带或低幅度构造最具成藏优势;具备高孔渗砂岩的不整合结构体具有物性和动力的双重优势,是油气横向运移核心路径。白垩系/前白垩系不整合面分布的非均质性是造成白垩系油气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古近系/白垩系不整合面的广泛分布是区内古近系油气成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渭河盆地地热水伴生气中氦气含量异常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而伴生气中天然气成因及氦气富集机理是核心科学问题.采集渭河盆地典型井地热水伴生气样品,系统开展天然气组分、碳氢同位素组成及稀有气体氦、氩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渭河盆地地热水伴生天然气主体为煤成气,碳氢同位素组成与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相似,主...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地质模型地震正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少沉积体解释的多解性,在进行砂体特征描述的基础上,针对姬塬地区延长组中下部岩性体,设计了楔状体、前积体、河道沉积3种二维地质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总结了各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正确解释和预测岩性体厚度和分布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陆内前里海盆地位于欧洲板块,图兰板块和哈萨克板块的三点结合部,该盆地主要属于哈萨克斯坦西区,前苏联时期对该地区进行了较好的勘探。盆地的东部边缘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产油区之一,有众多石炭系-白垩系石油发现和油田,过去,绝大多数勘探目标为盐下远景区和覆盖盐丘的浅层构造。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研究,对于寻找油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于目前勘探中广泛存在的薄互层储层,由于受组合结构、厚度、含油气性等变化的影响,地震属性变化复杂。通过正演模拟,分析不同组合类型薄互层属性特征与储层厚度、结构、流体变化的关系,总结储层参数变化对地震属性影响程度大小,为薄互层储层地震属性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论前陆-伸展盆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陆-伸展盆地是一类新型的原型盆地.这类原型盆地,既具有前陆盆地的结构特征,又具有伸展断陷盆地的特点,它是在同一地质时期同一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新型原型盆地,其可分为周缘前陆-伸展盆地和陆内前陆-伸展盆地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