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阴式肌瘤剔除术与经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入选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各40例,比较2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应用经阴道肌瘤剔除术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随访4~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腹肌瘤剔除术相比,阴式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A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B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开腹,对腹腔干扰小,创伤少,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符合微创技术的要求。而且手术适应证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广,可剔除多发肌瘤或瘤体直径达8cm的大肌瘤。但是因阴道手术范围狭小,视野暴露困难,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适应要求保留子宫、阴道较松弛利于手术操作、宫颈肌瘤经阴道可触及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开腹、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8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TLM)64例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54例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1)手术时间:TAM组和TLM组明显长于TVM组。(2)术后排气时间:TVM组和TLM组明显短于TAM组。(3)住院时间:TVM组和TLM组明显短于TAM组。(4)住院费用:TVM组和TAM组明显少于TLM组。结论TLM及TVM为微创术式,均安全可靠,TVM住院费用更少,对腹腔干扰更小,而对于多发肌瘤(≥5个)、巨大肌瘤或盆腔粘连的患者应首选TA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式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择期手术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阴式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腹肌瘤剔除术,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肌瘤剔除术相比,阴式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损伤小、无腹壁瘢痕、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阴道CDFI检查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病例按照阴道CDFI常规检查方法,尽量侧动探头,显示扭曲的输卵管长轴与宫角、双侧卵巢的关系,以明确宫外孕的位置,探测子宫内、盆腔的情况,寻找宫外胎囊状结构。对宫外孕的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经阴道CDFI诊断为宫外孕的病例,108例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96.4%,漏诊率为1.8%,误诊率为1.8%。流产型占8.6%;破裂型占42.9%;未破裂型占20.0%;陈旧型占28.5%。结论经阴道CDFI检查对早期诊断宫外孕的确诊率高,检查迅速且无痛苦、无创伤,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进行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其诊断率,总结异位妊娠的声像学特点。结果经阴道超声的确诊率为84.5%(71/84)显著高于经腹超声的67.9%(57/84),P<0.05。异位妊娠典型的声像特点为在附件区探及异常回声团块,部分可见胎囊、胎芽及心管搏动。结论经阴道彩超的分辨率较高,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强的特点,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检查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3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 136例患者单发子宫肌瘤27例,多发子宫肌瘤109例;子宫体积增大者118例,占86.8%;子宫体积最大可达15cm×14cm×13cm,其中宫体发生钙化者24例,占17.6%,宫腔变形者11例,占8.1%,宫腔消失者8例,占5.9%;合并有盆腔炎者21例,占15.4%,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7例,占5.1%,合并有卵巢囊肿者3例,占2.2%。CT检查确诊126例,疑诊10例,漏诊0例,确诊率为92.6%,漏诊率为0.0%;MRI检查确诊131例,疑诊3例,漏诊2例,确诊率为96.3%,漏诊率为1.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肌瘤的可靠方法,尤其对于多发子宫肌瘤、后壁子宫肌瘤等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钙黏着蛋白(T-cadherin)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 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人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探讨二者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9~12月间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0例,取其子宫肌瘤组织(A组)及同源正常子宫肌层组织(B组),同期收集经该院诊断为良性疾病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确诊未患子宫肌瘤的10名患者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作为对照组(C组)。5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激素水平进一步分组比较。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T-cadherin和bFGF蛋白的定位,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子宫组织中T-cadherin和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基因mRNA转录水平,并分析二者与CDFI分级和激素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A组T-cadherin主要定位于肌瘤细胞膜,bFGF主要定位于肌瘤细胞浆;A组子宫组织中T-cadherin和bFG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且二者明显呈正相关(P<0.01);T-cadherin和bFG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CDFI等级的升高而增强(P<0.05或P<0.01)。结论 T-cadherin和bFGF在子宫肌瘤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二者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肌瘤生长部位、肌瘤大小及病理类型与手术方式的关系,总结子宫肌瘤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取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子宫肌瘤病例399例进行分析,并对子宫肌瘤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病理类型进行探讨。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399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占总样本84.46%。手术方式以子宫肌瘤切除术为主,共201例,占50.37%,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年龄越小子宫肌瘤切除术所占比例越大,20~30岁组子宫肌瘤切除术占96.97%;年龄越大全切术所占比例越大,≥50岁组子宫全切术占69.23%。结论子宫肌瘤发病具有年龄集中趋势,多在30~50岁之间;子宫肌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切除术将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术式,微创治疗方法是子宫肌瘤治疗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宫腔异常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238例宫腔病变患者进行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238例中197例患者在宫腔镜检查后取组织病检,宫腔镜诊断中仅6例与病理诊断不符,诊断符合率为96.95%。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视下观察宫腔病变,定位治疗,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