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影响SCR法铸坯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SCR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铜银合金导线时,铸坯凝固的热阻界、铸模的传热条件、铸坯组织的控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SCR连铸连轧生产线铸坯截面积的大小对电工用铜线坯的延伸率、断线率等性能的影响,发现铸坯截面积越大,由其经热轧得到的铜线坯塑性越好,断线率越低,并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铸过程中的结晶器传热模型,分析总结了结晶器与坯壳之间的热阻构成,并研究了结晶器壁和坯壳界面热流的影响因素,为传热模型的求解和结晶器锥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首钢第二炼钢厂2号方坯铸机经高效化改造后的生产、工艺条件,给出了浇注Q235和20MnSi钢的合理过热度及温度控制,在此温度范围内可获昝低倍质量较好和中心等轴晶率较高的铸坯,并对当前条件下Q235钢和20MnSi钢的低倍质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浅谈SCR生产线铸坯气孔的形成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R连铸连轧生产线铸坯气孔问题一直以来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本文针对铸坯气孔的形成及其后续加工中将造成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作简要概述。江西铜业集团铜材有限公司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引入美国南线公司年产直径8.0毫米光亮铜杆15、22万吨SCR生产线各一条。数年的生产实践发现,气孔是铸坯最常见也是最难控制的缺陷之一。  相似文献   

6.
7.
SCR法生产电工用铜线坯的工艺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SCR连铸连轧法生产电工用铜线坯的工艺控制,以及对SCR连铸连轧系统进行的技术改进和铜线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葛怀贵  王治淮 《辽宁冶金》1995,(1):32-36,17
介绍了我公司转炉钢连铸小方坯的生产工艺及其主要参数,减少表面、皮下、内部缺陷技术及提高连铸坯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君胜 《山东冶金》2000,22(3):47-48,49
介绍了莱钢炼钢厂3连铸机小方坯保护浇注工艺以及对耐火材料的改进措施,实践证明,采用保护浇注工艺,铸坯检验合格提高,缺陷减少。  相似文献   

10.
在线铸坯质量评判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曼 《钢铁研究》1998,(3):15-19
介绍铸坯质量评判专家系统的开发工作,并详细探讨了在线专家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炼钢厂生产的82B存在的质量缺陷,分析找出了产生缺陷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了82B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吕龙厅  王平安  赵康  岳庆海 《河南冶金》2003,11(6):16-18,35
以安阳永兴钢铁公司1#方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拉速、过热度及二冷比水量对铸坯表面中心和角部温度及铸坯凝固终点位置的影响。并对铸坯表面温度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与模型计算基本吻合。与现场生产实际结合,优化二次冷却制度,铸坯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王新东  常金宝  李杰  安会龙 《钢铁》2021,56(1):113-119
以小方坯直接轧制流程为例,分析了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并用生产实例验证了其基础理论对冶金制造流程中实现宏观流程优化、降低能量耗散、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的指导作用.通过提升连铸机拉速,减少工作机流总数,可以实现直接轧制工艺流程中物质流的"层流"运行.通过优化配置连铸-轧钢流程中的时间和空间要素,增强铸坯的保温措施、采...  相似文献   

14.
介绍莱芜钢铁集团公司4#矩形坯连铸机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热装热送模型在过程计算机上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按YB/T2011-1983逐条分析了连铸方坯不合格项的成因及生产因素,指出了该标准不当的术语及不足.  相似文献   

16.
以水平连铸圆坯连铸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射钉实验并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凝固传热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圆坯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与凝固传热过程,并对铸坯质量进行了相关的检测分析.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结晶器内钢液的温度场分布,及不同拉坯工艺对结晶器内钢液温度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射钉实验并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凝固传热模型,可以有效分析水平连铸钢液的凝固传热过程,对改善钢水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油气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阐述油气润滑系统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心缩孔是铸坯质量缺陷中较难解决并且极易出现的问题。基于方坯连铸凝固末端中心缩孔形成的机理,建立1/4方坯二维热力耦合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分析,与传统热力耦合模拟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传统模型法模拟的中心缩孔的形成过程与实际不符,新模型法消除了传统方法的漏洞,模拟的中心缩孔形成的规律和经过理论分析所得中心缩孔形成的规律一致。并对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常毅  侯自兵  王伟  徐云 《钢铁》2016,51(11):43-48
 为降低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偏析元素(碳、锰)沿拉坯方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对70高碳钢[(w([C])=0.7%)]连铸方坯(170 mm×170 mm)拉坯方向碳、锰元素的分布特征及机理展开研究。在连铸坯中心纵断面的柱状晶区、混晶区与等轴晶区的代表位置,对碳、锰元素分布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70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纵断面沿拉坯方向碳、锰元素的分布存在明显波动,且碳元素的波动程度大于锰元素;强冷工艺下,在不同位置碳、锰元素分布变得更为均匀的同时,其质量分数沿拉坯方向的波动程度也有所降低;在柱状晶区、混晶区和等轴晶区,碳元素质量分数沿拉坯方向的波动程度与二次枝晶间距之间均有一致的对应关系,即后者越小,前者也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