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齐圆 《景德镇陶瓷》2014,(3):J0011-J0011
正青花瓷的魅力离不开其精湛的装饰手法,其中青花混水人物装饰更是与众不同。青花混水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广阔的前景。下面就让我们细细来品味一下青花混水的与众不同吧。首先,说说它那漫长的历史。一、历史悠久之青花混水混水,又称"分水",青花绘制工艺之一,它作为青花纹饰的一种技法,主要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画,因此出现浓淡不同的色调。但是由于青花浓淡的不同,色彩上就形成了不同感受。即使是在同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种青花分水描绘技法层次十  相似文献   

2.
民间青花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拾云 《陶瓷研究》1995,10(1):51-53
民间青花书法艺术刘拾云(景德镇红光瓷厂,景德镇.333000)我国古代民间青花瓷,以意境含蓄的绘面和书法装饰,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民间青花书法艺术,在繁杂的款识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鱼,古代侍文名作和民间艺人自己创作的侍句,为青花瓷画增色添彩。民间青...  相似文献   

3.
赵明景 《陶瓷研究》1998,13(4):45-46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高峰时期。明代民窑青花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这就更进一步促进了青花瓷画艺术的发展。如果说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那么景德镇民窑青花则是这瑰宝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蜚声于陶瓷艺术之林。近年,笔者在临摹景德...  相似文献   

4.
青花瓷是景德镇著名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青花山水画,是青花瓷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从元代至今,"水法"在青花瓷画中的运用不断成熟与拓展,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水法"在现代青花瓷画中的运用具有空间营造、肌理塑造、精神呈现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泼水法、渍水法和混水法等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锦瑞 《景德镇陶瓷》2014,(3):J0042-J0043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建国后,青花绘画艺术日臻完美,适用范围广泛,雅俗共赏,已日渐成为陶瓷美术创作中的一支奇葩。王步在青花瓷画艺术史上是承先启后之人,影响了当今一批青花瓷画艺术家,如黄卖九、杨冰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如陆军的"陆氏童"、钟连生、赖德全的青花釉里红山水瓶等。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青花瓷水墨风格的展现,一批青花瓷艺术家展开了一系列极为有益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探讨,掀起了水墨青花之风,并将各种现代艺术理念融入其中,使青花瓷步入了现代化进程。脱胎于古典水墨风格当代水墨风格青花瓷是各种力量碰撞融合的结果,对于青花瓷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受中国传统元明青花制瓷影响的越南青花瓷在经过纹饰要素的选择、演变、重组后造就了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越南青花。笔者通过纹饰,器形等方面的特征,对比中国元明青花瓷与越南青花瓷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更为深入地了解越南青花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纵观青花瓷装饰从内容到技法都是中国画技法的延伸,它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共性的一面多于个性的一面。它不完全是国画技法的翻版,它具有青花工艺用笔的艺术语言美。更具有青花绕成后变化的材质的美。当然用青花料画青花瓷作品,可以表现出中国画技法的形式美,所以说青花瓷装饰是中国画艺术综合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
一、传统青花与现代陶瓷艺术的审美特征 青花瓷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青花瓷器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装饰技法和独特的中华民族风格,青花白瓷,清丽脱俗、典雅大方;给人以清新明快、肃穆端庄之感。  相似文献   

11.
青花源于"苏麻离青"这一种特殊青花料的引进,从此青花瓷以青白二色的"青白体系"造就了永不凋谢的独特陶瓷装饰形式。青花瓷"蓝白搭配"构筑了中华民族风格独特的艺术审美情趣。本文从青花瓷的构成元素"青白"色彩出发,探究构建青花瓷的文化脉络及其所体现的物质文化传承,进而为现代青花瓷的创作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2.
<正>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青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青色,具有呈色稳定,美观,大方的特点,青花汾水就是青花瓷中的一种。谈到青花瓷汾水的创作,首先要讲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历代美学理论探讨的焦点之一。青花瓷画对意境的营构也有极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优秀的青花瓷汾水画更重要的是具有成功的意境营构,而不单纯是写实技法的纯熟。青花瓷汾水画的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最终是对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绘装饰瓷,具有中国画诗、书、画有机统一的内涵。但青花陶瓷装饰艺术又不是单纯地追求诗、书、画的形式,而是借助这种文人化式的画风,使青花艺术由表现性、工艺性、走向诗化般的艺术境界,这也是青花艺术瓷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汪萍 《陶瓷研究》2011,(1):97-97
从我入门学习青花绘瓷算起,已经22年了,虽然艺术造诣尚浅,但青花特有的魅力却深深的感动着我。下面就对我心目中的青花的魅力作一初浅论述。 一、青花瓷画和中国水墨画血脉 相连我多年画过青花釉下和釉中的瓷器,时常让我联想起年幼时从师学过的水墨写意画和工笔画。  相似文献   

15.
青花瓷以其幽靓明净、素洁雅致、娇而不艳的独特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东方中国的代名,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古人曾对青花瓷作过这样评价:"以青为贵,彩品次之","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现代陶艺作品大量融入青花元素,广泛运用青花技法,形成的青花综合彩等艺术新作,使得青花这一传统色彩和技艺焕发出新的艺术表现生命力,成为现代陶瓷艺术的新宠。  相似文献   

16.
青花瓷纹饰形式各一,装饰风格巧妙独特,技法不拘一格。从青花瓷的纹饰布局上看,传统上有熟为人知通景式、开光式、折枝式等,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与突破,手法上更是开放自如。从早前釉下勾线分水发至今,青花釉里红、青花斗彩、青花五彩、青花泼彩、青花喷彩等诸多手段,更是将青花装饰丰富到饱满、极致。更有甚者将其与当下流行的颜色釉结合,与泥料结合等手法,实乃创新之举,效果突破传统,意料之外情境更为惊叹。  相似文献   

17.
陶瓷的生产制作,历史悠久,除了历代流传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我个人非常喜欢釉下青花混水瓷,本文主要谈的也就是与釉下青花混水瓷有关的体会,釉下青花混水瓷的出现可以说是创作者的一大创新,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釉下青花混水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是十分不利的,也是对我们国家古文物的侵害。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和人民的利益,我  相似文献   

18.
肇始于明早期“海浪仙山”题材的青花山水瓷画似乎从一开始并未使自己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因为这种青花瓷画无论从构图和内涵来讲都与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人山水瓷画的面貌相距甚远,在文人士大夫的眼中,这种山水瓷画与其他祥瑞题材的青花瓷画没有本质区别,似乎更应与海浪飞龙、  相似文献   

19.
雷大辉 《陶瓷研究》2014,(3):109-111
青花瓷艺术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艺术非常接近,从八大山人的写意画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孕育着丰富的青花瓷画借鉴的技巧和意韵,都是使用毛笔进行描绘,然青花表现的内容、题材、形式、手法比写意画更广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景德镇民间青花瓷,以其素雅清秀,妙趣天成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民间青花艺术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明代民间青花瓷,器型质朴,用笔简练,构图疏朗,装饰巧妙,意蕴深刻:清代民间青花瓷,材质精细,用笔工写结合,以吉祥纹样为主要装饰题材。明清民间青花瓷画艺术,既是古代陶瓷中的佳作,也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研究传统陶瓷艺术,创造新时代青花瓷画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